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 岳*
1982年,全国进行第三次人口普查。这是改革开放以来进行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国情调查,受到世界的关注,由于过去一直没有公布过人口状况的信息,当时对全国人口的数量、人口结构和人口的经济社会特征都不很清楚。这次普查的成果理所当然为国际社会所期待和重视。为了这次普查,国务院专门成立了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还得到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的赞助,提供了1800万美元的资金,首次建立了IBM360计算机系统对人口数据处理的信息中心(即为现在的国家经济信息中心)。
从70年代末开始,我一直从事地图制图自动化研究,并且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当时,已设想如何把计算机制图的成果应用到国民经济领域。这次人口普查提供了机遇,我们即向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提交报告,详细阐述我们所已经具备的科研力量和技术条件,并报告我所使用计算机制图技术已经完成了我国县级行政单位界线数据库的建设,且成功地绘制出我国县级单位人口要素分布图。我们向国务院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展示此图时,引起领导同志的浓厚兴趣。他们拿出从美国人口普查局参观时带回来的计算机绘制的一幅反映美国县级单元人口分布图,该图使用Calcomp系统制作,同我们绘制的人口分布图几乎相同。要绘出这类人口地图,必须使用全国县级单元界线数据库支持和多边形面域绘图程序才能实现。听了我的这些汇报,普查办对我们承担这项大型国家制图任务有了信心。后来经过几次商谈,由于在经费支持上,不包括印制费,我们只提出5万元人民币,这样就很快达成了合作协议。最后国务院人口办把人口地图集的编制任务交给了我所。
在确立该项目后,我向黄秉维所长、左大康副所长作了汇报,得到全力支持。随后在地图室和经济地理室联合成立人口图集编制课题组,由我负责。为了提高图集编制科学水平,加强图集编制研究的学术领导,邀请了我国著名的人口、统计、地理和地图方面专家组成图集编纂委员会。由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主任、国家统计局局长李成瑞同志任主任委员,黄秉维所长任副主任委员,编委会委员共32人。在第一次编委会上,李成瑞主任和黄秉维所长谈了毛主席和周总理对人口问题的重视,并说明编制中国人口地图集是周恩来总理生前遗愿。编委会成员都一致强调编制这部地图集的重大意义,协助解决图集编制中不少敏感的学术问题,例如对中国人口性别比,特别是出生人口性别比在个别地区失调,造成国际舆论的关注;反映中国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形出现缺口的解释等都在编委会讨论中得到妥善解决。李成瑞同志特别指出,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本人口地图集的出版,也是对世界人口研究的一大贡献。图集对研究我国国情、省情和县情,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起到积极作用。
在确定项目任务和有了组织保证后,图集编辑组全力投入工作。图集制作从开始启动到完成,历经三年多时间。我们克服了许多困难和做出了应用计算机制图技术的不少创新。图集设计要求遵循实事求是、客观反映我国实际的编辑方针下,必须全面系统反映我国人口特征。确定图集内容分为8个部分,涉及到人口普查98%的内容。我国人口普查的信息由3亿张表格组成,原始数据量达400亿字节。我们差不多应用了(输入和汇总)28个省级计算中心的数据资料。人口普查汇总表分四级,其中县级单元表40种,存储在100余盘磁带上。从中提取人口图集要求的数据是一件浩大的数据处理工程。在数据提取过程中,我们细致深入研究了人口普查的规范,政区、行业、民族等编码系统,对表格数据的特点作了深入剖析,制定了计算机作业流程和数据检验方法和标准。在人口普查计算中心的协助下,经过大半年时间,终于高效、正确、完整地完成了浩大数据量的提取工作。
