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带指陆地与海洋的交接地带,通常指海岸线两侧的陆地和浅海以及沿海岛屿所组成的狭长地带。中国海岸带和滩涂资源综合调查规定:海岸带的宽度为海岸线向陆地延伸10千米,向海到15米水深线。
中国海岸带处于欧亚大陆与太平洋相互交汇的过渡带,是世界上海岸带最长的国家之一,全长18 000多千米,自北向南纵跨温带、亚热带和北热带,岸线曲折、港湾众多、滩涂宽展、岛屿星罗棋布,以及名胜古迹的点缀,从而形成了分别适于种植、养殖、捕捞、交通运输和旅游业等各业发展的多种气候资源类型。
气候资源特点:
1.雨热同季、水热共济。大部岸段位于中、低纬度,亚热带和北热带岸段约占全国海岸带的60%。
2.季风型气候的特点显著。冬季海岸带大部分地区较寒冷,只有南海岸段仍温暖如春。夏季天气湿热多雨,海岸带南北温差较小,等温线几乎与海岸线平行。春秋两季晴朗少云。
3.过渡性气候特征。在海陆两种不同的下垫面共同影响下,既有海洋性又有大陆性的过渡型或混合型气候特征。
4.海岸带气象要素变化梯度大。在海陆间两种不同下垫面急剧转变的影响下,风速、降水、温度、湿度等在海岸附近梯度明显加大,某些岸段又受具体地理环境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地方性气候和小气候特征。
5.灾害性天气较频繁。各岸段的降水变率较大,易发生旱涝;冬季冷空气南下常造成低温冷害和冻害;夏季部分岸段有台风暴雨、大风、龙卷风、冰雹、大雾等灾害性天气发生,给海岸带的工农业生产、港口交通运输、海水养殖和盐业生产等带来一定的危害。
(摘编自《中国资源科学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