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李明森)
返回阿拉善右旗首府额肯呼都格的第三天,正是“世界荒漠化日”,刚好那天刮起了较大的风,出现了扬沙天气。只觉全镇处在遮天蔽日的阴霾之中,能见度很差。据当地干部说,这里紧靠沙漠,这种扬沙天气时有发生,他们也都习已为常了。不过,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表明,阿拉善地区的土地有80%已沙漠化;巴丹吉林沙漠正以平均每天0.5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展,并且与腾格里、乌兰布和、雷玛亚克等沙漠一起,呈现了相互“牵手”、逐渐合拢的趋势。在全球逐渐变暖变干的大气候背景条件下,这种趋势有增无减。所以,风沙与“沙漠化”乃是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最严重的环境与生态问题,它也是当今世界重大环境问题之一。
我们北京地区近年来也频频发生了“沙尘暴”或“扬沙”等恶烈天气现象,大约平均每年有6次沙尘暴;不仅极大地降低了首都的空气环境质量,也给居民的正常生活与安全生产带来很大影响。据有关部门的专家学者研究结果,虽然北京地区的风沙物质大多来源于附近的浑善达克、库布其等沙漠和沙地,而且有不少还是来源于城市周围裸露的土地(包括暂弃耕地与废弃的各类荒地等),亦即是“就地起沙”居多。而包括巴丹吉林在内的诸多沙漠则是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与扬沙天气的重要沙源地区之一,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我国首都风沙物质来源的原生地之一,同样不可予以轻视。尽管目前我们还不可能改造或从根本上消除“沙漠”这个自然形成物,但我们仍应设法遏制阿拉善地区巴丹吉林等沙漠的扩展与蔓延,减缓和减少它们对周围农田、牧场、村庄与民居的侵袭与危害。为此,我们所能采取的有效手段与主要途径是:在沙漠边缘外围地区积极推行退耕、退牧来还草还林,或控制放牧强度、建立人工饲草基地、进行各种生态建设以至生态移民等等。在生态建设中,除了须因地制宜、因土适种耐旱耐盐碱的本地种或引种、培育外地优良品种的牧草与乔、灌木外,尤要注意加强对梭梭、白刺、霸王、沙蒿等现有的沙生植物的保护,以阻止流沙蔓延;对那里的药用沙生植物资源则更应主要采取人工培育或园林栽种的方法来扩大生产量,以求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努力达到生态、经济与社会三者的最大效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