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防沙治沙:不应只看到眼前的绿色

  来源:中国科学报    作者:王卉    发布时间:2017-11-27 

  在日前举行的内蒙古国际荒漠化防治科技创新高峰论坛及相关考察活动中,中外专家惊叹中国借助科技手段,在大规模防沙、治沙和生态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效。同时,他们也呼吁: 不要只看到眼前的绿色,也要看到教训并预警未来。 

  在苏联和美国,都曾有过大规模生态建设带来的迅速变化,经过一段历史过程再回头去看,其中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反思。 

  通过科学馆传播经验教训 

  老百姓对治沙过程中的知识和教训不太了解,因此我建议在荒漠化防治及沙产业推进过程中建设沙漠科学馆。作为中国沙漠及沙漠化领域研究的开拓者和学术带头人之一,中国科协原副主席刘恕对此深有体会。在半个世纪前,她在苏联学习时曾参加了被称为创举的改造中亚荒漠的巨大引水工程。20多年后,当重返故地时却目睹了改造荒漠工程带来的负面影响——水浇地日趋盐渍化、咸海水位由于注入河水减少而逐渐下降,人类生活环境和条件严重恶化。 

  要使前车之鉴成为后事之师,以实证、实例,通过展览的方式,向公众传播关于沙漠、荒漠化的知识,使人们能正确、理性地认识和尊重自然规律,按照自然规律出主意、想办法,在人与自然和谐中发展荒漠治理事业。刘恕说。 

  现在国内已经建成包括恩格贝沙漠科学馆在内的多个相关科学馆。恩格贝沙漠科学馆独辟专区,系统剖析了国际上百年来在开发利用沙漠地区水土资源过程中走过的弯路,以便从他人的失败中获得经验教训。馆内也介绍了国际上防沙治沙相关知识、农业技术以及中国沙产业开发的经验,以增加人们的治沙信心。 

  自然波动有时无法预测 

  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依·佐恩强调在荒漠化治理过程中进行系统性的监测和预警机制,他建议很多项目在实施前就要对所有的一切进行动态监测,以便清楚了解它带来的变化。从既往经验来看,在很多方面,一开始都会呈现很好的局面,但过一阶段又会出现此消彼长的状况。 

  比如,在咸海地区棉花种植一度势头非常好,而且产量惊人,但后来棉花产量一路走低,到最后完全没法种了,因为咸海最终枯竭,咸海地区的居民,一开始追随咸海仅有的一点水体生活,但当咸海真正枯竭时,他们被迫停下来,不得不从渔业投向其他工作。依·佐恩以世界上最大的湖泊——里海举例,里海湖水在不同历史阶段中有时候降低,有时候涨高。因为湖水的升高降低对外界影响很大,在里海湖水降低时,苏联政府决定实施北水南调,使流入北冰洋的水倒回来流入里海。参加此计划的有105个研究所,一起做了多年准备工作,花费了大量资金,但后来,计划还未具体落实时,却突然发现里海水面开始上涨,并且一直涨了40年。水涨高了怎么办?在湖水上涨过程中苏联政府又把水引到另一个湖里,该湖是一个大的蒸发器,后来水位就降低了。当时政府为了使湖水不再继续降低还打了一个坝,阻止里海的水流到湖里,但不久一个排水湖就干涸了,相继出现的大问题是,周围的工业也随之报废。后来政府将这个坝也炸掉了。 

  所有这些就说明一个道理:自然界的波动很多时候是人类无法预测的,人们因为预测错误浪费了很多资源。·佐恩感叹。 

  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 

  在阿尔及利亚,依·佐恩参与过种植1200公里的针叶林隔离带的工作,该项目是为了阻止撒哈拉沙漠北移,当时隔离带只种植了一种植物——阿拉伯松,在这里工作5年后,大家发现大约40%的隔离带林因虫害而被毁掉了,同时这种针叶林还相对容易引发火灾。 

  自然有时是非常严酷的,自然不是任由人类打扮的新娘。荒漠化治理研究专家、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研究员田裕钊提醒,上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国际机构资助6.25亿美元,在非洲缺水草原上打井。水井建成后在水井周围,寸草不生的荒漠化向四周逐年扩大。当地百姓说,水多了,但草少了;牛多了,但奶少了。1987年国际机构采取措施,终止了该援助计划。 

  刘恕也谈到中国的教训,比如,在20世纪50年代人们认为沙枣抗旱,从而大面积种植,但后来发现由此带来的水资源蒸腾量很大,地下水位迅速下降,沙枣也随之大面积死亡。 

  包括现阶段松树种植在一些地方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导致水位下降,松树大量死亡。 

  流动沙丘会积水的,一定要保留流动沙丘。如果在沙丘上植树,水可能就没有了。有些地方没有必要全部绿化。刘恕表示。作为沙产业的提出者,钱学森就强调要极度节约用水。 

  刘恕也提醒注意地带性差异,不能千篇一律,20世纪50年代后期,周恩来总理曾提出生态治理的基本原则: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先易后难、先急后缓。刘恕认为此原则在今天仍有很大现实价值。 

  荒漠化是一个过程,有自然或人为因素,甚至包括军事原因。人类需要做的是尽量减少人为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 

  《中国科学报》 (2017-11-27 4 综合)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