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秉维,男,汉族,广东惠阳(今惠州)人,生于1913年2月1日,2000年12月8日于北京逝世,享年87岁。中国共产党党员,著名地理学家。1953年起历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名誉所长,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理事长。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64年当选为罗马尼亚科学院院士。曾任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

阅读详细》

 
     
   
     
 
  黄秉维与中国地域划分研究(作者:杨勤业 吴绍洪)  
          2010-06-11    【关闭】  
 
作者:杨勤业 吴绍洪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黄秉维先生是我国地理学界的一代宗师。在中国现代地理学的发展历程中,他按照学科本身的特点和规律,密切注视国际研究动向和趋势,提倡学科间交叉和渗透,强调综合研究,积极引入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强调为经济建设,尤其是为农业生产服务,并身体力行。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他不断开拓并指导了自然地理的许多综合性研究工作,尤其突出的是在中国自然区划研究方面,成就卓著,推动了我国自然地理学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自然区划研究成果至今仍为农、林、牧、水及军事等部门的重要参考资料,在生产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表现出巨大的生命力,在国内外产生深远影响。
 
一、中国地域划分研究的开拓者
 
区域研究是地理学悠久而重要的传统,并已发展成为地理学的区域学派。区域学派认为,地理学是一门关于地域分异的科学。地理学以区域为核心来研究地球表面的地域分异特征。50多年前,黄秉维在论述地理学的发展趋势时,就指出地理学是研究全局的综合科学。他认为,“地理学当为地面区域之比较研究”,“研究地表上区域的差异之科学”,“地理学以研究世界事物所组成之复杂体之区域的差异为目的”,“区域地理为地理学之主体”,“研究区域地理不从系统地理人手,必至茫无端绪”等。由此可见,地域划分研究历来是地理学的传统工作和重要内容。正因为如此,早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黄秉维就着力开展这方面的研究。他在编撰《高中中国地理》时就对组成自然环境的各个要素作了全国性的区划。在40年代发表的《中国之植物区域》及《中国之气候区域》均为我国早期的部门自然区划成果,具有开拓意义。
  
黄秉维是中国自然地域划分研究的开拓者,还由于他在研究中国地域划分时,即使是研究单个要素,也是从综合的观点出发来分析和判断问题,并作出结论。即他一贯倡导的,在综合的指导下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在气候区划研究申,他依照综合观点将原来的云贵高原区分成两个区域,得到原作者的赏识。在《中国之植物区域》一文中,黄秉维明确指出,“植物赖自然环境而生。自然环境不同,则孳扎于其中之天然植物亦异。中国地形气候土壤皆极复杂,生于其中之天然植物自亦不得不然。中国植物受人类之影响特深,其原始状态已残缺不全。”黄秉维的划分以生态上的关系为准绳,将全国划分为26个区,表明了黄秉维的综合观点,极其深刻地阐述了组成自然环境的诸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依存关系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
 
20世纪50年代以前,中国完全没有按照自然综合体的发生发展与区域分异规律,拟定比较严密的原则和方法,并据此进行的综合自然区划工作,更没有由有关学科研究人员的共同参与,发表的文献也只有10余种。50年代以后黄秉维协助竺可桢主持中国自然区划工作,使这方面的状况迅速得到改变。他及林超、罗开富、任美锷、侯学煜、席承藩、赵松乔等也先后提出全国自然区划的各种不同方案,还有各省区和地区均进行各类自然区划,全国性和各地方区划工作的开展,是与黄秉维的倡导和先行作用分不开的。因此,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全国和地方自然区划工作的深入,而且带动了我国自然地理学区域研究的深入。
 
二、中国地域划分研究的经典
 
1956年,中国科学院决定成立自然区划工作委员会,由竺可桢、黄秉维等主持,组织各有关学科人员进行中国地貌、气候、水文、潜水、土壤、植被、动物、昆虫的区划及综合自然区划。由于区划的主要目的是为农、林、牧、水等事业服务,几种主要区划所采取的原则:一是先进行类型区划,然后进行区域区划;二是偏重现代的自然特征及其相互关系;三是以地带性为第一性因素,非地带性为第二性因素;四是地带性因素先考察较难以人力改变的温度,然后考察在一定条件下、一定限度内可以人力改变的水份状况;五是在拟定温度带(原称热量带)和水分状况地区的界线时,一般先着眼由温度及水份状况的地域差异所引致的其他现象的地域差异,然后选取界线,再寻求较能体现地理相关性的界线指标。综合自然区划(黄秉维,1959)的结果,显著地显示出自然地理地带性规律,除两个零级外,区划至第三级,将全国划分为3大自然区、6个热量带、18个自然地区和亚地区、28个自然地带和亚地带、90个自然省。阐述了第四、五级和生物气候类型的划分,系统说明了全国自然区划在实践中的作用及在科学认识上的意义。20世纪60年代,黄秉维(1965)对综合自然区划的原则和方法做了进一步的阐述,补充修改了原有方案,明确将热量带改称为温度带;80年代以来,他又作了较系统的修订。
  
