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进入水电伤害时代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科学界喜欢谈论一个话题,叫“水变油”,稍微有点知识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欺骗公众、欺骗领导、欺骗专家的“科学骗局”。因此,早知道几天的人,都会拿它当笑话来讲给尚未被这个故事污染的后知后觉者。进入2000年以后,许多人突然发现,“水变油”在中国的西南山地,正在以另外一种方式来实现:大力开发水电站,把每条河的每一滴水都变成电能。这样,所有的河流,唯一的功用就是为了发电,所有的水,都成了“石油”一样“珍贵”的能源。
当时适逢电力体制改革,中国一下子有了好几家电力公司;同时,由于又允许小水电开发向社会开放,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水电,因此,河流的主干被大的电力公司给“承包”走,小的支流们,则被一个个县拿出来做“招商引资”的资本,无条件地“转让”给来自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小水电投资商们。
这些政策的拉动力确实是强大的,几乎所有的河流在一夜之间都被瓜分完毕,几乎所有的河水都从此有了主人,几乎所有的工地都是为了建设大坝;几乎所有的水生生态系统,从此成为阻碍水电发展的绊脚石;几乎所有质疑水电开发的人,都成了“无知无耻的小人”。
也是从这个时代开始,中国大地,进入全面的“水伤害时代”。过去,一个地方的水要残废和死亡,需要大量的企业去污染,需要大量的城市不建设污水处理厂,需要大量的农村去使用剧毒的农药,需要所有的人都把垃圾扔到河中。从2000年之后,这一切都不需要了,只需要把所有的河流都层层修筑上大坝,水很快就成为死水,河流很快就成为“水库阵”,自然生态系统都会成为人工生态系统。水库成为“风景名胜区”,会成为养鱼塘,会成为休闲度假胜地。
水电是不是“清洁能源”,业界一直有争议,比较客观的说法是微水电或者非引流式的小水电算得上清洁能源,因为所谓的“清洁”,绝对不仅仅是发电的过程是不是产生污染排放,而在于电的生产过程是不是产生不良的环境影响。而径流式的电站,即使修建了鱼道等设施,也会对河流生态系统产生比较致命的损伤,因此,很少有真正的专家敢把这样的电站称为“清洁电站”。
水电是不是有利于节能减排,业界也一直存在争议。理由其实也很简单,只需要把“发电过程的环境成本”彻底地计算入内,就会发现水电站仍旧会排放污染。水电站固然不像火电厂那样直接通过燃烧煤炭排放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空气污染物,但水库本身造成的土壤干扰、土地淹没等,不仅会造成大量的甲烷的排放,同样也会造成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
是不是不发展水电中国的能源就没有了其他出路?可再生能源专家们肯定会摇头。他们会给出无数种可能的解决方案。而不是“除了火电就是水电”,不是“水电不开发,中国的就会出现能源紧张,水电不开发,中国的火电就得高速发展”。
反而,你放眼全国,会发现,最近一段时间,伴随着水电大发展的,是火电也在大发展,根本没有因为水电的狂热,火电就有所降温。这固然与国家的能源需求有关,但也与各个行业的盲目竞争有关。“节能减排”的一个很重要的措施就是“关小上大”,你关掉一个没上脱硫设施的5万千瓦的小火电机组,就给你批准一个上马脱硫设施的60万千瓦的大火电机组,唯一的条件是你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得降低下来,而一般火电厂脱硫设施的脱硫率都在90%以上,60万千瓦的机组完全可以比5万千瓦的机组排放的二氧化硫少。这样一来,火电的发电能力越来越高,占的发电份额也越来越高,刺激得水电火急火燎的,拼命想迎头赶上,结果是,在互相攀比之中,中国的生态慢慢地趋向毁灭,长江的鱼类濒临绝境。
如果说火电厂伤害的是空气,水电站伤害的就是河流。空气和河流都是我们生命的最爱,我们当然不能说关掉火电站,全上水电站,也不能说只发展水电站,不发展火电站。问题在于我们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当前的技术给了其他新能源足够的成长空间,不论是风能、太阳能、沼气、煤层气、天然气,还是可控核聚变、潮汐能、地热、核能,都有大量的可探索的余地。我们如果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新能源的刺激上,可能就会跳出水火你争我赶的尴尬,会跳出盼望所有的“水”都变成“油”,所有的河流都变成“油田”的狭隘心理;我们的自然生态,也许就能在人类的持续迫害下,多苟延残喘上那么几年。
(来源:人民网 2009-05-08)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