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所长信箱 │ English │ 中国科学院
首页│所况介绍│机构设置│研究队伍│科学研究│合作交流│研究生教育│党群园地│科学传播│科技平台│学术期刊│图书馆│信息公开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精选论文推介
郑景云研究小组在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上发表华南地区高分辨率气温重建研究成果
2017-07-17| 编辑: | 【大 中 小】【打印】【关闭】

  中国系统的气象观测始自20世纪50年代,利用高分辨代用资料重建高信度的温度变化序列,是补充仪器观测资料不足、了解过去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郑景云研究员和刘洋博士等利用华南区域文献记载的冬季降雪南界和树木年轮资料,通过高低频信号分解回归再合成的方法,重建了1850-2009年华南地区年平均气温变化序列。 

    

研究区域以及代用资料分布情况

  重建序列对华南区域平均气温观测数据在共同时段(1952-2009年)内的方差解释量达到65.8%,能够还原区域气温变化的主要特征。重建结果显示:1871-2009年华南气温变化的线性趋势为每百年0.47°C,其中1877-1938年和1968-2007年两个时段升温最为强劲,速率分别达到每十年0.125°C和0.258°C,年代际尺度上暖期包括1910s-1930s和1980s-2000s,后者温暖程度显著高于前者,是过去160年间的最暖时段,不过2000年后增暖趋势有所停滞。此外,从1860s开始华南气温迅速下降,随后的寒冷阶段持续到1890s,其中1892和1893年达到最低值;另一段降温期出现在1940s-1860s,但降温速率较缓。代用资料不受城市热岛效应影响,基于此重建的温度序列独立于气温观测资料,为研究20世纪全球变暖特征和近年来的增暖停滞提供了新证据。 

    

华南地区气温重建结果及显著增温时段

        相关成果发表在《大气科学进展》(Liu, Y., J. Y. Zheng, Z. X. Hao, and X. Z. Zhang, 2017: Unprecedented warming revealed from multi-proxy reconstruction of temperature in southern China for the past 160 years.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34(8), doi: 10.1007/s00376-017-6228-x)。

附 件
Copyright 2005-2018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38号  文保网安备案号:1101080067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邮编:100101  Email:weboffice@igsnrr.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