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关怀   历史丰碑  
  历任领导   两院院士  
  著名人物   创新人才  
  专题文章   所庆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回忆回顾  > 工作和生活掠影  
  野外考察回忆(作者:李钜章)  
          2010-06-18    【关闭】  
 

作者:李钜章*

依据足够的事实资料,经过慎密的分析判断,才能得出正确的结果。对地理学研究来说,只有到现场(野外)才能得到可信的第一手信息,如同化学、物理研究离不开实验。当然现在的考察条件比过去好得多。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地学工作者可说是过着候鸟般的生话。往往春暖花开外出考察,要待秋冬才归。为了取得第一手资料,这几乎是唯一的方法。我主要在西北考察,自然条件恶劣,当时的工作和生活保障条件有限,汽车不通的地方,就骑马、毛驴、骆驼。在困难时期,我们还曾完全靠两条腿,背上行李和测量仪器沿黄河山陕峡谷考察,食宿完全由生产队临时派到老乡家解决,当时农村生活水平很低,有时只能提供野菜蒸杂粮。我们必需遵守老乡吃两顿饭的习惯,因此每天要等到老乡早晨下地后,回家吃早饭之后才能出发工作,而且必须提早收工赶到下一个点,以免错过晚饭。困难时期全国都在闹浮肿,一次到生产队时,干部说派不出饭,生产队只有一斤剩余的绿豆种,你们几个人吃了赶路吧!我们只好煮煮吃了,第二天早早出发继续工作。我们的任务是沿河考察,有时连小路都找不到,一次沿松散沉积物组成高十来米的河边陡崖走时,我踩上一块松动的卵石而摔到水边,幸亏没有掉到急流中,又是所背的背包先着地,只在滚动时足部受了轻伤,休息了一天,没有对考查任务带来太大影响。其实也没有医疗条件,近处根本没有医疗结构。

汽车是交通的重要工具。在大队伍考察中是必备的,尤其是从一地到另一地的转移。大家都带行李,用大卡车,既运行李铺盖、炊具,也要载人。转移时,要打好铺盖,统一装车。装车是要技巧的,既要装货又要使人坐得比较舒适,必需把铺盖装成两列座位,让大家在长途旅行中不太累。在实地考察时,汽车是越野性质的,除路程较远的转移会走公路外,通常要走乡间土路,有的路就没有走过汽车。经常是边转移边考察,每当遇到桥都要先查看一番再通过,我乘的车就压塌过三座桥。一座桥处在拐弯处,看横樑很粗,所以没有停,但实际上樑已腐烂。车一上桥就被压垮,幸亏车厢后帮架在岸上。第二座桥是一个拱形桥,车到拱顶时,桥身经不起全车的重量垮了。当时我坐在副驾驶座上,只感到车忽然一沉,幸亏车正好架在断了的樑上,才免于摔到桥下,我们还能设法把车开过桥。当时坐在货车厢中的一个人,在桥垮时,弹出了车外,幸好车正下落,所以降低了与地面的高差,安然无恙。还有一座桥是一座高桥,下车查看后,感觉桥不大结实,但已走了很长的一段路,若回头不但费时而且没有其它路可走,又不想放弃下段的考察,于是与驾驶员商量后,决定人先过桥,然后车冲过去,结果车是冲过去了,但桥也塌了,好险啊!

野外考察经常要采样带回室内以备分析。如要了解地表组成物质、研究风沙物质来源、分析矿物的原生产地……等,都要采集样本。样品必须在可能产生物质变化的多个地点和最后的堆积地采样,分析对比后才能得到正确结论。这些都要靠自己动手去挖。有时为了获得形态资料,就要进行测量,而要了解和简化测量工作,就需要自己直接参与,甚至亲自跑尺。我就曾在沙山上跑尺,为了减少时间,在沙山上上上下下来回跑。当缺乏好的地图时,还要利用考察路线所用的时间和方向的记录,自己绘出图来。我就曾在甘肃走廊南山考察时就做过这个工作,为地貌考察本身和综合考察队的其它专业组提供工作底图。自然条件的恶劣、条件的艰苦,给人很多磨难。我们付出了很多辛勤的劳动,获得许多第一手宝贵的资料,为研究工作做出贡献。

光阴茬苒,几十年过去了,回顾起来仍历历在目。从事野外工作,虽然艰苦,清贫,有时还会有生命危险,但也锻炼人的意志,获得宝贵精神财富。现在工作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不但有好的地图、还有卫片、有GPS定位系统……,可以在室内获得很多前人的考察与研究的资料。但实地考察仍然是不可缺的。只靠室内查到的资料,往往会停留在原有的认识上,而且野外实际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虽然通过“数字化”,经过数学模拟,会加深某些认识,发现某些规律。但数学模拟必需依靠确切的资料数据,还要做出正确的抽象,才能得出正确的结果。1994年我写的《现代地学模拟》一书中就有过阐述,那是我病后根据过去的实际工作为例写出的。让我们把困难、清贫……个人得失都置之度外,战胜困难、战胜自我,亲历野外实地观察,在地学研究中,做出应有的贡献。



*李钜章(1936—),1957年至退休在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