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农业系统的特征是什么?

    草地农业系统是农业系统的一个分支,有时也被称为有畜农业系统。它的主要特征是:
 
    1.在生产大量植物有机质,为草食家畜提供饲料的同时,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可充分利用不宜于作物生长的土地以及与作物间作套种、轮作,充分利用作物生产中土地空闲时期,增加土地植被覆盖,避免水土流失;作物苗期及收获后,通过牧草的间作、套种以及填闲种植,可使草地农业光能利用率较传统农业提高一倍左右;豆科牧草使初级生产中的蛋白质成倍增长,相当于每年为每公顷土地施用大约75千克的氮素,对生态系统生产水平的提高有重大意义。
 
    2.饲养适当的草食动物,尤其是反刍动物,以充分利用草地牧草及农田副产品,使之转化为畜产品,加深生态系统的转化层次。作物生产的秸秆、皮、壳、渣、粕等为人所不能直接利用的部分,用来转化成畜产品,其产值可与作物产值相当或略高;反刍动物的瘤胃微生物可使质量低劣的粗纤维分解,可利用非蛋白氮(如尿素等)合成动物蛋白质,使生命不可缺少的蛋白质大为丰富;动物粪尿排泄物可补充土壤肥力;草食动物的合理牧食活动,为维持多年生草地健康生存所必需,而且是牧草作物最经济的收获方式。
 
    3.土地、植物、动物及管理的优化组合。作为草地农业系统要达到上述要求,应具备一定的结构和功能,这就需要优化结构及合理营运,其中包括组分及生产流程的优化和全系统的监测与反馈系统的建立等。  
 
 
    (摘编自《中国资源科学百科全书》)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