在《中国综合自然区划(初稿)》中,他根据自然地理原理,比较研究各项自然要素之间的依存关系,拟订了适合中国特点又便于与国际接轨的区划原则和方法,按照生物气候原则,在复杂的自然条件下揭示了中国自然地理地带性规律,在理论和方法上都有很大的创新和突破,系统地说明了全国自然区划在科学认识上和生产实践中的用途,是我国最详尽而系统的自然区划专著,一直为农、林、牧、水、交通运输及国防等有关部门作为查询、应用和研究的重要依据,影响巨大,国外迄今未见有类似的著作。
  
1959年黄秉维的区划方案,突出地反映了他在区划方法上的创新,总结起来,可以归纳为:遵循生物气候原则,即地带性原则,划分高级单位,要求首先表现水平地带性;然后反映出垂直地带性。强调较高级单位的划分着重以自然界中的现代特征与进展特征为主要依据,着重考虑不能改变的或很难改变的自然要素,较低级单位的划分则着重以残存特征为主要依据,着重考虑较易改变的自然要素,其中主要是包括地貌发生类型和地面组成物质在内的下垫面的性质。因此,在划分温度带和干湿地区之后,按地形的不同,依平地和非平地划分为不同的单元。我国自然界多山地和高原,加之内营力和岩石组成差别很大,上述地带性原则和相应的方法是适合我国国情和恰当的;自然区划的分类单位体系可以区分为类型区划和区域区划。黄秉维指出,全国性区划最好将两者综合起来,先在较高级单元中进行类型区划,然后在较低级的单元中转变为区域区划。这就解决了类型区划与区域区划转变的难题;划分温度带和水分状况的区域,都需要拟订一定的指标体系。然而,黄秉维强调的是必须以气候、土壤、植被的地理相关关系为基础,根据气候在土镶与植被上的反映,来观察自然现象的水平地带规律,并由此寻求相应的区划方法,根据自然现象互相依存的关系,进行对比和推论,提出可以作为划界依据的指标体系。研究方法除了亲临野外获取第一手资料和利用了大量前人的文献外,还特别重视向其他专业的专家学习,广泛征询意见,提炼综合成为可以为我所用的知识。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构筑了一个科学化、标准化很高的“平台”、一个“专家系统”。所有这些都突出反映了黄秉维的综合观点,研究成果成为20世纪后半叶中国自然地域划分研究的经典,是将20世纪地理学最重大的进展和发现——自然地域分异规律成功地应用到中国的典范。其后,地理地带性规律在中国得到广泛应用。
  
20世纪60年代、80年代,黄秉维曾先后两次对《中国综合自然区划》进行修改,集中对综合自然区划的原则和方法做了进一步的阐述,补充修改了原有方案,明确将热量带改称为温度带。80年代以来,他又作较系统修订,简化了区划体系,重申温度与热量的不同,纠正热量带的错误称谓。鉴于80年代全球环境问题已经提到议事日程,黄秉维敏锐地察觉到这一趋势,他强调将区域单元作为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整体来认识,冶区域与土地类型为一炉,以持久地维持、提高及最大限度地发挥某一地域自然生产潜力为目的,对自然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拟订的区划方案首先将青藏高原与相对较低地域区分开,然后分别按温度、干湿情况和地形逐级划分,他共分出12个温度带、21个自然地区和45个自然区。
 
