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第21航次自今年7月18日从广州起航,至今已在海上航行了100多天。就在开始不久的第三航段考察中,“大洋一号”首次使用水下机器人“海龙2号”在东太平洋海隆“鸟巢”黑烟囱区观察到罕见的巨大黑烟囱,并用机械手准确抓获约7千克黑烟囱喷口的硫化物样品。这一发现标志着我国成为国际上少数能使用水下机器人开展洋中脊热液调查和取样研究的国家之一。
“鸟巢”黑烟囱区位于东太平洋赤道附近洋中脊扩张中心,水深约2700米,是2008年“大洋一号”第20航次第三航段在该区新发现的5个热液喷口区之一,因其地貌形态似国家体育场“鸟巢”而得名。
据第三航段首席科学家陶春辉介绍,依靠“大洋一号”船的精确动力定位,我国自主研制的水下机器人“海龙2号”准确降落抵达“鸟巢”黑烟囱区海底,并展开了摄像观察、热液环境参数测量。发现的巨大黑烟囱高达26米,直径约4.5米,顶部喷冒滚滚黑烟,烟囱外壁从底到顶有虾和管状蠕虫群落等热液生物,其周边分布着大小形态不一的黑烟囱群落,形成一个好似云南石林的海底地貌。
“大洋一号”已经圆满结束的一、二航段考察也取得了大量成果和资料,创造了声学深拖首次成功应用于大洋调查、首次取得高精度海底地形和浅地层资料、首次发现两类海山浅埋藏型成矿结壳、首次实现光缆浅钻成功取样等多项第一,为后续航段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并且,首次成功实施深海声学深拖调查,实现了我国自主研制的声学深拖设备应用的新突破,填补了我国大洋精细地形调查方面的空白。第一、二航段首席科学家马维林表示,所获取的高分辨率、高精度微地形地貌及浅剖数据为开展海底资源的小尺度分布规律、微地形地貌特征及其控矿机理研究等工作提供了基础性和关键性的资料。深拖调查的顺利实施体现了我国在深海高精度地形探测方面所取得的长足进步,也展示了我国在高分辨率测深侧扫系统研制方面的自主创新能力。
(来源:科学时报 2009-10-29 A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