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关怀   历史丰碑  
  历任领导   两院院士  
  著名人物   创新人才  
  专题文章   所庆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回忆回顾  > 大师回忆  
  悼念静中(作者:黄秉维)  
          2010-05-24    【关闭】  
 

作者:黄秉维*

邓静中同志是中国地理学界的卓烁英才,不幸未竟天年,即溘然长逝。当时我在岭南考察,含悲遥想北国,封冰千里,倍切凄怆!光明荏苒,不觉又已秋尽冬来。邓静中同志文集即将付梓,编者要我写一纪念文章,欣然命笔。

我于1953年由上海调到地理研究所工作以后,始识静中同志。关于他的过去,我从未听人说过,也未向人问过,对他的认识完全来自他的著作和谈话。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言词安定,容止若思,数度晤谈,更真切地知道他勤于治学,不懈钻研,态度严谨,条理清晰。中国农业现状区划表明他在研究工作中的创造性和综合性。他认为农业地理跨越自然与社会经济两方面,不应视为经济地理的分支。竺可桢同志也持有相同见解。竺老特别重视地理学为农业服务,即由农作物生长于自然界中,与自然现象的变化息息相关。大约在 60 年代初期,静中同志告诉我,他曾将《地理学的性质》一书译为中文。30年代末期我曾读过此书,广征博引,不厌求全,体系井然,有条不紊,堪称中欧地理著作的代表。我虽不大赞成作者的观点,却不能不深心佩服其详细占有资料,细针密缕,磨钢成针的功夫。静中同志不惮繁瘁,翻译全书,这对于他锲而不舍的精神必已起了“川不辞盈”的作用。他的工作能免于地理学家易流于空疏迂阔的通病,决不是偶然的。前两年,由于客观情况的变化,中国地理界的农业研究工作有日趋萎缩之势,不禁忧心忡忡,早就想与静中同志商谈,因怕他说话太多,影响健康,欲行而又止。后与他的女儿邓彤同志谈及,知道天气和暖,他病情大有好转,乃约定去看他的时间,不料他竟到舍下。倾盖相逢,所见大略相同。“咫尺天涯”,深感“相见恨晚”,却仍怕他说话太多,影响病情,有许多问题不敢展开讨论。送他出门以后,“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几句古词久久盘旋脑际,不料此别竟成永别,不亦悲乎!

我因参加会议,手边又有另外赶办工作,仓促命笔,未尽所怀。好在文集就在读者手中,既有静中同志著作,还有其他同志的文章,拙著附于骥尾,内容简陋,当不致有损静中同志笃志力行的生平。

 
(原载《邓静中地理研究文集》,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划委员会地理研究所,1995年出版(内部发行))

*黄秉维(1913-2000),中国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