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塘无人区探秘六——高原特有的无鳞鱼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李明森)
 
  1976年6月中旬,海拔4860米的昂达尔错是我们离开色瓦之后遇到的第一个湖泊,它由东西两个相通的小湖组成,西湖比东湖要大数倍,两湖合计面积为41平方公里。两湖之间隔着一道宽约200米,长7~8公里,高7米左右的沙堤。从堤顶部至湖边可清晰看到十多条水痕遗迹,记载着近期湖泊退缩的历史,并可依此推断东西两湖曾经是个统一的湖,后因气候趋干和湖水蒸发,遂使湖面下降并解体分离为两个湖,湖水矿化度也相应增高。如今西边大湖已演变成盐湖,每升湖水含盐量达357克,每年暖季时常有居民来此采盐;湖中既无水草,也无鱼类。东边小湖则因有一条小河注入,矿化度远低于西边湖,每升湖水含盐仅2克多一点,属咸水湖,且有鱼类等水生生物。发现湖中有鱼,我们的鱼类专家老陈又来了劲,他提着沉甸甸的尼龙丝渔网走到湖边再次大显身手,连撒了几网便捕捞到几十尾诸如裸鲤、裸裂尻鱼和高原鱼等高度特化的裂腹鱼类。它们明显地不同于现今生活在羌塘四周较低河湖水域中较原始的裂腹鱼类。最突出的是它们身上的鳞片已退化,仅在臀部保留有几行大鳞,所以又都统称为无鳞鱼;其次是缺失触须,而较原始的裂腹鱼、重唇鱼等都还保留1至2对触须。
 
 
高原特有的无鳞鱼
 
  据老陈介绍,在昂达尔错捕获到的鱼与之前在其他稍低水域见到裂腹鱼的共同祖先乃是鲤科中鲃亚科的原始属,为生活于温暖静水或缓流水域中的淡水鱼类。在青藏高原隆起前的第三纪时期,西藏地区河湖中只有鲃亚科鱼类,尚无裂腹鱼。后因高原迅速大幅度抬升,随着环境明显变化,原始鲃亚科鱼类迁徙或灭绝,其个别种类适应新的高原环境,演化出原始的裂腹鱼属鱼类,并在以后的高原继续隆升中进一步变异与特化。现今我们在羌塘发现的高原鱼裸鲤和裸裂尻鱼等都是适应羌塘生态环境演变而成的高度特化种类。它们是研究高原隆起过程及其地理环境变迁的重要活证。这些鱼类大多杂食,以期在短暂的摄食期内获得较丰富的营养,并积累在严冬结冰期间因蛰伏、休眠时所需的营养物质。如此年复一年地肥了又瘦,瘦了又肥,鱼体实际增长很慢,一条鱼数年也才半公斤左右。加上它们产卵量也很少,常不及平原地区一般鱼类产卵量的十分之一,所以繁殖力低,湖域中鱼类数量也较有限。尽管如此,这些肉质细嫩的无鳞鱼仍让我们享受到一顿丰盛的鱼席晚宴。遗憾的是羌塘高原上像这样的湖泊并不多,数量极多的盐湖缺乏鱼类生存的条件。
 
 
(作者简介:李明森,地理学家,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现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40余年来,曾先后参加中国科学院组织的西南地区、青藏高原等地综合科学考察。从1973年起,前后20多次进入青藏高原地区,从喜马拉雅山、雅鲁藏布大峡谷到羌塘无人区和横断山区,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