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进雅鲁藏布大峡谷七——雪崩惊魂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杨逸畴)
 
  南迦巴瓦峰地区位于横断山脉的西侧和喜马拉雅山脉的东端,山体高耸陡峭,又南濒印度洋,降水很丰富,形成频繁而强烈的雪崩是必然的。积雪皑皑的山地,布满道道雪崩滑道,触目惊心。雪崩给登山和探险考察活动带来极大困难和种种危险。
 
  1983年春天,我随中国登山队第一次来到南迦巴瓦峰。3月9日是一个大好的晴天,考察队员和登山队员穿过海拔3 600~4 200米的林海雪原向主峰挺进。“路”上灌丛密集,积雪埋没双膝,既要踏雪又要砍灌丛才能前进;雪灌进鞋袜化成水又结成冰,身上冒起阵阵热汗,真是冷热夹攻,这一切给我们的行动造成很大困难。到海拔4 200米以上,算是走出了森林带,向阳的山坡出现高山草甸灌丛,积雪斑斑点点;对面阴坡盖着厚厚的积雪,阳光下白晃晃的真刺眼。中午灼烈的阳光下羽绒服已经穿不往了。下午5点,雪崩了,不只一处!但见周围山头雪尘滚滚而下,山谷中充满了隆隆的轰响,那具有立体感的回响使人恐惧。略带土黄色的崩雪犹如决堤的洪水漫溢大地一样,沿沟谷滑道直落谷底森林之中,沿途水桶般粗的树木都被齐刷刷地折断,随即谷底又隆起一个矗立的雪崩锥体。往往雪崩之后还有大量崩雪从陡崖跌落,形成雪的飞瀑,极为壮观。通常较大的雪崩还能触发周围山坡一系列的小雪崩,此起彼伏,景色之惊险壮观,也是难得目睹的奇观。被强烈的阳光照射而引起的雪崩一般是融水性雪崩。阳光晒化积雪使融水下渗,融水就像润滑剂一样导致了积雪的不稳定而发生崩落。这类雪崩多属大中型,破坏性很强,对登山活动危害最大。
 
 
冰天雪地的科学考察队营地
 
  3月l2日晚,下起了大雪,漫天迷蒙。在那万籁俱寂的雪夜,只听到雪粒落到帐篷上的刷刷声和积雪间或从帐篷上塌滑的声音。我们在海拔4 400米营地的帐篷很快被雪埋起来了。在这大雪之夜,四周山头雪崩之轰鸣声此起彼伏,使人感到危机四伏、惊心动魄,难以成眠。降雪整整持续了三天三夜,我们则卧冰赏雪,目睹雪崩奇观,体会着“四面楚歌”的滋味。这又是一种雪崩,叫重力型雪崩,它是山地冰川发育的一种主要补给方式,维持着冰川的生命。
 
  3月底的一天,海拔5 000米的冰雪营地终于迎来了一个大好晴天。我们赶快架起高倍望远镜看登山健儿们分成两组向南迦巴瓦峰的卫峰——乃彭峰(7 043米)攀登挺进。他们必须赶在中午以前通过陡坡上的喇叭口,这样遇到雪崩的概率就会少些。他们先沿喇叭口的左侧山梁攀登,登上基岩山梁一个缺口地方,并用岩锥牢牢固定住比手指还粗的尼龙绳索。小宋一马当先,迅速下到喇叭口底部。那里已经结了冰,又硬又滑,他还是拉着绳索以最快的速度连蹦带跳地通过谷地直上对面的山坡,而对面山麓竟被崩雪打得锃亮光滑。这是雪崩槽区,通过时容不得丝毫犹豫,严格地说,是在和白色死神一一雪崩抢时间,比速度,是穿过死神的胡同!即使是这样,他们还是往返了几次,因为这期间几次雪崩下来,手指粗的尼龙绳竟被砸成一截一截的。待到全组6人安全到达对面山坡时,已是下午2点l5分了,通过这条雪崩槽竟花了3个小时!也就在这时,一次大雪崩爆发了,只听一声巨响,大块的冰雪夹着石块呼啸而下,沿着陡峭的喇叭口山谷倾泻着,飞溅起漫天的雪尘烟雾。小宋他们6人的生命安危牵动着营地上每个人的心。人们惊呆了!
 
 
遮天蔽日大雪崩
 
  队长手中的报话机突然响了起来:“雪崩好大,但我们安然无恙,请放心。”小宋的话使大家提着的心放了下来。但是,下午连续发生了大小雪崩、溜雪五十余次,使驻地所有人员一直处于高度紧张不安之中。事后,我们仔细统计和分析了这天的雪崩,并希望通过这些资料的积累,把它与当地的地形与天气联系起来,从而掌握这里雪崩的规律,为登山探险找到安全的空隙。
 
  南迦巴瓦峰的雪崩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融水型雪崩;一种是重力型雪崩。前者是在一次次降雪之后的积累,新雪与老雪之间有不整齐的间隙,雪体本身有不少裂隙,当雪后天晴,上部雪层融化,融化的雪水渗入内部裂隙,就如注入润滑剂一样,导致雪体坠落;后者是降雪在陡峭的地形上积聚过多过重而不稳定坠落。由此前者多会发生在雪后的好天气,根据南迦巴瓦峰地区的具体情况,一般在大雪后晴天的中午12时到下午5时之间发生;后者一般在大雪过程中或雪后会随时发生,我的体会是似乎夜间降雪过程中发生最频繁。由于地震或一次大的雪崩触发,引起山头一系列的雪崩,也是常见的现象。
 
 
(作者简介:杨逸畴,江苏省武进县人,地理地貌学家、科学探险家。195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理系,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杨逸畴先后二十余次上青藏高原,八次深入雅鲁藏布大峡谷、五次深入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进行科学考察探险,是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主要论证和发现者。)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