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首次成功完成新型人工角膜人体移植手术

  据德国《世界报》网站近日报道,欧洲一跨国研究小组研制出一种新型人工角膜,首次成功移植给了一位盲人患者,使其视力得到了显著提高。研究人员称,如果后续试验获得成功,预计这种人工角膜可在2010年年中投放市场。

  角膜就像眼睛最外层的镜头一样,可以把光线聚焦到视网膜上,同时屏蔽外界的灰尘和细菌,其对眼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据估计,全球可通过移植角膜恢复视力的眼病患者超过百万。由于目前角膜移植还主要来源于其他人的捐赠,数量十分有限,因此,用异质成形材料制成的一种特殊屈光装置——人工角膜来进行移植,就成为了医学上的一大需求。 

  然而,研制替代性人工角膜并非易事,除了良好的光学性能以外,人工角膜还必须满足多种化学和物理特性才能成功用于人体移植。例如,人工角膜的边缘部分必须能和周围的细胞和组织很好地结合,才会使其移植后能跟随周围的角膜组织灵活运动,不出现局部应力;人工角膜中间部分的内表面应不亲水,防止蛋白质和细胞的生长和吸附,以保持光学部分的清晰;而外表面则应亲水,使其可被眼泪润湿,保持表面光滑。 

  德国弗劳恩霍夫应用聚合物研究所、雷根斯堡大学附属医院眼科学系等单位的科学家们共同找到了解决方案。他们经过反复试验,最终选用一种商用的疏水丙烯酸聚合物作为成形材料,设计出了在低温状态下加工这种聚合物的精密铣床,然后开发出3种不同的镀膜工艺:在人工角膜边缘镀上能与细胞组织结合的纤维连接蛋白膜;在人工角膜中间部分的内表面涂上可防止细胞生长和吸附的肝素钠涂层;在人工角膜中间部分的外表面镀上强亲水性涂层。 

  自2007年该种人工角膜基本工艺开发完毕以来,项目组的科学家们持续进行了各种改进试验,包括多次成功的动物移植手术,到目前为止,一切准备就绪后才进行了人体移植试验。

  该项研究成果源自于欧盟支持的“人工角膜项目”。该项目始于2005年,耗资约200万欧元,由来自欧盟5个国家的7家公司和5个公共研究机构共同参与完成。

(来源:科技日报 2009-10-31)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