三、中国地域划分研究的深化和创新
 
在黄秉维先生的指导下,中国地域划分研究在不断地深化。1996他指出,自然区划是1956年全国科学规划的第一项。目前资料情况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如干燥度,过去都用年的平均值,这是很不够的,不考虑季节变化不能说明问题;多年变化过去也没有考虑,这样也不能反映实际情况。进一步做区划工作,这些问题都应该考虑进去,予以解决,至少应该指出今后的努力方向。进一步的区划研究还应尽力比照前人的工作往前走,应从多方面进行探讨,如界线,现在是按平均状况,以后要考虑极端情况。第一步按照温度、水分,下一步考虑地形、土壤,情况就会非常复杂。此外,区划还要把科学认识的不平衡性表现出来。黄秉维倡导,在充分研究自然地域分异的基础上,逐步加强自然与人文的跨学科研究。他认为以往的生态地理区域划分研究,缺乏将自然和人文的要素同时考虑、同等看待,跨学科研究踌躇不前。因此,必须从生态地理区域划分研究入手,为划分不同等级系统单位,建立起同时具备自然与人文要素的综合指标体系。这一综合指标体系是自然与人文跨学科研究的结合点,是这一复杂系统的中枢。就可持续发展而言,黄秉维指出,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需要有一个比较适当的区域划分。它所包括的内容,在自然方面,首先一项是以自然地带周期律为依据划分,即按温度条件划分温度带,在此基础上再按水分条件划分为自然带;在上述两级区域框架子上再叠加流域界线。以流域为单元的研究可以了解上坡与下坡、上游与下游的关系。缺少这方面的了解,有些区域便无法得到全面的认识。河流与谷地往往成为交通孔道、经济文化中心,水利工程的建设与运用更不能缺少对以流域为单元的了解。重要矿区、地方病分布等等也应有选择地在区划图上标志出来,既不能巨细匪遗,也不应有重要遗漏。还指出,区域的划分当然要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因素;要结合区域与流域研究水资源不足和水质保护等问题,全面地考虑区域内水资源利用的合理分配,尽可能地开源和节流;针对能源与储量不足问题,不能不考虑更新战略资源的对策。此外,还有环境污染及自然界中存在的有害物质问题;陆地与大气相互关系及陆地与近海相互关系等。以上都是区域综合研究中的重点,在区域综合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区域的比较研究和区域的联系研究,然后汇总为全国的全貌。换句话说,综合格局的研究将占据重要地位。他也指出,自然与社会结合的问题,问题很多,现在只能进行摸索。关于全球环境变化问题,他也指出,现在所有的问题都与全球环境变化联系在一起,而不考虑其他问题,这是一个危险的趋势。要把全球环境变化与区域的响应联系起来,研究这两者的关系。由这些都显现出了他的高瞻远瞩。
  
未来的中国地域划分研究必将更多地研究和考虑人类活动可能产生的影响及其反馈,这将成为地域划分研究的共同热点和趋势。将主要考虑温度、水分、植被、土壤和地貌等生态环境因素特征;并向既考虑上述特征,又考虑生态系统的生态敏感性、生态胁迫过程、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的方向转变。在将自然环境特征与人类活动作用相结合方面,将会更多地研究不同生态系统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即人类活动如何影响和改变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过程;反过来,生态系统又如何反馈。同时,随着认识的深化,亦将生态地理区域划分的成果和方法广泛应用来阐明生态系统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响应,分析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原因和机理,为区域资源开发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中国地域划分研究,要求进一步提高成果的客观性。这方面需要进一步将类型研究、过程研究和区域研究等三者密切结合起来;既将区域单元作为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整体来认识,又要重视区际之间的联系,把区域考察、遥感方法及定位试验的成果融为一体,应用最新的数理统计分析方法,依靠地理信息系统这一强大工具,完成不同区域尺度的数据库的建立与完善,以便检索、存储,并据此开展不同尺度、不同单元的综合研究和图文表达。地球表层是一个巨系统。处理如此复杂的系统,又要迅速取得信息、处理信息、更新信息,不能不依靠系统科学,借助于信息科学和遥感应用。其中主要是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定位系统和遥感地学分析,国际上统称为地球信息科学。它使自然地域研究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深一层了解地域分异的机理、过程,提高预测预报的能力和服务于规划、设计与决策的水平,既有可能,也有必要。半个世纪以来,卫星遥感与应用技术的发展,为自然地域划分研究,特别是进行动态格局研究创造了空前有利的条件。卫星对地球表层的观测,提供了高分辨率、多时相、高精度定位的近地空间环境的数据和图像,不仅信息极大丰富,而且使人类对全球进行同步观测,与对圈层之间相互作用进行动态监测成为现实,从而使中国地域划分研究能立足于现代科学较高的起点。

(作者写于2003年,原载于《高山仰止 风范长存——纪念黄秉维先生诞辰90周年文集》,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