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27日上午,在河北省滦平县召开了滦平县第一小学少年科学院成立大会。会上,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封志明代表校外专家委员会委员对少年科学院的小研究员寄语:“希望这里能诞生一位中国的爱迪生、牛顿。”随后沈镭研究员为学生们作了题为“节约能源从我做起”的科普知识讲座,在讲座的中间穿插进行了一些寓教于乐的科普活动,并结合生活中实际发生的问题与学生们进行了互动式提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滦平县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定点帮扶的贫困县,在长期的扶贫工作中我们认识到智力扶贫的重要性,建一个希望小学并不难,但培养一批真正的国家栋梁却是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俗话说百年树人,因此人才的培养一定要从娃娃抓起。中国科学院人才济济,把科普知识送到最需要的地方是我们扶贫至今的愿望,目前正值提倡全民科学素质教育的新时期,应学校邀请我们将把中科院作为滦平一小的科普试验基地,让科学之水永远浸润这块土地,滋润着这里的幼苗茁壮成长,为滦平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鉴于“科学教育从娃娃抓起”的思想,滦平一小为丰富和活跃少年儿童的课余生活,为鼓励少年儿童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培养少年儿童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科学素质,培养探究精神,该校特成立了“滦平少年科学院”。
为鼓励更多的孩子加入到这个行列,中科院滦平科技扶贫项目组特邀请滦平一小少年科学院的小院士、小研究员参加了2007年5月19日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办的第二届公众科学日活动,19日清晨4:30分在辅导老师的带领下,小院士、小研究员们历经4个半小时来到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的主会场,在扶贫课题组姜亚东的引领下,师生们不辞劳苦以饱满的热情参加到科普日的活动中。
在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师生们首先观看了科普展览,通过讲解员对自然地理篇、人文地理篇、生态环境篇、地理信息篇的讲解,同学们充分了解了地理、资源、生态、地球信息科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和在国家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大家聚精会神地听着讲解,眼睛里充满了惊奇与喜悦。
在科考播放厅里,同学们观看了穿越大峡谷、土壤环境修复、国家地理等DV,在这里师生们反映尤为热烈,对蜈蚣草能吸附砷,同学们又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蜈蚣草吸收多了砷后它会不会中毒;土壤中砷含量多高时,这种植物就不能种植了;蜈蚣草是蕨类植物,其它蕨类也能吸附砷吗?它还能吸附其它重金属吗?处理吸附了砷的植物对环境有无影响?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讲解员一一给以耐心细致的回答,解除了学生心中的疑惑,学生们在这里学到了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这些知识对于深处贫困山区的老师们也感到非常新奇。在树木年轮实验室里,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在显微镜下观察着树轮,看着那记录着历史的神奇回纹,听着讲解员生动的讲解,同学们倘佯于知识的海洋中。
下午,同学们听取了李明森研究员、杨逸畴研究员关于科考探秘和科学发现的精彩科普报告,虽然已经近十个小时了没休息了,但同学们依旧兴致不减,一边看、一边听还一边记录着,同学们非常珍惜这次活动。在与科学家对话时,同学们也是踊跃参加。这次活动的开展使同学们更加强了热爱科学、保护环境的热情。
夕阳西下参观活动虽已结束,但同学们的热情不减,带着依依不舍的心情,同学们踏上了返城的路途。参加公众科学日的活动培养并加强了孩子们热爱科学和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沈镭研究员在接受记者采访
沈镭研究员和中科院挂职滦平科技副县长马江生为滦平一小少年科学院成立揭牌
封志明研究员为滦平一小赠书
学生们在科普知识展厅认真听讲解
观看影像展播后,学生们在提问
同学们与地理资源所志愿者交谈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扶贫项目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