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秉维,男,汉族,广东惠阳(今惠州)人,生于1913年2月1日,2000年12月8日于北京逝世,享年87岁。中国共产党党员,著名地理学家。1953年起历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名誉所长,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理事长。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64年当选为罗马尼亚科学院院士。曾任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

阅读详细》

 
     
   
     
 
  黄秉维先生的陆地表层系统科学理论(作者:赵名茶 葛全胜 郑景云)  
          2010-06-11    【关闭】  
 
作者:赵名茶 葛全胜 郑景云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黄秉维院士是陆地表层系统科学的创始人。他对陆地表层系统的理论、研究范围与内容有精辟的论述,对其研究方法、研究途径及科研队伍的组建,撰写过详细的前期研究计划,并明确指出要进行陆地表层系统分区的研究。
 
一、黄秉维先生的陆地表层系统理论的产生

  1994年黄秉维先生倡导研究“陆地表层系统科学” 。陆地表层系统科学脱颖于钱学森院士提出的“地球表层学”。

  20世纪80年代初,国际上已开始孕育全球研究计划,1983年钱学森院士首先提出了“地球表层学”的研究。黄秉维先生赞成这一创举,他写道:“钱学森主张建立地球表层学,我相信,这是从他对人类知识体系的见解和对综合性的重要意义的认识引伸出来的。在他的鼓舞下,中国地理界群情振奋”。并表示“我虽衰年,一当不辞绵薄”。此后的十多年中,黄先生几乎将主要精力全放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上,多次在讲话与文章中对这一学科的对象与研究意义进行过阐述,认为地球表层学的对象是综合研究地表上下与人类生存和活动有密切关系的一个薄层,它是自然与社会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又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方,所以它是以人为中心的地表科学,属于基础理论科学;他说“地球表层系统科学是将地球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视作一个相互作用的大系统,研究其中的物理、化学、生物过程,借以了解现状和过去,预见将来。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以及所应采取的对策是全部工作的重心,温室气体增暖及平流层臭氧空洞更是当前重心中的焦点。”

  1988年NASA的地球系统科学委员会发表了《地球系统科学》一书,明确提出,对地球的大气、陆地、海洋这个大系统进行综合研究,研究其中互相联系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过程,研究重点放在几十年或几百年的时间尺度上,在此时间尺度内人类对自然施加了巨大的影响,而自然界又对人类施加了巨大的影响。黄先生博览群书,始终用敏锐的眼光注视着国内外的科学进展,在研究了地球表层学与地球系统科学的大量文献后,他认为“地球系统科学是将地球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作为一个互相作用的系统,研究其间的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过程,并与人类生活和活动结合起来。陆地系统科学可以分为陆地、海洋、大气三部分。”在谈到二者的关系时,他说“钱学森所倡导的地球表层学与地球系统科学目的基本相同,方向上大体相似而略有出入。”“地球表层学与地球系统科学形影相随,在实质上并无明显差别。我相信,经过一定时间后,二者必殊途同归。”“地球表层学与地球系统科学,都处于萌发时期,各有独到之处,也可能冶为一炉。”

  面对地球表层研究的诸多难题,为地球表层学的深入研究,为地理学在其中可能作出的贡献而竭心尽力的黄先生如此描述自己:“我也曾禅精竭思,独步百回,而不能豁然贯通,疑难尽释。”在经过缜密的思考后,黄先生突破原有的框框,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开创性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想提出以陆地为中心的研究,名为‘陆地表层系统科学’,因为陆地问题最多,全球变化的研究需要等待在地面作工作,比起大气与海洋来,陆地是很小的一块,但陆地又特别重要,如放弃陆地的研究,将有很多问题都会看不清楚。陆地上的问题包括粮食、污染问题、水的问题、土地的问题”。 关于为何从地球表层的三大组成成分大气、海洋与陆地中突出研究陆地,黄先生解释说:“地球系统科学中大气基本是气体、海洋基本是液体,陆地由固体、液体、气体组成,生物界亦最复杂,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最深,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关系又最密切。中国对发展地球系统科学已经尽了很大的力量,估计以大气为中心的地球系统科学的研究可以顺利发展下去。但从地球系统科学来看,陆地的研究却处于落后的地位。”“陆地虽小,却是绝大多数人类生息繁衍场所。”“名词采用的原则是从先、从众、从义。从先是最早提出,从众是多数人同意并应用,从义是合理。从这三个方面考虑,地球表层学比地球系统早一些,以从众方面讲,是应采用地球表层系统学,而陆地表层学为其中一部分。” 他号召地理学家,摈弃学科的羁绊,参与陆地表层系统科学的发展。

  黄先生提出陆地表层学的研究范围是:上限是对流层的顶部,下限为岩石圈的上部,包括非生物、生物和人,是人类活动的场所。陆地表层的研究要“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及全球变化联系在一起”,他准确地界定了研究工作的时间尺度,“时间尺度我觉得应定在50年”。

