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降水量的分布有哪些特点?

    降水量是指一定时段内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或固态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地面上积聚的水层深度。单位为毫米,气象观测中取一位小数。有时也称为雨量。降水量一般用雨量筒测定,所以降水量中包含有雪以及少量的露、霜和雾凇等。在自然资源研究中,常用的降水量有年、季、月、旬和生育期的降水量。

    中国全国平均年降水量为630毫米,呈自沿海向内地、自东南向西北递减的特点:

  • 东南沿海的广东、广西东部、福建、江西和浙江大部以及台湾等地区年降水量为1 500~2 000毫米;
  • 长江中下游地区为1 000~1 600毫米;
  • 淮河、秦岭一带和辽东半岛年降水量为800~1 000毫米;
  • 黄河下游、渭河、海河流域以及东北大兴安岭以东大部分地区为500~750毫米;
  • 黄河上、中游及东北大兴安岭以西地区为200~400毫米;
  • 西北内陆地区年降水量为100~200毫米;
  • 新疆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和柴达木盆地不足50毫米,盆地中心不足20毫米。          
    中国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匀:
  • 春季降水:长江流域中下游占全年30%~45%,新疆占30%~35%,全国其他地区小于20%;
  • 夏季降水:长江中下游、华南和新疆部分地区占全年50%以下,其他地区都大于50%;
  • 秋季降水:西南地区占全年25%,其他地区不足20%;
  • 冬季降水:长江中下游、华南大部、新疆地区占全年10%~15%,其他地区都在10%以下。
                                                
    (摘编自《中国资源科学百科全书》)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