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尼雅行之七——扒开沙层,探解可怖的千古之谜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杨逸畴)
 
    在宏观调查并结合以往工作的基础上,考察队决定在众多遗址中,选择在营地 (大佛塔)东北500米的No2遗址进行发掘。No2是一个有19处建筑物的古遗址,中日双方学者在这里现场拍板,决定从编号为No2-19的一处建筑遗址首先进行发掘,选择的依据有三:一是这里靠近大本营。便于开展工作;二是这里是一处集群的古民居,相对较集中,具有代表性,最有可能发掘到珍贵性的文物;三是古遗址保存好,离地面近,即使当年斯坦因也没有在这里发掘过。
   
 
考古发掘现场
 
    众所周知,近100年前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曾在尼雅大肆发掘过,盗走了大量珍贵文物,今天中日两国考察队首先选择斯坦因没有染指的古遗址进行发掘自然会更有意义。   
 
    日本的田边先生是著名的水下考古学家,是很有经验的,他以保护为目的,提出了严格的考古发掘方案,要求大家遵照执行。日本学者首先对No2的19处建筑物进行详细测量,制图,编号,接着对19号建筑房进行更大比例尺的光波量测,划定2米×2米的探方,打上桩,挂上线,栓上红布标志,进行平面制图、草绘、照相、录像等。在工人对现场进行清理(主要是把入侵的沙堆去掉)完毕后,井口先生提出凡进入发掘现场的人必须赤脚或穿平底软鞋,要求是十分严格的。我觉得我们就很需要这种明确的以保护为前提的严肃科学态度。   
 
    三天后,我冒着这里难得刮的西南风的风沙,骑着骆驼到达No2-19发掘现场,观看了他们的发掘工作。测量仪和照相机架在边上,工作人员站在旁边随时可以进行测定和拍摄。工作人员有的拿着图板,进行记录、画图和描述;更多的都是赤着脚,嘴上捂着大口罩或毛巾跪在各自负责的探方内,手拿小铲、刮刀和刷子,一点一点地在地面清理着,对触到的每一件东西郡要仔细观察,若发现文物,则按原样先记录,通知照相和测量定位。然后再采集、标号、装入口袋内;而把多余的沙土铲扫入另一方箱内,由工人倒出去。如此搞法,确是认真细致,可说是一针一线也不会漏网,所以一定能取得成果。不过如此搞法,偌大规模的尼雅古遗址,要发掘一遍,至少也要50年的时间。在这里,我想,当然应该是选择有代表性的遗址进行科学的考古发掘。  
   
 
一丝不苟地跪在地上清理
 
    在考古现汤,我发现了72岁的井口先生赤着脚和年轻的考古工作者在对话,神情是那样严肃专注。他是在指导学生工作,一丝不苟。今天很特别,居然刮起了西南风(这里常年主要刮东北风),漫天弥漫的黄沙贴着地面席卷着,跪在地上发掘的人们浑身粘着沙粒。他们不得不戴着大大的风镜,用毛巾捂着口鼻工作。皇天不负有心人,今天刚一开始就发掘到一块有佉卢文的木简,大家如获至宝,信心倍增。    
 
    在中日队员共同发掘No2-19号遗址的同时,中方另一发掘小组则开到南部的No2-7号遗址发掘。我也跟着去看了。这遗址很有特点,它处在枯死的胡尸杨林中的红柳沙包之间,遗址的建筑框架保存完整,建筑中间有笔直的通道间隔,红柳芦苇隔成的墙露出地面有1米多高,十分完整。墙柱之间的编墙是用驼羊毛织成的绳索捆绑的,房地周围有不少大块的红陶碎片,还有石球、石磨等工具。房南侧一堵墙已被红柳沙包压塌在地,估计这种自然压塌的地方不会被人所盗挖,最可能有保存下来文物。果然,就在压塌的墙下,一下就发掘到十多块有佉卢文的木简,其中有两块木简还相叠一起,封泥尚存,大家高兴得不得了,因为这是发掘以来最大的收获了!20世纪初斯坦因在发掘尼雅时曾盗走700多件佉卢文木简,现在大部分藏在印度新德里博物馆和大英博物馆内。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又陆续发现有100多件,而这次我们在一个地方一下发掘到10多件,实在是不小的收获了。这样说来,尼雅一带的佉卢文木简一共在全世界有800多件了。佉卢文是公元前3~4世纪时起源于印度西北部的文字,曾在贵霜帝国盛行过,公元2~4世纪又流行于西域“丝绸之路”的南道上。佉卢文的研究专家目前全世界也不过有数的几个人。斯坦因发掘的佉卢文木简记载的,大概都是东汉的事情,并且大多是收到各种命令的内容。那么发出命令的王宫又在何方?又如何能断定年代呢?我们寄希望于对佉卢文研究的重大突破。   
 
 
随处可见的文物
 
    尼雅遗址的考古发掘所得表明,两千多年的沙漠风尘和百年前斯坦因的洗劫,也挡不住古城当年的辉煌。两千多年前,沙漠腹地尼雅河下游的三角洲,曾是林木兴旺的绿洲。绿洲上水道纵横,湖塘罗布,尼雅人在这里逐水而居,河水清清漫流,湖塘泛着微波,高大笔直的金色胡杨树在房前屋后被风吹得猎猎作响,桑树、桃树、柳树倒映水中。胡杨林中,芦苇沼泽地上,羊群出没,葡萄园滴翠。居民房内女主人的织机轧轧作响,制陶和冶炼场上炉火通红,打馕坑上已飘出一缕缕清香,一些休闲的人们在悠然地吃着桃子和桑椹,一派温馨的美好的农牧田园风光,一处沙漠腹地幽静的世外桃源。   
 
    但也不过五六个世纪吧!由于人类对生态的破坏(如人口的增加,对植被和水资源的破坏,频繁的民族和宗教战争,粗放落后的生产方式,等等),特别是水源的枯竭,无情的自然终于使尼雅被黄沙所吞噬而消失在沙漠中了。
 
 
(作者简介:杨逸畴,江苏省武进县人,地理地貌学家、科学探险家。195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理系,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杨逸畴先后二十余次上青藏高原,八次深入雅鲁藏布大峡谷、五次深入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进行科学考察探险,是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主要论证和发现者。)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