对提取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是一项重要工作。根据图集设计大纲,首先确立各县市近千项人口指标,其中包括反映人口变化的指标,反映人口现象的内部构成状况指标,反映人口要素集中趋势和差异的指数以及划分人口类型和建立人口发展模型的指标等。科学合理地建立人口地图集指标体系是数据加工的依据和基础。对加工处理后的人口指标,需按制图要求组织不同文件,并实现同图上划分的2376个县级单元的匹配联结,最后进入制图表示处理。为了科学正确的表示人口要素的空间分布,要求对制图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然后进行制图分级和图形表达。这里我们将全国县级单元统计分析成果,通过制图指标直方图形式同空间分级相结合,统一表示在各有关图幅上,鲜明地表达人口要素统计特征和空间特征的联系,提高人口地图的科学性和表现力,这也是对制图方法的一个创新。经过约二年的努力,我们终于完成了约200幅人口地图的编稿。李成瑞同志主持的编委会对这些地图进行审查和选取。大部分图幅都是第一次编绘,由于地图具有的形象直观和阅读的一览性,提供了形象思维和空间认知的极佳工具,得到编委会的充分肯定和赞许。
除此之外,编委会还决定在图集附录中,公布我国县市单元17项重要人口指标,这是我国第一次对外公布的县市人口数据。根据成瑞同志建议,为阅读和查询县市方便,图集附有活动的表示县市单元分布透明胶片。
我向编委会汇报了地图集制印和出版设想,提出使用大于四开的特大尺寸(该尺寸为我国出版的地图集前所未有的最大幅面),以及出版图集英文版和经费预算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得到顺利解决。李成瑞同志亲自到财政部找王炳乾部长,批了30万元的制印费。黄秉维所长同香港大学地理系联系,请他们承担图集英文版的翻译。正式聘任了香港大学地理系主任格兰教授和梁志强教授为图集特约编辑,特别是梁志强教授为图集英文版花费很大精力。图集的制印工作质量要求高,在国内当时还找不到适宜的印刷单位,最后决定去香港完成。图集的国外发行必须由权威的出版社承担,由港大帮助联系,认为只有牛津大学出版社最具有世界范围的发行能力。当牛津大学出版社远东区总经理斯考特先生亲自来京见面时,我告诉他这本国家级大型人口地图集已决定交由他们出版。他十分惊喜,说:这本图集由牛津出版是他们的光荣,并当即表示一定在香港找最好的制印单位完成。
图集制印经过了一年多时间,我曾数次赴港,指导图集制版、打样、印刷和装订。香港金图制版公司沈尧铭先生对高质量图集印制作出的重要贡献。他的敬业精神和爱国热情令我十分感动。他十分能体会图集制印要求,不遗余力地想办法完成,他不顾成本花费,一定要做到最好。他对我说,我们过去都是给外国人干活,这次为自己国家干,是公司的荣幸。在当时,还没有先进的计算机出版系统,许多工艺如胶片加网等全靠手工完成,凭经验去做,所以要经过多次反复、修正。地图在选材上,包括纸张、装饰材料等都是选择世界上最好的。在图集出版前夕,成瑞同志亲自去找国家主席李先念,请他为中国人口地图集题字图名,增加了这本图集的权威性。历经三年多的努力,我国第一本大型人口地图集终于完成出版。为庆祝这本图集向全世界公开发行,出版单位建议在香港举行新闻发布会,人口办决定由李成瑞同志亲自带团赴港,并报国务院审批(当时部级领导赴港需经国务院批准),我也是代表团成员。新闻发布会开得很成功,香港各大媒体均作了详细报导。
图集出版在国内外取得了很好的反响。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集英文版,在高定价的情况下,发行了4000本以上,国内也发行2000本。国内著名专家组成的成果鉴定委员会的评价是:人口图集编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著名人口学家邬苍萍教授对我说,有的图幅表示的内容是人口学家研究一辈子都做不到的。在他的建议下,我们又撰写出版了专著《中国人口分析和区域特征》,李成瑞同志亲为该书写了序言。图集先后获得中科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这是我所首次获得这样高级别的科技奖励。
光阴似箭,转眼之间已经二十多年过去了。回忆这一工作,我深深感到有三点值得我们记取:
第一,科研工作一定要走在社会经济需求的前头,如果没有对计算机制图的研究是不可能承担这一任务的。人口地图集编制开创了我所应用计算机制图的新时期,同时通过人口图集的制作也丰富和提高了计算机制图水平。
第二,只有坚持大协作,才能完成综合性跨学科高水平的成果,人口图集正是由众多部门协作取得成功的范例。
第三,对研究工作要有一股干劲,敢于闯关,不怕困难,在本图集制作过程中,我们实践了“科研有险阻,拼搏能过关”。
*刘岳(1937—),1962年至退休在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