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多地震的国家之一。远在3000多年前,《竹书纪年》中就有“夏帝发七年(公元前1831)泰山震”的记载。中国又是最早发明地震仪,并用地震仪观测地震的国家。公元2世纪,张衡创制候风地动仪,设于京师(今洛阳),观测地震。
中国地震多呈带状密集分布,可划分为:①东南沿海及台湾地震带;②北起沈阳,向南经辽东半岛、渤海湾、山东的郯城、安徽的庐江,最南可到湖北黄梅的地震带;③燕山南麓,华北平原两侧与太行山东麓、山西中部的一连串盆地和渭河盆地;④中部的贺兰山、六盘山,向南横越秦岭,过甘肃文县,沿四川盆地西北和西缘,直至滇东地区,总长约2 000多千米的范围内,是中国规模巨大的强烈地震带,也是中国东西两部地震活动区的分界线;⑤喜马拉雅一滇西地区,是地中海一南亚地震带经过中国的部分;⑥从西昆仑至祁连山和河西走廊的地震分布带;⑦新疆帕米尔至天山南北地震活动带。
中国西部地震活动较频繁,且震中分散;中国东部地震活动不如西部频繁,但地震活动期延续时间长。台湾为一例外,是全国地震活动最高地区,频度高、强度大,震中十分密集。
地震震源位置按深度可分为浅源(70千米以内)、中源(70~300千米)和深源(300~700千米)地震。中国的破坏性地震多为浅震。东部地区震源深度大致在30千米范围内,西部地区较深,约30~50千米。在帕米尔、新疆西南部、西藏南部及台湾省东南沿海等地,还有中源地震分布。中国的吉林省东部和黑龙江省东部的延吉一牡丹江一带,还有少数深源地震。其深度多为500~590千米,少数为300~400千米。
按地震活动强度和频度,中国地震大致可分为3类地区:
1.强烈地区 包括台、藏、新、甘、青、宁、川西和滇等省区,是中国地震活动最显著地区,自1900年以来的地震记录占全国地震总数的80%。
2.中等地区 包括冀、晋、鲁、陕西关中地区、辽南、吉林延吉地区、皖中,闽粤沿海和桂等省区。这些地区的强震震级可达7~8级,但频度较低,自1900年以来的地震记录占全国地震总数的15%。
3.微弱地区 包括苏、浙、赣、湘、鄂、豫、黔、川东、黑、吉及内蒙古的大部分。这类地区仅偶尔发生破坏性地震,最大震级亦仅6级左右,强震间隔时间较长,一般均在百年以上。自1900年以来,破坏性地震较少,只占全国地震的5%。
中国地震的孕育与发生和活动断裂有密切关系。到目前为止,中国记录的8级地震,均发生在延伸长度达数百千米以上的强烈活动的大断裂带上或断陷盆地内;7~7.9级地震中,绝大多数发生在长达100千米以上的活动断裂及其控制的断陷盆地内;6~6.9级地震中的90%以上均与长达数10千米以上的活动断裂及其控制的断陷盆地有关。中国强震分布还与活动断裂带的特殊构造部位有关:①有50%左右的强震发生在不同方向的活动断裂带的交汇部位;②15%左右的强震发生在活动断裂的拐弯地段;③15%左右的强震发生在活动性大断裂的强烈活动地段;④还有一些强震发生在活动断裂的端部或闭锁段。
中国地震的发生与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及菲律宾板块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这些板块的运动及其间的相互作用,为中国地震的发生提供了动力条件。
(摘编自《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