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秉维,男,汉族,广东惠阳(今惠州)人,生于1913年2月1日,2000年12月8日于北京逝世,享年87岁。中国共产党党员,著名地理学家。1953年起历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名誉所长,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理事长。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64年当选为罗马尼亚科学院院士。曾任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

阅读详细》

 
     
   
     
 
  黄秉维院士简介(作者:郑 度 杨勤业)  
          2010-05-21    【关闭】  
 

作者:郑 度 杨勤业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黄秉维,男,汉族,广东惠阳(今惠州)人,生于1913年2月1日,2000年12月8日于北京逝世,享年87岁。中国共产党党员,著名地理学家。1953年起历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名誉所长,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理事长。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64年当选为罗马尼亚科学院院士。曾任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国家水利部顾问,美国地理学会会员,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名誉通讯会员,国际山地学会顾问。1996年获国际地理联合会特别荣誉奖,1997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一)传记

黄秉维出生于知识分子之家。祖父黄长龄曾在清末抗法名将冯子才下任官佐。他父亲黄叔均就读于北京京师大学堂,专攻法律,毕业时名列第一,但毕业后多数时间失业,因此黄秉维少年时期家境清贫。他在惠阳私塾接受启蒙教育,10岁后,断断续续就读于淡水求慊学校,府立第二小学、广州廉伯英文学校。12~15岁,以过人的勤奋自学各门功课,于1928年秋考入中山大学预科,原拟预科毕业后专攻化学。当时适见书刊多次报道外国科学家来华考察,便认为江山是中国人的江山,外人不应越俎代庖,并决定从中山大学预科毕业后即升入理学院地理系学习。在大学期间,黄秉维特别爱好地形学、气候学和植物地理学。他的毕业论文是《广东惠阳西湖与潼湖之间地形研究》,1934年他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中山大学地理系,获金质优学奖章。

1934年秋至1935年夏,黄秉维获洛克菲勒文教基金奖学金,进北平地质调查研究所做研究生。由翁文灏指导研究山东东部海岸地貌,提出海岸先下降而后又上升的证据,修正了李希霍芬(F.von Richthofen)关于中国长江以北海岸属上升性质的论点。1935年应丁文江之邀参加《中国地理》编撰工作。1938年应竺可桢、张其昀之聘赴浙江大学任教。1939年编撰《自然地理学原理》(讲义),升为副教授。1942年,应翁文灏、钱昌照之邀,进资源委员会,在经济研究室负责区域经济研究,先后任专员、专门委员、简任技正和研究委员。承担并支持中国自然资源利用与保护、计划水库调查、长江三峡和黄河中下游多目标流域规划等任务,并先后完成中国资源状况的多种报告。

1949~1953年,黄秉维曾先后任南京生产建设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华东工业部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华东财政经济委员会工矿普查组主任。先后研究农业问题和南京工业调查,主持华东区工矿普查和华东基本建设计划。1953年调入地理研究所,历任研究员、第一副所长、代理所长、所长和名誉所长。1955年,黄秉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53年黄秉维参加黄河中游水土保持考察团,负责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土壤侵蚀与地形研究。1956~1958年,他协助竺可桢主持中国自然区划工作,完成《中国综合自然区划(初稿)》。1956年他参加全国基础学科12年发展远景规划制定,提出自然地理应探讨地表的物理、化学和过程,并加以综合研究。他率先开展地表热量、水分平衡试验研究,60年代中期从事全国和地方农业自然区划研究。70年代他致力于农业生产潜力研究,80年代初筹建了北京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同时,他继续关注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农业和水利问题,推动华南坡地改良与利用研究,密切重视全球环境变化的研究。

黄秉维作为组织者和主要研究者所完成的“中国自然区划”、“国家大地图集”、《中国自然地理》等三项研究成果,构成了“中国自然环境及其地域分异的综合研究”,于1987年获得第三届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他长期担任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理事长,以其渊博的学识和辛勤的劳动,对我国地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于1964年被罗马尼亚科学院授予名誉通讯院士称号(后改为名誉院士),1979年被选为美国地理学会会员,1980年被英国皇家学会授予名誉通讯会员称号,1980年受聘为国际山地学会顾问。1996年第28届国际地理大会授予黄秉维特别荣誉证书。

