领导关怀   历史丰碑  
  历任领导   两院院士  
  著名人物   创新人才  
  专题文章   所庆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回忆回顾  > 工作和生活掠影  
  悠悠往事萦绕心头(作者:李森照)  
          2010-06-18    【关闭】  
 

作者:李森照*

 从1965年来所工作至2000年退休,35年间悠悠往事常萦绕在心头。海康采样、登海坨山、拜见侯老等事令我终生难忘。

海康采样

1981年,土壤背景值和地方病两个研究课题需要采集全国主要土壤类型的代表性样品。4月份以郑达贤为主分赴全国各地的采样工作开始了,我和他先去海康采集砖红壤土样,然后去湖南衡山采集红壤样品。

海康位于雷州半岛中部,采样地点是一片火山熔岩岗地,地表植被为樟树林,林下灌木和草本植物丛生。青绿色的蛇或爬在树上或吊在空中,十分骇人。我们小心翼翼地穿过丛林,选好了采样地点,挖开土层,边分层取样,边做好描述记录。由于需求量大,每一层都采了大量样品装入麻袋,以备将来地方病课题组做盆栽试验用,同时还采了一、两公斤的样品装入布袋,回去制成样品,以备大家作为典型地带性土类研究使用。土样采好了,我们抬着麻袋,绕过缠吊在树上的蛇,往返多次,全部的土样总算都运出来了,各个惊出一身冷汗。3-5月份,岭南地区就进入雨季,地方司机提醒我们快走,否则赶上大雨山洪下来就麻烦了。我们不敢怠慢迅速把样品装上车,还没来得及喘口气,滚滚的雷声加裹着这一阵大雨铺天盖地而来,石块铺就的路面平时只是溪流穿过,顿时湍急的水流漫过车轮,飞溅起高浪,司机加大油门,破浪飞驰,刚穿过中流线驶近岸边,背后就传来震天的涛声,洪水以排山倒海之势奔腾而下,真是惊心动魄!我们侥幸躲过一劫,否则车和人都会被巨浪掀翻,卷入水中。每每忆此,总觉后怕。

登海坨遇险获救助

1983年参加“六五”攻关项目《我国九省市自然经济区农业土壤及主要粮食作物中污染元素的背景值研究》,其中北京市有9个单位组成协作组,而野外采样又分三个小组,地理所和农大、农科院原子能所分在一组,承担海淀、昌平、延庆等县区的采样任务。

当年9月我们来到海坨山采集山地草甸土和棕壤样品。海坨山又称大海坨,海拔2234米,为北京第二高峰,一年之中山顶有七个月积雪。

那天早上,地理所的司机屈师傅开着吉普车送我们到河北省赤城县海坨山西北侧的严家坪,约好傍晚在松山林场深山区的大庄科附近沟口接我们下山。我们一行6人四男二女开始了漫长艰难的攀登。我先用电工刀给每个人削了一根拐杖,作为探路的工具。上山虽然吃力,却充满兴致和欢乐。山路时而溪流潺潺,清澈可鉴;时而林木茂密,蔽日遮天;时而怪石嶙峋,陡坡难攀。2000米左右出现疏林灌丛,愈往上乔木越来越少,也越来越低矮,后来只剩下密集的灌丛了。灌丛越往上变得越来越低矮,最后变成匍匐状,接近山顶匍匐状灌丛消失了,一片青绿色草甸呈现眼前,真是奇妙无比。山顶冷风飕飕,雨滴阵阵,我们赶紧挖土壤剖面,采集山地草甸土样品。我分层采集,描述性状;原子能所的马玉珠,装袋填写标签;农大的刘老师边记录边顶着寒风说着玩笑,风寒和疲劳一扫而光。

