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中国土地日

    1991年5月24日,国务院召开第83次常务会议,会上讨论决定,为了宣传贯彻《土地管理法》,坚定不移地实行“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确定每年6月25日,即《土地管理法》颁布的纪念日为中国土地日。   

    我国土地资源绝对数量大,但相对数量小,人均耕地更少,且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土地质量差,分布不均。“珍惜和合理用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从总量上看,我国陆地总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15,是亚洲的1/4。在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我国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绝对数量不可谓不大。   我国疆域辽阔,南北跨纬度49度,东西跨经度62度,是世界上跨越经纬度最多的国家之一。按热量条件,由南至北,分为南、中、北三个热带,暖、中、寒三个温带。按水文条件,由东到西分为温润区、半温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按地形条件,由西往东分为三个阶梯,地势由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地高原逐渐降低到海拔50米以下的沿海平原。上述诸多条件,形成了我国土地地域条件差异大、土地利用多样、土地资源类型丰富的特征。   

    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陆地中,山地面积约占土地总面积的33%,高原占26%,丘陵占10%,此三项占据全国土地面积的69%;而盆地和平原仅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19%和12%。在世界领土大国中,我国是山地比重最大的国家。如按土地的海拔高度划分,则海拔在500米以上的山地和高原占全国土地面积的74.8%,1000米以上的占57.9%,2000米以上的占32.9%,3000米以上的占25.9%。这种山地多、平原少的格局,给发展种植业带来一定困难,是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摘编自21世纪管理议程网站)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