  他指出:现在在我国进行中的综合研究,可以包括于陆地表层研究之内的至少有以下6个领域:
  (1)地理学与自然地理学。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作为人类居住场所的地表,或作为人类生境的环境。自然地理学是研究陆界、水界、气界与生物界相互关系及其之间物质、能量交换的自然科学。陆地表层包括的范围,上限为对流层顶,下限为地下水分布深度或采矿深度,在陆地表层的各圈层之间物质、能量交换最活跃,与人类生产和生活有密切关系。虽然自然地理学与陆地表层学的范围不完全等同,但二者的范围相近似。参与陆地表层的研究,自然地理学就不应该是纯自然主义的,更不能不包括人对自然界的作用。
  (2)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研究,生态区划应当也属于地球表层研究的范围。
  (3)自然资源学。
  (4)广义的环境研究。包括与人类生活和活动有关的环境,所以环境的研究对象当然都在地球表层之内。
  (5)国土整治研究,其对象也在地球表层中。
  (6)地圈、气圈相互作用研究,其基本对象仍在地球表层中。

  黄先生不仅指出了地球表层的研究方向、划出了研究范围,并且还亲自为陆地表层学撰写了前期研究报告。报告包括引言与设想工作内容两部分,引言中着重提出了陆地表层的内涵与外延、时机、选择方案等三部分;设想工作内容部分则包括:①理论与方法探讨;②所拟解决的问题。他指出,陆地表层的研究工作已大大落后于形势的要求,但由于陆地表层系统科学可能比气候系统还要复杂,需谋定后动,才能少走弯路。由于陆地与大气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方面的研究有广大的外延叠合的内容,相偕并进,相得益彰。气候系统已取得较大进展,而陆地表层系统研究则仅具雏形,应及早发韧,及早赶上。

  黄先生特别提到,陆地表层系统研究是综合研究,“自然界是一个整体,各部分相互关联。人类活动对自然界施加作用,引起某些自然界的变化,人及其活动成为自然界的因素。人类活动对自然界施加作用决定于社会经济因素,人类活动所引致的自然变化又反过来影响社会经济。人类如何利用或对付自然变化又需要对自然有必要的认识。目前认识自然最主要的难题是将有关系的因素和过程综合起来。这一方向的探索有很长的历史,但未解决的疑点仍然很多。其中还有社会经济的综合:与陆地地球系统科学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有关的社会经济问题很多,问题有如汪洋大海。还有自然与社会经济的综合”。

  关于建设一支陆地表层研究队伍,黄先生动情地说:“陆地表层系统研究是跨学科的工作,兵要精,武器要好,队伍要整齐,步调要一致。”“我的一个心愿就是组成一个经常在一起工作、彼此相识、彼此了解的集体。大家可以围绕它,从它那里吸收帮助,从它那里获得 advice和suggestion 就比较容易沟通了。但这只是个梦,我想这个dream 也许有一天能够实现的。”
 
二、黄秉维先生关于陆地表层系统分区的论述

  黄先生把陆地表层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列在工作的首位,又把研究的重点区域放在中国,为此他强调必须进行区域划分,他说“我们的工作拟研究中国全部或大多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而研究中国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当然需要有一个比较适当的区域划分”。

  他说当初在作综合自然区划时,“我把区域划开,就是把客体划开,就要研究物质、能量的迁移转化。在自然区划的基础之上来研究物质、能量在各个客体之间的迁移转化。当时这个过程和现在所提出的所谓的陆地表层系统科学的看法是一致的。”

  在科学研究上,他是一位统帅,有着战略家的雄伟气势;而在实际工作上,他又极其重视每一步战术的安排。早在1994年时对陆地表层分区工作时,他就同样给予我们极为具体的指示:“要把自然区划重新研究、修订,将全国进行研究,然后再按区划分,寻求温度、水分条件相似的区,重点考虑土地问题、城市问题;也可以按照计委划分的中国东部、中部、西部三部分分开,划分三个带,如同中国三个台阶,每个区都提出问题,用较少的工作产生新的概念。”分区的“工作可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是每一个区域的综合研究,其次是区域之间关系的研究,最后是区域之间的比较研究”。

  在研究方法上,他认为“在区划中当然要采用地理相关法”,而“为了便于国内和国际对比,应该先进行类型区划然后转变为区域区划”;“地区水分状况或温度带都不是综合性的单位,而二者结合起来才成为下一级的自然地区。自然地区不连在一起的,则分为亚地区。这是由类型区划转变为区域区划的一个步骤”。1996年他又极其详细的对区划作了说明,指出 “中国区域划分”所拟包括的内容:
 
A.在自然方面,首先一项是以自然地带周期律为依据的划分,即按温度条件划分温度带,在此基础上再按水分条件划分为自然地带。由于温度与水分对自然界多数现象和过程都有影响,借此可以较好了解由一个自然地带向另一个自然地带递变的规律,重现以为人类活动所改变的天然状态,辨识谐协(harmonic)现象,进而辨识残存现象与进展性现象,了解人地关系,协调人地关系。目前国际上在全球环境变化研究中,实际上反映的是自然地带周期律。现在的自然地带周期律还停留在很粗浅的阶段,还有不少问题没有解决,尚需经过艰难的探索。
 
