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一带一路”带给地学更多机遇
来源:中国科学报 作者:王卉 发布时间:2017-10-25
“‘一带一路’这一发展举措,是地理学发展的一个良好机会。”日前,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所长葛全胜在该所举行的“‘一带一路’倡议与地理学发展座谈会”上表示,此研究不仅为国家战略提供支撑,也促进学科发展。总体上,地理学在服务国家需求方面的机会越来越多,也相信学科建设及服务国家能力越来越强。
研究亟待加强
适逢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四周年之际,该座谈会由中国地理学会、地理资源所和商务印书馆共同组织举行。
地理资源所研究员、“一带一路”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刘卫东所著《“一带一路”战略研究》在今年一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以来,已加印三次。此次会上同时还发布了刘卫东另一著述《“一带一路”:引领包容性全球化》。
“从国家大战略上,如今大的机制体制改革,决策科学化是一个很大的趋势,随便拍脑袋做决策的情况是越来越少。”地理资源所研究员、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院长樊杰表示,对于大的中央战略,地方和部门官员需要跟上中央步伐,相关战略研究解读成果的及时出版,对决策科学化及全民素质提高十分重要。
刘卫东及其团队,自2013年9月起开始从事相关研究工作,在国家发改委西部司的指导下,为“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决策提供了科学支撑。
相对于 “一带一路”建设已经产生的国际影响和所取得的良好进展而言,刘卫东表示,相关学术研究明显滞后,一方面学术界尚未形成完整的学术话语体系支撑其建设;另一方面,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研究还很不充分,包括地理环境特点、社会经济结构、法律制度、经商环境、宗教文化等,难以支撑走出去战略。
“‘一带一路’目前更多是在新闻报道上的热点,在科学问题、方法、理论方面的研讨还是很少。”地理资源所研究员刘毅呼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应加大力度支持此方面研究。
“一带一路”的更多深意
“一带一路”给大家的印象是两根线,但实际上它是一个合作平台、合作网络。刘卫东表示,“丝绸之路”不仅仅是一个具有几条固定线路的贸易路线,更是一个文化符号、沿线各国共享的一个文化遗产。
刘卫东强调,“一带一路”是双向交流,不是单向输出,不单纯是我国卖出丝绸、瓷器、茶叶以及输出四大发明。诸如佛教、伊斯兰教都是通过丝绸之路带来。“没有这样的交流,就没有我们文化和物质生活的丰富。”他说。
如今企业生产方式在转变,有很多零部件生产活动外包,形成庞大的供应链网络,可以是国内也可以是国外。现在交通技术信息更为便捷,便于跨越空间组织合作。
刘卫东提到,“一带一路”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格局变化以及中国自身发展模式转变共同作用的结果。“一带一路”建设是“丝路精神”与经济全球化理念的有机结合,是开创包容性全球化道路的一种尝试。
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很多国家首脑在演讲中都指出,“一带一路”建设,具有强大的包容性,为处于全球化边缘的人们提供了发展机遇,让更多地区分享全球化的好处。
“一带一路”是地学机遇
在中科院院士崔鹏看来,人文地理、自然地理、遥感等工作都能在这一战略上找到自己的施展之地。以前我国经济实力不够,不少研究通常是在别人旗下做,如今,国家经济实力有提升,中国科学家走出去需要有一个平台。
对此,崔鹏指出,“一带一路”就给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我们应利用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扩展自己的业务,产生有国际影响的科学研究成果,今后至少从地理学上,人文地理、自然地理需要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做些事情。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执行部长宋长青表示,如今,地理学与社会热点问题联系得越来越紧密,从学科建设以及国家任务上怎么结合才能发展得更好,希望大的组织机构比如中国地理学会能给予更多引导。
刘卫东认为,与此倡议相关有很多地理学议题值得关注,例如宏观经济地理学研究方面的议题。宏观经济地理学研究包括世界格局演化,水、生态、荒漠化等资源环境变化,重大工程的防灾减灾问题,后新自由主义时代地缘政治、经济关系的核心要素和驱动机制,沿线国家的国别地理研究,包容性全球化框架下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绿色 “一带一路”等。
《中国科学报》 (2017-10-25 第4版 综合)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