黄秉维曾任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

(二)主要科学研究成就

在我国现代地理学的发展历程中,黄秉维按照学科本身的特点和规律,强调地理学为农业生产服务,并身体力行,不断开拓和指导了地理学的许多综合研究工作。他密切注视国际研究动向和趋势,提倡学科间的相互交叉、渗透和综合研究,积极引入新思想、新技术和新方法,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促进中国地理学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做出了重大贡献。

自然地理的综合工作是黄秉维一贯强调并孜孜不倦地致力从事的研究领域,他的主要科学研究成就大致可归纳为如下九个领域。

1.中国综合自然区划

早在编撰《中国地理》(长篇)的20世纪30年代中期,黄秉维就对组成自然环境的各个要素作了全国性的区划。在40年代他发表了《中国之植物区域》,有一定的开拓意义。50年代后期他主持编著《中国综合自然区划(初稿)》(1959),着眼于农林牧水等事业的发展,以部门自然区划为基础,采用地理相关法,按生物气候,即地带性原则,先表现水平地带性,其次反映出垂直地带性,然后再依照下垫面性质来划分;按自然界各种现象的相互关系,侧重于现代特征,揭示中国自然地域分异的地带性规律。概括说明全国自然区划在实践中的用途及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该书为我国最详尽而系统的全国自然区划专著,一直为有关部门应用和研究的重要依据,影响深远。此后,他不断修改完善,提出新的区划体系和方案。他强调将区域单元作为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整体来认识,将区域与土地类型研究冶为一炉。以持久地维持、提高及最大限度地发挥一地的自然生产潜力为目的,对自然因素进行综合论证,有利于区划工作的提高和深入。

2.黄河中游的土壤侵蚀与保持

黄秉维1953年首次将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方式分为水力、重力、风力和洞穴侵蚀。结合黄河流域综合治理技术经济规划的拟订,编制了我国第一幅1:400万黄河中游土壤侵蚀分区图,并按照发生侵蚀的自然营力编制了水力和风力侵蚀程度图。上述工作及其结论至今仍是黄河和黄土高原治理的重要参考依据。20世纪80年代,他根据黄土区域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特点分析控制面上水力土壤侵蚀的因素后指出,保持面上土壤是可能的;他提出陡坡耕地退耕,减弱坡面水力侵蚀,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和物理性质等对策措施;主张黄河中游保持土壤的面上措施要与增加农业产量与改善当地群众的物质生活结合起来;认为小流域治理应遵循两个原则:一要使地力长期不下降而提高;二要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生产潜力,提高土地生产率。

3.地表热量水分平衡

黄秉维认为热量平衡和水分平衡是自然地理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主要机制。他专门阐述了土壤水分平衡,指出土壤水分对植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形成,对土壤形成、热量平衡、坡面径流、潜水变化,对物质移动、溶蚀、坡面片蚀在内的地貌外营力都有影响,对农、林、牧、水利、道路工程有重要意义。他提出按气候、土壤和作物三方面因素来分析土壤水分状况,并估算了黄河中游土壤侵蚀严重地区不同耕作制度下各年逐旬1米土层的水分平衡,提出充分利用降水,发展旱作农业,根据土壤水分状况确定耕作制度和耕作措施的建议。80年代,他又提出试验工作应围绕土壤-植物-大气系统及其相互作用的方向进行,将热量、水分平衡研究向前推进了一步。

4.农业自然生产潜力

从地理学为广义的农业服务出发,黄秉维着眼于研究农作物生产的自然条件,考虑农业增产的途径,主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应是主要措施。70年代他提出了农田自然生产潜力的理论和基本研究方法,自然因素分为实际上人力不能改变和可以改变的因素,分别分析其对产量形成的作用,然后按限制因素原理加以综合,提出如何改变其可以改变的因素,预计得到的产量。他认为作物环境包括许多相互制约的因素,经合理简化可分为:阳光、温度、湿度、土壤条件和养分条件,并分别进行了探讨。他还指出,地表水及地下水被视为可在一定范围内改变使用地点的资源来与当地降水结合研究,并需参酌基因工程、全球环境变化等来扩充我们的视野,除农田外,他又提出要探讨研究林业、牧业的自然生产潜力。

