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回望中国地理发展史

  来源:中国科学报    作者:杨文静    发布时间:2017-6-2 

  1940年在重庆北碚建立,到1999年与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整合组建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以下简称“地理资源所”),中国地理研究所近60年的历史,被记录在了《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所志(19401999)》中。 

  八年写就半个多世纪所史 

  编写《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所志(19401999)》的想法萌生于2008年新春。 

  当时,时任地理资源所副所长的葛全胜与中科院院士、地理资源所研究员陆大道正在讨论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的筹备事宜,在议论地理资源科学流派的发轫和传承时,他们突然想到,是不是可以考虑组织有关人员整编一下研究所发展的历史,把一些重要的事件完整、真实地记录下来,让研究所后人有历史可溯源,并从中获得有益的启迪。 

  在与地理资源所时任所长刘毅和书记成升魁沟通之后,这个想法得到了所领导的支持,他们嘱咐葛全胜听听老同志的意见,然后提出工作计划和预算方案。在征询意见的过程中,绝大部分老科研人员积极支持,其中唐登银、李宝田等还提交了如何开展这一工作的建议。 

  就这样,20086月,地理资源所所史所志的编写工作很快正式启动。地理资源所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聘请院士和历届所领导担任顾问,丛书内容编写的具体工作则由中科院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地理资源所分会完成。 

  由于地理资源所是由中科院地理研究所和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整合而成,所以除了《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所志(19401999)》外,编写小组还同时进行《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会志(19551999)》的编纂工作。此外,《地理学发展之路——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科学活动回忆录》和《踏遍神州情未了——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科学考察回忆录(19561999)》两本回忆录的编纂也启动起来。 

  “从2008年启动到2016年正式出版,八年间,编写小组召开了几十次座谈和讨论会,直接参与撰稿的作者有几十人,提供资料和图片、参加座谈和讨论、阅读稿件并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的人员则达到了几百人,最终完成了这部记录半个多世纪间中国地理科学发展历程的志书,为人们了解地理资源所以及中国地理与资源科学事业的发展,留下了重要的史料。”该书编写小组成员、中科院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地理资源所分会理事长杨勤业说。 

  科学家与研究所的共同成长史 

  2008年所志开始编写的时候,我身体还比较好,到如今也要拄拐啦!”编写小组的另一位成员项月琴笑着对记者说。那时候所志编写任务之所以落到老科研人员身上,一是那时大家身体状态还很好,有精力,同时对所里的大事经历得多,与老一辈科学家打交道多,也比年轻的科研人员有更多业余时间。 

  与打了一辈子交道的科研工作一样,对于这些老科研人员来说,编写所志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此次所志的编写秉承着‘横不缺项,竖不断线’的原则。”杨勤业解释说,也就是,所志要记述地理研究所从始至终,即从1940年到1999年方方面面的人与事,每一年的内容都不能空缺。作为科研单位的志书,地理研究所的所志编写也有一些特殊的地方。“一般来说,志书应包括 ‘人物志’或 ‘人物传’,而且都遵循 ‘生不入传’的原则,一个人物只有盖棺定论后才能收录进史书中来。但对于一个研究所来说,它的任务就是出成果、出人才,它的历史必然涉及到大量的科研人员,它的发展也要由人才队伍来体现。所以在反复讨论之后,我们确定了撰写人物简介的形式,几百字的篇幅介绍研究人员的姓名、职务、主要工作领域等信息。所志编写期间,一些老同志因病去世,为真实反映这个情况,人物简介中生卒年月截至20169月。” 

  编写小组的另一位成员袁朝莲则负责了书中全部内容的档案核对工作。退休前就在地理资源所一直从事档案管理的袁朝莲深知,所志是地理所的“官书”,代表的是地理研究所,其内容必须要以档案为依托,保证真实、严谨,档案中找不到的内容绝不会出现在书里。 

  在此原则下,袁朝莲面对的是海量的档案资料。除了逐卷阅读、摘抄留存在地理资源所的原地理研究所档案外,她还查阅了来自中科院机关档案室、中科院档案馆、遥感应用研究所、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兰州沙漠研究所、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有关地理研究所的档案资料。 

  与所志的严谨相对,与之配套的《地理学发展之路——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科学活动回忆录》则充满了个人回忆的感情色彩,也更具可读性。回忆录中收录的156篇文章,有的是回忆一次科考、一次会议,有的是回想一次谈话、一个人物,读罢让人能看到科研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也能体味到地理研究的艰辛与快乐。 

  此次参与编写所史所志的老科学家,也在编写过程中不断回忆和梳理自己的科研工作经历。1963年进所的项月琴至今还记得,原本学习大气物理的自己在刚进所时还有点小情绪,因为不知道自己的专业在这里将有何用处。但后来在黄秉维所长的带领下,气候、化学、无线电等各种专业的人才在这里汇聚起来,为中国地理研究的综合性发展打下了基础。他们从只有罗盘、高度计、地质锤、洛阳铲、地形图等简易工具,逐步拥有了先进科研设备,建立起多个实验室。“在地理研究所的发展过程中,黄秉维所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很有远见,也很包容,不仅指引着地理研究所和地理学科的发展,也为研究所树立了正派扎实的风气,一直影响到今天。”项月琴说。研究所的发展史,也正是这些科学家的个人史。 

  抢救性工程 

  1944年,我从浙大研究院毕业后,到重庆北碚进中国地理研究所工作。”在为所志撰写的序言中,施雅风满怀深情地回忆道,“60多年来我所走的每一步都与地理研究所密不可分……我亲历了地理研究所的艰难与辉煌。” 

  施雅风在序言中追溯说,20世纪40年代建所初期,物价猛涨,研究经费困难到了极点,只能勉强发工资,研究人员没有经费外出考察,只能坐在办公室看书学习,或者整理加工先前搜集的资料。在抗战时期经费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地理研究所在李承三所长领导之下,做了很多工作。1949年到1965年是地理研究所的新生和飞跃发展阶段。此时,中科院地理研究所筹备建立起来,研究工作服务于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到了1959年,地理研究所先后建立起自然地理、地貌、水文、气候、地图、经济地理、外国地理和历史地理8个研究室组,全所人员也增加了十多倍。1978年以后,科学研究迎来了又一个春天,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科院地理资源所已经成为中国地理科学的研究中心。 

  2010年正月,施雅风为所志撰写了序言。2011年,施雅风逝世。 

  “从2008年至今,回忆录的作者去世了20多位。”杨勤业低落地说。所以他把所史所志的编写称为“抢救性工程”,“趁老科学家还在世,还记得那些历史,把第一手资料保留下来”。 

  在序言最后,施雅风写道:“编志修史借古鉴今,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通过回顾这段历史,我们能看出地理研究所及中国地理学发展的脉络,也为地理科学研究的未来指明道路。”杨勤业说,“有些研究内容随着时代已经变化发展了,有些我们至今仍然保留。为国家重大发展需求服务,始终站在地理学科研究的前沿,树立正直正派的研究风气,这些都将为我们的未来提供启迪。”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所志(19401999)》,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所志系列编写小组编写,科学出版社20168月出版 

  《中国科学报》 (2017-06-02 6 读书)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