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人更容易被骗

  今天是西方的愚人节,大家在行使骗人的“权利”的同时,也尝到了被愚的滋味。

  借愚人节这个名头,我们来探讨一下生活中,究竟什么样的人更容易受骗。心理学家、传播学家、社会学家都有过相关的科学研究,我们不妨参考一下。

  已婚人士比单身人士

  更容易上当受骗

  有些人好像天生就容易上当受骗,他们就像某些疾病的易感人群。

  美国谣言监控与治理联合会(简称FRAUD)联合15所大学几十位跨领域研究者,做过一项世界范围的大规模研究,以确定谎言易感人群的基本特征。

  研究发现:轻信谎言受到两方面的影响——一个是过于依赖他人;另一个是过于相信自己。

  常识告诉我们,老人和儿童往往比较容易相信谎言。这一点在FRAUD的研究中得到了证实,这种现象叫“轻信的内外依赖性”。对老年人来说,他们有着丰富的阅历,对自己的判断往往比较自信。而儿童则相反,他们的一切都由父母负责,过于依赖他人,不善于自己做判断,所以也更容易相信他人。

  果壳网友“津巴特别多”向我们介绍了一个更为有趣的成果。参与FRAUD研究的南汉密尔顿理工大学心理学家基特·莱曼发现了另外一个有趣的现象:已婚人士比单身更容易上当受骗,因为他们更相信自己,也更依赖他人。

  实验中,莱曼要求一组参与者,先想象自己和伴侣在一起的美好场景,然后再让他们阅读一些资料。

  研究者发现,比起回忆“独自一人”的参与者,那些回忆了和亲密伴侣在一起的人,在之后的阅读中更容易被材料中的不合逻辑或者不实信息欺骗。

  “回忆过跟亲密伴侣在一起的人,更倾向于依赖他人,对他人更信任。同时他们也更相信自己,因为可信的他人是自己从人群中选择出来的。”这个研究,可能很好地为“恋爱中的人智商为零”的说法,提供了注脚。

  对他人抱有戒心的人

  反而不能更好地识破谎言

  还有一个实验结果,与我们的直觉背道而驰。

  在这个猜疑与防备的社会中,我们的直觉认为,对他人抱有戒心,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识破谎言。但是多伦多大学的南希·卡特和马克·韦伯,做了一个针对普通人的研究,他们得出了相反的结论。

  两位学者请来29名实验对象,并对这些人信赖他人的程度,事先进行测试并打分。

  然后,请实验对象观看一段面试的视频。

  视频是韦伯的研究团队提前炮制的,视频里的“求职者”,有一半在全力以赴地争取得到这份工作,而另外一半人,则被要求在面试中说3个谎话。参与者需要仔细观察“面试者”的表现,并对“面试者”的诚实度打分,以决定哪些人能够被录用。

  实验结果令人惊奇,那些更加信赖他人的实验对象,有更强的识破谎言能力,他们对欺骗行为更加敏感,能够更加精确地指出哪一名“求职者”在说谎;而那些不信任他人的实验对象,却不能很好地识别谎言。

  卡特说:“更信赖别人的人,看起来能够更加敏锐地观察到撒谎的一些典型症状:比如焦躁的态度、语气的变化等等。”

  实验再次证明了生活经验的错误。尽管科学家们还找不到真正的原因,但可以从社会交际能力、情商等方面来对这个现象进行一些简单的解释——

  有时选择相信别人确实是一种冒险,但只有经历这种冒险之后,才能得到更多的阅人经验,就是所谓的“吃一堑长一智”,通过不断的信赖与被欺骗,锻炼出辨别谎言的能力;而那些选择不冒险、不相信别人的人,他们就没有机会得到这样的锻炼,因此分辨假话的能力很难得到提高。

  (来源: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14-04/01/c_1110038326.htm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