5.华北水利与农业发展

针对华北平原干旱、排水不良和土壤盐渍化的现状,黄秉维认为只有充分利用本地降水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华北平原的干旱问题。他指出,用机械方法改善土壤物理性质,使根层土壤状况得以改变,更多地汲收、贮存天然降水,增加构成作物产量的降水系数,是减少干旱的基本途径。根据华北的实际,他不赞成再大规模地发展灌溉,而主张将一部分灌溉农业改为旱作农业,认为西北、华北节水的重要意义不亚于节能。对于黄河下游防洪问题,黄秉维认为,除须加强黄河中游土壤保持工作外,要认真研究利用高含沙水流特性来输送泥沙,以解决黄河下游淤积问题。

6.坡地改良与利用

中国东部坡地的生产力很低,且自然条件日益恶化,而土壤侵蚀又危害下坡和下游。在综合坡面径流、坡面水蚀、土壤保持、木本油粮等方面成果,考虑了传统农业与非传统农业的经验教训基础上,黄秉维在80年代明确指出,中国东部存在着显著提高坡地持续生产力的可能性,而充分改良和利用坡地又是解决我国农业问题的关键之一。坡地改良利用在战略上应以植物措施为主,最大限度地提高一面坡或小流域的持续生产力,最好的途径是凭借速生植物除害兴利。坡地改良和充分利用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减少对下坡和下游的危害,有助于扶贫和缩小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弥补平原农产品的不足。从全球变化角度看,坡地改良利用可以增加对大气中CO2的吸收,对于未来可以部分抵消因海面上升而丧失的土地。

7.确切地估计森林的作用

1981和1982年黄秉维在《地理知识》上发表“确切地估计森林的作用”和“再谈森林的作用”。他肯定森林有防止土壤侵蚀,调节河水流量,提供木材和其他产品的作用;表示赞成强调保护森林和植树造林,但却不赞成过分夸大森林的作用。针对森林到处都是宝,森林万能,只要有了森林,便万事大吉;搞绿色水库比白色水库的作用还要大,有了森林就可以不再搞水利工作等说法,他广征博引,以大量的资料和数据阐述森林的气候作用和水文作用;指出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很多,森林不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按现在的认识,森林不能使林区邻近地区降水量增加;就多数地方来说,湿润的气候是因,森林的存在是果。他从科学家的责任出发,以他的广博知识,纠正了偏见与夸大,成为科学传播和科学普及的典范。

8.全球环境变化

黄秉维是我国全球环境变化和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先驱者。他认为,大气中CO2浓度增加的趋势明显,研究的重点应是大气中CO2浓度增加一倍将产生的影响,如地表温度是否增高,其对降水和海面上升的影响等。他指出,北半球高纬地区陆地多,温度增高,且冬季升高较多,将有利于作物复种和越冬。由于海陆差异,内陆升温多于海洋,中亚与太平洋之间夏季温度与气压的差值增大,从而增强夏季季风,中国北纬34度以北地区的降水将增加,自然地带会发生位移和变化。他强调应着重研究中国可能出现的变化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他撰文阐明中国在农林牧业和能源利用方面对于全球变暖问题必须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9.地球系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后,黄秉维考虑到国内外全球环境变化、土地退化与改良、人口问题、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地球系统科学的提出,发起组织“陆地系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建议开展该领域研究工作。在1996年前后发表的同类题目文章中,他详细说明提出地球系统科学的客观需要和成熟条件、发展背景、研究对象、涵盖的时间尺度等,将地球系统科学定位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科学基础。他讨论了中国地理学家参与此项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提出了相关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以及为此需要较早解决的5个难题,包括自然方面的综合、社会经济方面的综合、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综合等;结合中国的实际,提出了开展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中国陆地系统或地球表层研究、中国土地资源与农林牧副渔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水资源与流域管理等4个领域的研究内容。

(三)求实、勤奋的人生

实事求是、严肃、严谨、认真负责的作风贯串于黄秉维一生的始终。小事如书写,起草文件、准备发言、撰写论文,他都自己动手端正复写在稿纸上。对于请他审阅的书刊文稿,认真仔细直到改正中文的错别字、外文的拼写错漏。大致他主持的综合性课题,引用他人的成果,必先仔细阅读,认真分析,消化之后再结合所掌握的书刊资料,或参考或验证,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意见,再征求意见,反复修改,才公开发表。他的谦虚与负责是统一的。通常他不愿意牵头、不愿意自成中心,但是对某些应当做的事和应当说的话,他是当仁不让的。如地圈—生物圈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筹组时,他曾自荐担任成员。又如,有关森林作用的文章,他不随波逐流,而是力排众议,站在科学的立场上,说明道理,不怕因此而引起一部分人的不满。

