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塘无人区探秘十三——火山迹地巴毛穷宗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李明森)
 
  1976年8月2日,我们离开风景如画的错尼湖畔第27号营地,继续向北挺进。午后,先是驶近一座平地拔起的圆桶状平顶山,藏语称它为“日果果”,乃“圆山”之意。过日果果,继绕过一座高伟如屏风般的条形方山(由水平岩层组成的顶面平坦微倾斜的孤立山丘)之后,汽车驶进了由一群黑色锥状山丛所环抱的山间盆地。这就是我们今晚的宿营地——巴毛穷宗。在藏语里,巴毛穷宗乃是 “英雄女神”之意。
  
  安下营房后,我环顾四周那高矮参差不齐、形态怪异的座座锥状山丘,油然产生一种说不出的异样感觉。加上时近傍晚,天色渐暗,更使这个地方显得神秘莫测,让人感到有点恐怖,但愿女神能宽容我们在她的领地安身几日。
 
 
新生代火山遗迹 
 
  是夜又降雪,一直到第二天清晨还在飘着雪花。下午天晴,我们开始活动,首先要探察的是营地周围那些形状怪异、奇岩嶙峋的山丛。到那里,只见乱石遍地间有无数黝黑略带暗绿色的石柱,它们参差嵯峨、纷杂林立,颇像石灰岩地区的喀斯特地形,宛如天南的路南石林。而那些乱石堆积的形状有的如石笋、石芽,也有的像石桌、石蘑菇,还有像鱼脊、象鼻或人头的,等等,千态百姿;一些规模较大的乱石堆,常层层垒叠,犹如欧洲古城堡遗迹,威严森森!
 
 
熔岩风蚀柱 
 
  我们走进这神秘的顽石怪林,随手捡起一块黑棕色石头仔细观察,发现这是一种质地坚硬却很轻的玄武岩碎块,内含许多气泡状孔穴。显而易见,这是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岩。这里广泛分布的玄武岩在长期冰冻胀裂和风吹、日晒等多种外营力作用下,沿着其本身特有的柱状节理逐渐分崩离析,最后形成怪石林立、奇形怪状的 “石林”景观。
 
 
火山遗迹处考察营地
  
  我们返回营地后,到另一处地方考察归来的队员兴高采烈地向我们叙述他们的重要发现:在我们营地西方不远有座曾在第三纪末或第四纪初(距今200多万年前)有过喷发活动而今已沉寂的死火山遗迹。这座山火山熔岩组成的截顶锥状火山,虽已停止喷发,沉寂了几百万年,但仍基本保持着典型的火山锥地貌状态。锥体高出地面200米,锥顶中央有一直径约300米的漏斗形火山口,口深50米以上,其东面侧有一缺口,乃过去火山熔岩溢出外流处。在该死火山附近则有由冷凝了的层状火山熔岩形成的阶梯状平顶方山、台地和平原等多种火山熔岩地貌。此外,还有大量火山凝灰岩等散布其间,我们营地附近的玄武岩石林和捡到的黑石头都是火山溢出和喷发的熔岩冷凝产物。不言而喻,我们脚下曾经是火山活动异常活跃的地方。当时在高原强烈隆起过程中,伴随着地壳褶皱与断裂运动发生了猛烈的火山喷发,从火山口和地裂缝中喷溢出大量炽热滚烫的玄武岩熔流掩盖了巴毛穷宗一带地面。可以想像当时大地颤抖、响声隆隆,满天浓烟滚滚、炽焰四射的惊大动地的可怖景象。直到第四纪初,这种火山喷发活动还时有发生,也许当时生活在这里的远古祖先还曾亲历过这种惊心动魄的灾难场面呢!
 
  巴毛穷宗火山群遗迹的发现,向我们提供了包括羌塘在内的青藏高原曾在第四纪初期发生过强烈构造活动的有力证据。这种时代较新、火山形态保存较完整的火山遗迹不仅是我们在羌塘元人区的最新发现,也是我们多年来在青藏高原考察中的重要科学发现。
 
 
(作者简介:李明森,地理学家,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现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40余年来,曾先后参加中国科学院组织的西南地区、青藏高原等地综合科学考察。从1973年起,前后20多次进入青藏高原地区,从喜马拉雅山、雅鲁藏布大峡谷到羌塘无人区和横断山区,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