上山容易下山难,延庆一侧大地势为东南向,坡陡,上部常有基岩裸露,碎石滚落,往下树木稀疏矮小,脚下难以踩稳。待到林木稠密高大处,林下枯枝落叶层厚,再加上坡度仍陡,靠双脚很难踩实,只好靠双手抓住树,艰难地探路前行。海坨山下山的磨难,让四十六、七岁的女同志马玉珠终生难忘,自此得了恐高症。50多岁的刘老师身重鞋滑,顺着山势下滑,难以收脚,陪同我们采样的延庆县土肥站的小郭把自己的鞋与刘老师交换,又在鞋上套了个采样袋拴牢后,护卫着刘老师走下山来。

来到山下,天就擦黑了,大家早已累得走不动了,可谁也不敢停歇,继续赶路。沿着山沟西侧向南约莫还有七、八里山路,暮色中飘着细雨,山路狭窄,灌木丛生,草湿路滑,越往下走越看不清路,而左侧又是一、二十米深的山谷,大家就靠着手中的拐棍探路,相互提醒着,战战兢兢前行,真是一筹莫展。这时,忽然发现前方隐约有光亮出现,大家来了兴致,高声呼喊起来,看,前面有亮光!人们不由得加快了脚步,大约一刻钟后,一道手电光束从远处射来,大家欢呼雀跃,来了劲头。又走了一刻钟,手持电筒的人气喘吁吁地跑到我们面前,这才发现是个十四、五岁的孩子,他说:“天还没黑,就有一辆吉普车在东边的沟里等你们。你们拿我的手电下去吧!”说完转身就向西走去。

谢过小孩,借着光亮,我们一行六人往东没走多远,前方两束灯光射来,原来是屈师傅看到手电亮光,又听见呼叫声,把车灯打开,为我们照路。车到了松山林场,食堂的师傅为我们准备好西红柿鸡蛋面,个个狼吞虎咽,分外香甜,当夜,我们留宿在林场,美美地睡了一觉。

第二天回到延庆县城,林业局领导告诉我们:“大庄科这家人历来积德行善,父亲救助过许多进山迷路和天黑走出不来的人,昨天帮助你们的是他的儿子。”我们听了分外感动,买了新电池,又买了盒月饼,请林业局局长帮我们送还手电筒并转达对这家人救助的感谢。

山村拜望侯光炯老先生

《中国土壤环境容量研究》是“七五”公关专题,由地理所主持,夏增禄先生负责。这是继“六五”的三大土类研究后的最后五大土类的研究。

地理所与西南农大土化系合作研究紫色土环境容量,这是一个子专题,我担任专题秘书,负责专题及子专题的科研管理和组织工作,并具体负责紫色土镉的环境容量的全面系统研究。

1987年秋,在重庆北陪西南农大附近结束了当年盆栽试验后,为了开展紫色土区域调查,我们决定连同西南农大的牟树森老师及其学生一同拜访紫色土研究权威侯光炯老院士。

侯老在“文革”前就是我国土壤界著名的教授,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是土壤分类、土壤肥力和土壤地理诸方面的资深专家。侯老长期在农业生产第一线搞科研,坚持在为农业服务中推进土壤科学发展,因此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敬仰,尤其深受农民朋友的爱戴,1986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89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侯老的试验站位于成渝之间的四川盆地中部,这是个小山村,当时也就是一个生产队。侯老当年已八十开外,又高度近视,仍坚持在农村办站搞研究。牟老师向侯老介绍我们是从北京来的,是中科院地理所的,与我们土化系合作研究紫色土环境容量,现在做紫色土区域调查。侯老双手合十,连说:“欢迎”,十分慈祥。我们请侯老介绍该站科学试验情况,他边带我们参观,边介绍这里是通过长期深入农村调查研究,从而提出改造环境与改造土体相结合的培育土壤肥力新途径,以及从生态系统角度提高土壤肥力的新观点。特别讲了他试验成功的“水田自然免耕技术”。我知道该技术在13个省市推广,增产增收,效果显著,曾荣获1986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后来又在198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侯老不仅学术成果卓著,而且为人朴实谦和,令人敬仰。我们大家争相簇拥着侯老合影留念(附合影照片)。

 后排右三为侯老,右四夏增禄,右五牟树森,右一李森照,
前排右一为夏增禄先生的研究生李琪。


*李森照(1940—),1965年至退休在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