好学、勤学、饱学是黄秉维最明显的风貌。他的好学表现在从书刊、对事物、向他人等方面。他读书之多,浏览之广(古今中外),涉足之深(如气候、土壤、生物、地貌、地质以至矿产、经济),则为圈中人所熟知。

他坚持从野外学习获得真知,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面向大自然的地理学家。早年,他曾反复穿越江西、湖南与广东、广西交界处,实地考察南岭,纠正了南岭是我国的一条明确的地理界线的传统看法,指出南岭只不过是非常曲折的分水岭,无论从地形、土壤、植物、气候哪一个角度看,两侧都没有明显的分野,但南方运输以水运为主,舍舟登陆,跋涉为艰,所以分水岭在人文地理中,特别在历史上,有重要作用。50年代,他考察过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和云南西双版纳。直到90年代,他虽已80高龄,仍先后考察过长江三峡、山东禹城、河北栾城等地。从华北平原到河西走廊,从青藏高原北缘到热带海南岛,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先生在野外非常注意做到“眼到、口到、手到”,即注意观察周围所看到的事物,仔细进行调查访问,详细地把这一切都记载下来,以便回到室内分析研究。1965年在河西走廊考察期间,为了考察方便,黄秉维先生力主把吉普车的篷布摘下来。5月的河西气候寒气尚未退尽,加上车行在海拔较高的地方,霜雪常见,他全然不顾,目不转晴地观察路边的一草一木。每到一处,行装末卸就投入调查访问之中。他不仅自己重视野外工作,也经常鼓励年轻人到野外去获得真知。

黄秉维是那种“三人行必有吾师”的谦恭之士。他与人共事与人交友,首先是学问上的交往。如他在地质调查所和浙江大学期间,若不计地理学家,则有孙健初、毕庆昌、黄汲清、马溶之、李庆逵、谭其骧、胡先骕、涂长望、张宝堃等等,外国人如费师孟、梭颇等,都是亦师亦友。他尊重师友,虚心求教,相互切磋,正如先生在自述中所说,“在水乳交融之中,由无知成为有知”、“获益良多”。50年代以后,先生的学术地位日渐显赫,仍经常听取个方面的意见和看法,不断修正自己的学术观点和结论。

他工作勤奋,任务繁忙,时间紧促。但无论是野外考察,还是外出开会甚至去医院就诊,都随身带书。到野外出差,随身行李十分简单,但书却带得很多,读书是他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他饮食极简单,早些年经常是一小碗米饭浇上酱油或辣酱,后来,方便面引入国门更成他的正餐品种。忙起来甚至经常忘记就餐,但书不可不读。他的读书时间是硬挤出来的,是放弃休息和睡眠时间硬挤出来的。这里需要超常的毅力。他的勤学是由他几十年好学养成的习惯,所以他时间比别人少,读书比别人多。“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是他喜欢的一句格言,亦充分显示他在学术道路上勤奋、刻苦、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精神。

黄秉维是学以致用、学用一致的实践家。他从不间断实践,也就从不间断学习。他读书不囿于成说,而是结合实践有批判地吸收消化,再锐意创新。在古稀之年早已是饱学之士,仍是阅读不辍。他发愤勤学仅仅为了把所学贡献于人民,再从用时的不足,不断更新知识充实自身。同时又在实践中开拓地理学的领域,提高地理学的水准。晚年虽已过八旬,仍为创立可持续发展科学基础的陆地系统科学研究,实施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跨学科研究而日以继夜、通宵达旦地运筹、筹划。鉴于跨学科研究的需要,虽然多年未直接从事经济工作,仍读了所有能收集到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代表作,从中吸取营养。三番五次反复亲自起草项目建议书,召集讨论会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给各级领导坦陈进言陈述开展此项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多方设法寻求项目经费支撑,组织人力开展研究,以发展地理科学为己任,直至临去世的前几天,还在谈工作,真正做到“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生命不息,研究不止。如此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能一直坚持下来,假如没有理想、没有毅力,是绝对办不到的。

