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变化——一场自上而下的环保运动(3)

低碳经济是人类的未来

——专访尼古拉斯·斯特恩爵士

全球变暖,最早是打着“经济问题”的旗号进入了中国人的视线。

“2005年《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清洁发展机制(CDM)便正式启动了。”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刘强博士对本刊记者说,“大部分中国企业家和政府官员正是通过CDM才知道全球变暖这回事的,因为这个和气候有关的机制能为中国企业带来大笔金钱。”

中国政府把气候谈判的主导权交给发改委,而不是气象局或者环保局,说明中国领导人从一开始就把此事定位为经济问题。和中国政府持相似态度的还包括英国首相的经济顾问尼古拉斯·斯特恩爵士(Lord Nicholas Stern),这位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在2005年时接受了当时的英国财政部部长戈登·布朗的邀请,撰写一份关于气候变化对世界经济影响的报告。2006年,这份长达700页的《斯特恩报告》问世,立刻引发了全球经济学家们热烈的讨论。斯特恩在报告中强调,如果在未来的几十年内不能及时采取行动,那么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危机,将堪比世界性大战以及20世纪前半叶曾经出现过的经济大萧条。届时全球将损失5%~20%的GDP。如果全球立即采取有力的减排行动,将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500~550ppm左右,其减排成本可以控制在每年全球GDP的1%左右。

今年9月28日,世界零排放研讨会在挪威首都奥斯陆召开,斯特恩爵士受邀在大会上发言。本刊记者借此机会采访了他。

三联生活周刊:哥本哈根气候谈判大会还有两个多月就要召开了,您预测这次谈判将会有一个怎样的结果?

斯特恩:很难区分预测和希望的差别。我预测这次大会将通过一个强有力的减排框架,各国将在这个框架的基础上,根据各自不同情况,一起朝着低碳经济的未来努力。但我个人希望这次大会能签署一份新的协议,把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从现在的每年500亿吨降到2050年的每年200亿吨,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超标。实现这个目标的困难还是很大的,因为2050年时的世界人口预计将达到90亿,也就是说,每个人的二氧化碳年排放量将必须降到2吨左右。目前美国的这个数字大约是25吨,中国是其1/4,挪威算是欧洲国家里较少的,也有8吨多。随着经济发展,穷人的排放量肯定有所增加,这就意味着到2050年时发达国家必须把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降低80%以上。

三联生活周刊: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多少成本呢?

斯特恩:假如我们什么都不做,那么2050年时的二氧化碳年排放量预计将达到800亿吨。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减掉600亿吨碳。按照目前每吨碳30美元的价格计算,减排成本大约是1.8万亿美元。我们估计2050年时的世界GDP总量将达到100万亿美元。按照这个算法,减排的成本大约是GDP总量的2%。

三联生活周刊:这个目标有可能实现吗?

斯特恩:我们已经知道应该采取怎样的政策,以及通过怎样的技术手段才能达到目的,就看各国政府的政治意愿是否到位了。根据目前大部分国家已经通过的减排计划估算,如果这些计划全部实现,到2020年时全球二氧化碳的总排放量将达到480亿吨的水平,虽然还不够,但总的方向是对的,应该鼓励。我觉得媒体不应该只报道应对气候变化中遇到的困难,更应该报道积极的一面。我们应该告诉公众,减排为全社会提供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低碳经济将会像互联网一样改变人类未来的生活。

三联生活周刊:中国政府越来越重视低碳经济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但最近也有不少人写文章质疑中国的低碳经济热潮,说这是一个新泡沫,请问您怎么看?

斯特恩:我从1998年就在中国人民大学教书,多年来一直和中国的学者、官员保持密切的接触,对中国的情况非常了解。我不认为中国目前的可再生能源热是泡沫,也不认为中国在这个行业的发展是低水平重复。事实上,中国拥有一大批优秀的工程师,在太阳能等领域拥有很多世界领先的技术。中国的领导人当中也有很多清华毕业生,懂技术,眼光也放得很远。早在1998年朱镕基在位时就非常注意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环境,当时的政府为能源和汽车等高排放行业制定了非常先进的环保指标。这一代领导人也是如此,你们的胡锦涛主席9月22日在纽约联合国大会上明确提出,争取到2020年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要比2005年有显著下降。这是他第一次在联大发言,就选择了这个话题,说明中国政府对这件事非常重视。中国不像美国,如果中国政府对外公布了“十二五”期间降低能耗的具体指标,那么这个指标一定是经过严格计算的,保证可以实现。

三联生活周刊:国际上仍然有不少人认为中国做得不够,您如何评价他们的意见?

斯特恩:中国必须参与到节能减排上来,这是毋庸置疑的。中国目前每年排放80亿吨二氧化碳,假设中国每年的经济增长率维持在7%,那么到2030年就将达高达320亿吨,这是不可接受的,因此中国在2030年时的排放总量必须回到目前的水平。但是,我相信每个国家有每个国家的实际情况,完成目标的途径也会各不相同。我们可以提出建设性意见,甚至可以给各国政府施加压力,但不能强迫他们做超出自己能力的承诺。这不是好的政治手段。在这一点上我相信邓小平的话:不管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

  
(来源:网易探索 2009-11-01)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