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自然》:全球城市化进程中要重视乡村振兴

  来源:科学网    作者:王卉    发布时间:2017-8-21 

  论文在《自然》的发表,这有助于引导国际社会、各国政府和学术界专家形成对城乡关系的新认识和乡村问题的新共识,充分认识到当今乡村问题的严重性、乡村研究的前沿性、城乡协调的紧迫性和乡村振兴的战略性。日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区域农业与农村发展中心(CRARD)主任刘彦随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表示。 

  817日,刘彦随和地理资源所副研究员李玉恒在《自然》杂志联合发表文章,该文题为振兴世界农村(Revitalize the world’s countryside 

  文章认为城市化在世界范围内备受关注,大多数国家都在不断推进城市扩张,以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在1960-2016年间,全球城市人口比例从33%提高到54%,其中以亚洲和非洲国家的城市人口增长最为明显。然而,伴随着城市发展而产生的乡村衰退问题,却少有人问津。虽然有些地区乡村人口略有增长,但乡村社区发展活力却在逐渐降低。 

  乡村衰退是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无论是美国、瑞典等发达国家,还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等落后地区,城市与乡村的差距正在扩大。政府及私人投资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区,学术研究也以城市为中心。李玉恒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 

  他们和其他一些学者的研究均表明:通过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开发当地资源,培育乡村旅游业、特色产品和工艺品等措施,进而实现村镇地区的重建与发展是完全可能的。在此过程中有一些国家的政策已经扭转了城进村衰趋势,值得我们借鉴。 

  文章指出,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及企业等应当共同推进包括规划、管理、工程等学科在内的多学科交叉研究,其主要目标应包含检验政策的有效性,推进科技示范,以改进农业生产条件和提升乡村生活水平。因此,他们建议发起全球乡村计划,将乡村研究者联合起来,促进跨国科研合作。联合国应考虑建立这一类计划,并像全球减贫、气候变化与世界和平那样,给予乡村振兴同等的重视。 

  该文阐释的这些观点甚为新颖,将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衰退问题放到了《自然》上评论,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全球范围内,城市化对未来的乡村影响值得高度重视。著名经济地理学家、中科院南京分院研究员佘之祥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评价说。 

  佘之祥表示,城市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有其客观规律。但是,城市绝非孤立存在,它与乡村之间在人口流动、就业结构、社会组织、文化变更等方面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纵观世界各国的城镇化,从来没有平坦道路可走,其负面影响亦随处可见,城镇化的急速推进还引起乡村社会结构的变化乃至乡村经济\环境的激烈动荡和变化。这类问题在中国同样存在,的确需要引起更大关注和重视。 

  当今经济全球化、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如何破解日益严峻的乡村问题,成为事关人类福祉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论题。近十多年来,刘彦随团队密切关注中国农村空心村、乡村病、贫困化等问题,2013830日刘彦随参加向李克强总理做相关专题汇报时提出新型城镇化应治乡村病,引起国内外同行的关注。2014年刘彦随在《自然》合作发表论文《实现中国城市梦》,试图从健康城镇化视角探究农村日益衰落、空废的难题和问题。今天在《自然》发表《振兴世界乡村》,将着眼于全球城镇化视野解析乡村问题、探究振兴论题,提出村镇化命题,更易于明晰乡村发展的时代特征及科学路径,对于中国城乡统筹、乡村振兴与可持续发展决策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刘彦随强调,城市与乡村是一个有机体,只有两者都可持续发展,才能相互支撑。 

  《自然》论文链接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