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

    青海湖是中国最大内陆咸水湖。汉称西海,蒙古语称“库库诺尔”,意即“青色的湖”。北魏时始名“青海”。青海省由此得名。青海湖长轴呈北西西向,最长106千米,最宽63千米,周长360千米,面积4 635平方千米。流域面积3.495万平方千米,蓄水量854.45亿立方米,平均水深19.15米,最大水深28.70米。水位年变幅不大,近年湖水出现负平衡。湖面海拔3 196米。
 
    湖区处于几个构造单元的交汇地带。东南部属加里东期的南部祁连山槽背斜,东部和东北部属前震旦纪的中祁连槽背斜,南缘为华力西一印支期的青海南山槽向斜,西南面与柴达木台块和北昆仑槽向斜东端相连接。湖盆于中新生代由断块陷落成为内陆断陷湖。
 
    湖中耸立岛屿6座:即蛋岛、鸟岛、海心山、新沙岛、老沙岛和三块石岛。在黑山的东南延线上是蛋岛、鸟岛和海心山,前两者基岩与黑山同为下古生界变质岩,以水下浅滩相连,分别高出湖面7.6米和32米,面积则分别为0.11平方千米和0.46平方千米。海心山位湖心偏南,面积约l平方千米,岛缘整齐陡立,有三级浪蚀阶地,与鸟岛间以断续沙岗和暗礁相连。两者均为中、晚更新世后断块抬升露出水面的湖中孤岛。湖东有新老两沙岛。老沙岛为湖中最大岛屿,面积约11平方千米,高出湖面113米,是湖中沙垅出露水面后经风沙堆积而成。湖西南的三块石岛为湖区诸岛中最小者,由7块三叠统灰岩礁石组成,实属宗务隆山向湖的延伸部分。  
 
    20世纪60年代以来水位年均下降0.10~0.15米,蛋、鸟两岛已于1978年起与陆地相连成为半岛。湖东老沙岛之南已出现一新沙岛。湖滨东缘还出现了两个脱离母体的子湖——尕海和耳海。
 
    青海湖流域为内陆封闭水系,入湖河流达40余条,较大者多由西北面汇入,如布哈河及其支流吉尔门河、沙柳河、哈尔盖河。由东、南面注入的河流少而短小,如甘子河、倒淌河和黑马河。以布哈河为最大,年径流量l0.64亿立方米,占入湖总径流量的2/3。湖区1月平均气温-12.7℃,最低达-30℃;7月平均气温12.4℃,最高28℃。11月至翌年3月,湖面冰封,冰厚约0.5米。湖区夏季平均降水247.6毫米,约为全年降水量的2/3,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3.8倍。
 
    湖中鱼类单一,以鲤科的青海湖裸鲤(俗称湟鱼)为主,并有条鳅。为青、甘重要鱼类产地。湖中鸟岛是中国内陆湖候鸟栖息地,是中国鸟类自然保护区之一。   
 
 
    (摘编自《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地理》)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