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塘无人区探秘十二——奇异的鱼尾湖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李明森)
 
  1976年8月1日,我们的车队顺利抵达错尼湖边,安下营房。由于行程较短(仅只32公里),到达错尼时才下午五点半,所以部分队员趁大家扎营、做饭的时候,抓紧时间赶到湖边下水进行考察。错尼是个中型湖泊,湖面积66.6平方公里,海拔4902米。它是由东西两个湖组成,中间相连处水道窄而短。错尼在藏语里是指“双湖”的意义,但按其形态却很像一条金鱼:东湖面积大、呈椭圆形,好像是鱼头和身躯;西湖面积约为东湖的一半多点,形状像是金鱼的尾巴,所以在某些地图上,错尼亦被称作“鱼尾湖”。由于错尼是西边一条发源于藏色岗日(海拔6460米)、名叫甜水河的尾闾湖,受丰富的冰雪融水的补给,湖体较为深广,湖面常起波浪,较少有平静时刻。特别是我们刚下船时刮起了大风,当船划离湖岸才300米左右时,已是白浪滔稻,把我们乘坐的二三米长的橡皮船犹如摇纸船似地摆弄不停,使船根本无法稳定进行探测,只得放弃考察、扫兴返航。由于第二天队伍离开此湖继续北上,对错尼的考察是在半个月之后从昆仑山返回此湖时继续进行的。那一天,刚刚回到这里的下午,我们一下湖就遇上了大风雪,而且探测仪器也发生了故障,无奈再次返航。根据近期羌塘天气变化规律,一般早晨天气比较稳定。因此我们在翌日凌晨2点多便摸黑来到湖边作准备,当东方刚鱼肚白时,我们的橡皮船就已经乘着清凉的微风,划破细碎的湖浪,荡漾在水天一色的湖面上了。
 
 
水势滔滔的鱼尾湖   
 
  我们的船一离开北岸,就向南划去,并开始进行南北断面的湖水深度以及不同深度处湖水温度的测量工作。经过8个多小时的连续紧张的战斗,我们的船终于横穿湖面,抵达彼岸,航程9公里,较顺利地完成预定的考察任务。此时,已在南岸焦急地等候多时的战友们见到我们平安归来,内心有说不出的高兴,跑来热情地问长问短,好像久别重逢的亲人一样。
   
  经考察表明,错尼是个构造湖,亦即是由于地层断裂而形成的深堑,并汇集了地表河水和地下水才形成湖泊。这种构造湖大多较深,如错尼,离北岸1公里以后,湖深就突然增大到30米以上:在南北方向的考察断面内,湖深超过40米的宽度达到4公里多,最深处为58.7米,这是我们在羌塘无人区考察过的湖泊中最深的一个湖泊。但是使我感到奇怪的是,这个湖的水温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异乎寻常。人们知道,由于水在4℃时的密度最大。所以,一般正常的情况下,较深的淡水湖泊的湖底水温多为4℃左右,且因湖水温度的变化是明显地受太阳辐射的影响和制约的,所以在夏季时湖水的热力层次为正温层状况,全部湖水水温高于4℃,上热下凉;在秋季时为同温层状况,全部湖水温度皆为4℃左右;而在冬季时,则为逆温层状况,即全部湖水水温低于4℃,且上冷下凉。而错尼湖水温度的变化却不同:其表层水温为8~9℃,l5米深处降至4℃左右,之后,水温却随着深度加大而逐渐升高,在35米水深处竟高达17℃!再往深处,水温重又下降,至湖底水温在13~l4℃。在湖水水温的垂直变化中明显地出现一个冷水层和一个暖水层,这种奇特的反常现象在湖泊水文中是十分罕见的。尤其是在35米深处出现暖水层,其大量的热量不可能是来自太阳辐射能。因为射入湖水的太阳能大部分已被上层水吸收,并将这一层湖水晒热;约有5%的太阳辐射能可能到达5米水深处,仅有1%可以达到10米深处。当然,这是指湖水较平静的情况下,若有风浪搅动影响,太阳辐射能还能透入更深一些。但在年平均气温零度以下的羌塘无人区,一般湖泊的夏季湖面最高水温多在l0~l3℃,且仅限于白天,夜晚时0~5米深的水温即明显下降。错尼的0~15米水层的温度变化仍反映了一般湖泊的水温变化规律,然而其底层湖水温度升高的原因是什么?由于考察时间短以及检测手段的限制,还不能完全解释这个有趣的水文现象,但是根据我们在错尼湖区发现有多处泉水出露以及该湖系断裂构造成因来推断,湖底可能存在有地热源(亦即热泉),只有这样,才能得到较为合理的解答。
 
 
(作者简介:李明森,地理学家,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现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40余年来,曾先后参加中国科学院组织的西南地区、青藏高原等地综合科学考察。从1973年起,前后20多次进入青藏高原地区,从喜马拉雅山、雅鲁藏布大峡谷到羌塘无人区和横断山区,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