黄秉维历来关心和爱护青年,在抓紧工作的同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关心青年的成长。自70年代末以来他培养了许多研究生,他为研究生选定研究方向,提供文献,直至审阅学位论文,他的每一个学生的事,都事必躬亲,件件过问。对于青年人请他审阅的文稿,总是认真仔细到中文的错别字、外文的拼写错漏。审阅学位论文更是亲自校核数据,复验计算程序。如今,桃李满天下,他的学生大都成为科研、教学第一线的骨干和中坚。他参与编著全所研究生教材,80多岁还亲自给研究生授课,他连续几个小时站在讲台上,从不感觉劳累,让学生们都为之动容。为了引导年轻人走上科研舞台,他主动建议召开青年座谈会,会上他介绍学科进展、国内外研究动态和方向,谆谆诱导青年人走上科研舞台,反复强调要让年轻人接好班。长期以来黄秉维先生致力于自然地理的综合研究,他对年轻人也侧重要求他们补充所缺欠的专业知识,拓展他们的综合研究能力。他认为大量阅读文献,补充他所不熟悉的学科专业知识,有助于拓展其思路,有利于综合研究。

(四)黄秉维重要论著

[1] Huang Bingwei. Some Preliminary Morphological Notes on the N. Coast of E. Shantung, Science Journal, Vol. Ⅵ, No. 4, Sun Yat~Sen University, Canton, CHINA, 1935,737~753.

[2] 黄秉维. 中国之植物区域(上). 史地杂志,1940,1(3):19~30;中国之植物区域(下). 史地杂志,1941,1(4):38~52.

[3] 黄秉维. 陕甘黄土区域土壤侵蚀的因素和方式. 地理学报,19(2):163~186;科学通报,1953,第9号,63~75.

[4] 黄秉维. 编制黄河中游流域土壤侵蚀分区图的经验教训. 科学通报,1955,6:15~21.

[5] 黄秉维. 中国综合自然区划草案. 科学通报,1959,18:594~602.

[6] 黄秉维. 自然地理学一些最主要的趋势. 地理学报,1960,26(3):149~154;科学通报,1960,(10):296~299.

[7] 黄秉维. 确切地估计森林的作用.地理知识,1981,(1); 再谈森林的作用.地理知识,1982,(2)、(3)、(4)

[8] 黄秉维. 生态平衡与农业地理研究.地理研究,1982,1(1):3~8;(2):1~7.

[9] 黄秉维.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the Potential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of China: An Analysis of Sunlight, Temperature and Soil Moisture. In Ma, L. J. C. and Noble, A. G. (ed): The Environment: Chinese and American Views. New York, Methuen and Co. Ltd., 1981, 45~71.

[10] 黄秉维. 华南坡地利用与改良:重要性与可行性. 地理研究,1987,6(4):1~14.

[11] 黄秉维. 中国综合自然区划纲要. 地理集刊(自然区划方法论),1989,第21号,10~20.

[12] 黄秉维. 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回顾,中德地理学发展与地理教育.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59~75.

[13] 黄秉维. Climatic Division and Physico~geographic Division of China: Retrospects and Prospects, Climatological Notes 41, Institute of Geoscience. University of Tsukuba, 1991,3~10.

[14] 黄秉维. 关于热带界线问题:1. 国际上的热带、亚热带定义. 地理科学,1992,12(2),97~107.

[15] 黄秉维. 自然条件与作物生产:光合潜力,温度,水分,土壤水分情况较具体的分析方法(以延安为例),土壤与肥源. 见:自然地理综合工作六十年——黄秉维文集.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183~256.

[16] 黄秉维. Water Conservancy and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of the North China plain and LoessHighlands: Strategies and Research. 见:自然地理综合工作六十年——黄秉维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347~370.

[17] 黄秉维.关于在我国开展全球变化研究问题——在IGBP中国国家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的发言. 见:自然地理综合工作六十年——黄秉维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466~469.

[18] 黄秉维. 如何对待全球变暖问题——在没有把握的问题中寻求可以把握的东西(在气候变化与环境问题全国学术讨论全上的发言). 见:自然地理综合工作六十年——黄秉维文集.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470~484.

[19] 黄秉维. 论地球系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基础. 地理学报,1996,51(4):350~354.

[20] 黄秉维. 地球系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见:《现代自然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