B.中国区域的划分当然要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因素。在这一方面,国内外经验都比较少,但界线如何确定,存在着一系列理论与技术问题。20世纪80年代曾进行过中国经济区划工作,拟从重新研究这一尝试开始,比较全面的审议可能对区划有意义的因素,在地图上可以如何表达。而在区域研究中拟重点解决的问题有:①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这在大体上与国际《21世纪议程》第十章统筹规划和管理陆地资源的方法相呼应。我国用于植物生产的土地每年将有一部分转作其他用途,用于维持低水平的生活很不容易,以后社会水平需要不断提高,形势很严峻,必须积极地采用适当措施,全面安排植物生产,在保持土地资源的前提下,最充分的发挥自然生产潜力。为此要建立计算自然生产潜力的方法,先按技术上可能性进行自然生产潜力因素分类,然后加以综合,借此对全国区域比较衡量。②水资源问题。③能源问题。④环境污染。⑤陆地与大气相互关系与陆地与近海相互关。⑥系统科学、信息科学在陆地系统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应用。”

  这里黄先生注重自然地带的变化,并首次提出必须考虑社会经济因素与经济区域的划分;提到自然生产潜力的计算与信息科学的利用。

  至于陆地表层系统分区研究的层次,黄先生向来提倡使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法,“自上而下”使整体工作有清楚一致的纲要与体系、原则与方法;而“自下而上”则是对不同地域详细调查资料的汇总与整理、加工与提炼,突出其区域特征使之特性化,由最低层向上逐层合并,直至与上层的分区指标相吻合。这种“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配合的方法,使分区工作有较高的质量。对于上、下结合方法,早先黄先生就有清楚的论述,在陆地表层工作中又反复提醒我们注意:综合自然区划是从上而下进行的,即从较高级的单位到详细的单位。一个全国性的较高级的区划,从上而下进行是完全正确的,但有必要进行较详细的地区性的综合区划,区划应当由下而上,即由低级单位到高级单位。由下而上的区划和由上而下的区划可以相互补充。他教导说:“自然区划是初步的自上而下的区划工作,没有自上而下的区划,各地分别进行的区划工作就不可能采取大体一致的的原则和方法,很难纳入一个统一的体系中;而不能纳入统一的系统中的区划,是无法发挥作用的。低层区域的划分只能在区域性工作中进行,由下而上,于汇总后加以整理。”;因此 “必须同时于不同地域,根据区域性的调查资料,进行详细的区划工作,由下而上来进行补充” 。

  要建立自然生产潜力的计算方法,黄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首次在我国创造性完成了这项工作,在陆地表层分区的研究中又数次提及:“农业生产潜力是有意义的课题,研究的对象是植物群体及其环境,其结果应当确定一地应当得到多少产物,及如何得到这么多产物。所确定的生产力应当是持久性的,有生态的持续性和经济的持续性,要适用于广大的面积。研究工作需要按一定的秩序,对有关因素一一分析,然后加以综合,即在综合的指导下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综合。首先,可以区分经常起作用的因素与非经常起作用的因素。其次有关因素可以区分为在生产实践中可以改变的因素和不能或不易改变的。因素的划分要打破气候、土壤、水文、地形、生物等的界线,要区别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还要随着科学认识、技术发展、社会条件与经济条件的变化而更改。”“综合最简单的方法是以限制因素率为基础,这是以养分供给为对象的研究得出的法则。后来被援用于包括各种因素的研究。限制因素率是很有用的概念,可赖以将自然因素综合起来。”“研究生产潜力,无论根据已有资料或通过试验,都可以的到有意义的结果。”

  在黄先生指导下,我们从1996年至2001年完成了,中国科学院“九五”重大项目“中国陆地表层系统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中“中国陆地表层系统分区探讨”的研究报告。

  黄先生的博学使陆地表层系统科学理论真正成为综合性的学科,它概括了自然、社会、经济、生产潜力、生态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于一体。关于全球环境变化与温室气体排放、森林对环境的作用等各方面与陆地表层系统的关系,他都进行过认真的研究,并发表了许多文章。限于篇幅,不可能一一列述,本文只重点探讨了黄先生的陆地表层理论与陆地表层分区理论与方法两方面。黄先生是地理界泰斗,虽然我们跟随他多年,虽然一直在努力学习他所倡导的科学理论,但他深邃、广博的学术思想境界是永远高不可攀的。本文对他的陆地表层学说的叙述也只能算是“管中窥豹”。仅以此文表达我们对黄秉维的崇敬,纪念黄秉维先生诞辰90周年。

(作者写于2003年,原载于《高山仰止 风范长存——纪念黄秉维先生诞辰90周年文集》,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