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6月20日 来源: 科技日报 记者 张晶
玉树地震灾区重建分区图(按自然单元)。图片来源:中国政府网
6月13日,《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发布,“就地重建、局部避让、积极设防、科学规划”成为玉树灾后城镇及农村居民点重建选址的基本原则。玉树地震灾后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研究成果表明——
30万字,87张图,18张表,在接受任务10多天的时间里,《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报告》迅速集结成册。
5月14日,青海玉树地震发生的一个月之后,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第15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原则同意由中科院牵头完成的《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报告》,对项目组专家的工作予以充分肯定。
“就地重建、局部避让、积极设防、科学规划”,项目组提出的这一建议成为《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报告》的核心结论。
“就地重建、局部避让”是12个指标综合集成的结果
“这16个字是项目组在对玉树灾后区域资源环境状况总体评价的基础上提出的。”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项目组组长、首席科学家、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樊杰告诉记者,“在评价过程中,我们必须回答几个关键性的问题:玉树地震对于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社会经济基础等的总体格局有多大影响?区域发展的总体格局需不需要调整,应怎样调整?”
为了全面把握玉树灾后的资源环境状况,由中科院地理所、地质地球所、遥感所100余位科技工作者组成的项目组,建立了涉及自然地理、地震地质与工程水文地质、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基础等4方面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总体来看,此次玉树地震是走滑断层型地震,相对竖直的断层水平发生移动,这和汶川地震大不相同。汶川地震以逆冲为主兼走滑,两个地块沿断层斜面相互挤压,主要在垂直方向发生了移动。”项目组成员、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兰恒星对玉树地震和汶川地震进行了比较,他认为,“相对于汶川地震而言,玉树地震的破坏力小了很多。”
“项目组对包括地震地质在内的12个单项指标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综合集成。通过系统地对比分析,我们得出结论:‘地震对玉树灾区整体资源环境破坏有限,城乡居民点适宜就地重建;地震加剧了局部地区次生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应采取充分避让、积极设防的措施解决由此带来的不安全问题。’”樊杰说。
项目领导小组成员、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所长刘毅进一步解释道:“玉树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高寒缺氧,生存环境十分恶劣。几千年来人们在那里繁衍生息,是人类不断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包括玉树州首府结古镇在内的几个受灾城镇,都位于河谷盆地,地形起伏和缓,具备城镇发展的水源、用地、工程地质等条件。在区域资源环境破坏有限情况下,就地重建并采取安全的避让措施不会造成大的损伤。”
“针对地震灾害能迅速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是因为地理所在地理、资源基础研究与区域研究方面有长期的科学积累,能对区域的总体特征有个基本判断。这对于其他区域重大自然灾害的防灾减灾工作都会有很大的帮助。”刘毅说。
划定50至200米的避让带,积极设防,充分保障人民安全
“玉树地震对局部产生了较大破坏。为了充分保障人民的安全,在3年重建期内,对于任何一个有可能发生的灾害点,项目组都首先采用充分避让的方式测定有效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并提出在重建中要积极设防。”樊杰对记者说,根据灾害点的特性,避让带宽度有所不同,幅度在50至200米之间。其中,地震地表破碎带和次生地质灾害是最为主要的两个因子。
大量的地震灾害现场勘查表明,7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地表数米的错动,目前绝大多数建筑物的抗震设防措施还不能抵抗地震断层所产生的破坏。因此,采取“避让”地震断层带是减少未来灾害风险的首要对策。据介绍,早在1994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政府修订的《地震断层划定法案》就明确规定在地震断层两侧各避让15米才能建造供人居住的建筑物。同时,由于地震断层不同部位地表破裂的位置和宽度有很大差异,一些地震多发国家和地区已立法在活动断裂带两侧各100米范围内禁建大型工程设施。
“通常来讲,地震断层相对滑移距离越大,对地表破坏就越强烈。玉树地震断裂两侧地块水平滑移1—2米,部分地区由于逆冲作用,地表破裂表现为‘雁列式’分布。”兰恒星说。
为了充分保障重建期内玉树灾区的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项目组提高了设防标准,明确在断层两侧100米范围内,禁止建设任何民用建筑和公共建筑。
玉树地震灾区的次生地质灾害主要包括滑坡、崩塌、泥石流。相对于地震断层,确定地震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点及其所需避让的范围则更为困难。
“地震使山体结构发生了改变,在相同外界诱发因子的作用下,玉树地震灾区发生次生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增加。”兰恒星告诉记者,首先项目组对玉树地震灾区进行了次生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和山体稳定性安全系数的评价。在易发程度评价中,项目组综合考虑了震情、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气象水文4大类近20项指标。山体稳定性的安全系数考虑了不同降雨条件下的下滑力、抗滑力等力学参数。如果安全系数小于1,山体就有可能发生失稳破坏现象。他特别指出,“玉树地处高原冻土区,季节性冻土在冻融作用下,滑坡泥石流的风险就会加大。”
项目组在评价灾区次生灾害危险性的基础上,还对每个可能发生次生地质灾害的灾害体进行了动力学评价。“只有通过动力学评价,我们才能了解崩塌岩体撞击飞行的高度和速度,泥石流的深度和速度,灾害体移动的距离等等,从而掌握发生次生地质灾害的强度以及对受灾体破坏的程度。例如泥石流越深,流动速度越快,它的破坏性就越强。”兰恒星说。
玉树地区以小型崩塌和低位土体蠕滑为主,项目组经过计算,玉树地区崩塌、滑坡这两种次生灾害对规划重建区的影响范围在50—100米之间。泥石流是玉树地震灾区风险最大的次生地质灾害。在有一定的工程措施的情况下,泥石流强度最大的部分影响范围达200米。从分布规律上看,沿着玉树地震断裂带2公里之内的高陡斜坡,次生地质灾害点的密度最大。为了让生活在玉树的人们远离危险,项目组将次生地质灾害避让带划定为200米,同时建议在重建过程中加强工程保护措施,减轻或避防次生地质灾害。
评价玉树未来分区适宜的发展方向,科学规划,为灾区重建提供基础依据
“青海玉树地震灾区的恢复重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保证安全、保护生态。”从接受任务的那时起,怎样科学评价玉树灾后的资源环境状况就成为项目组专家共同面对的问题。
“当项目组形成‘就地重建、局部避让’的总体判断之后,我们又面对两个新问题:玉树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有多大?未来区域的用地格局应当是什么样?”樊杰认为,玉树地震灾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不能只局限在承载力上做文章。围绕恢复重建玉树灾区社会经济系统这一核心目标,作为编制灾后重建规划的基础性工作,它还应当着眼未来不同地域开发利用的方向,确定适宜建设的类型区。只有这样,研究成果才能为玉树地震灾后重建总体规划提供更为有效的支撑。
玉树地处高寒山区,震前灾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生态保护与建设是灾区发展的主体功能,但超载放牧导致草地退化。围绕适宜分区的条件,项目组重点考虑了自然地理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基础,将玉树地震灾区划分为3类。生态保护区:主导因素是生态环境。在区划过程中,除了原有的自然保护区,项目组还把维系草地生态系统改良的区域也作为重点进行保护。适度重建区:地震和次生地质灾害的危险性不大,可因地制宜,适度重建。综合发展区:自然条件和区位条件良好,有利于商贸、旅游、农业、特色加工业等产业等的发展,是未来区域发展的人口和经济重心。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既是编制灾后重建规划的基础依据,也是开展灾后重建的基本前提。
5个方面、29个专题最后凝结为6个结论、7条建议,玉树地震灾后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研究成果表明,大地将托起一个新玉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