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全球升温哪些地方旱涝风险大?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孙福宝  刘文彬    发布时间:2018-5-30 

  

1.5℃升温情景下全球干旱风险预估

 

    

  导读 

  全球升温将导致地表水循环加剧、干旱和洪涝灾害频率增加、水资源时空分布变得更加不均匀,给不同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潜在风险。科学评估气候变化可能引起的社会经济风险,是近年来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重要命题。 

  来自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孙福宝研究团队的刘文彬助理研究员等人,最新发表论文评估了未来不同升温情景下全球可能出现的干旱和洪涝灾害形势,并预估了未来干旱和洪涝灾害可能导致的人口与经济风险。本版特约研究者撰文加以介绍。 

  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增加导致越来越严重的气候变化问题,向人类生存与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截2017,全球地表平均温度比前工业化时期升高了约1.1,而我国的升温幅度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早在1996,欧盟委员会在卢森堡会议上,首次提出了将全球平均温度与工业化革命前期水平相比不超过2.0作为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目标。201512,《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一次缔约方会议在法国巴黎举行,签署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巴黎协定》。在该协定中,世界各国领导人进一步为应对气候变化制定了一个更为宏伟的目标。要力争将全球升温控制在1.5以内。 

  为此,来自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们对不同升温情景下环境、社会和经济风险开展了全面系统的科学评估,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风险提供科学支撑。我国科学家2016年也开始针对全球变化下人口与经济系统风险形成机制及评估开展了全面系统的专题研究。 

  亚马逊、欧洲中部、非洲南部、巴西东北部 面临更加严峻的干旱形势 

  在气候变暖背景下,近年来全球干旱频发,例如美国加州干旱、澳大利亚东南部百年一遇的大旱、非洲之角干旱以及我国持续出现的西南大旱,给相关国家和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损失。评估未来特别是不同升温情景下全球干旱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对于科学应对和防范未来气候变化风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研究表明,相比于前工业化时期水平,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将在2027年至2041年间升高至1.5,将在2042年至2081年间升高至2.0。相比于前工业化时期,升温2.01.5情景下全球干旱风险将有所增加,其中每年平均的干旱历时将从2.9个月增加到3.13.2个月。 

  在全球典型的热点地区,如亚马逊、欧洲中部、非洲南部、巴西东北部,多数气候模型模拟的干旱风险均将增大,包括干旱强度、范围和历时等。 

  研究定量评估了全球升温2.01.5设定情景下重度干旱对全球人口的影响。在全球升温2.0情境下,由于全球变暖引发的干旱加剧和人口增长的双重影响,暴露于重度干旱的全球总人口将增加1.94亿,而暴露于重度干旱的分布在城市的人口将增加4.10亿,特别是在东非、西非和南亚等地区。尽管全球变暖引起干旱加剧,但城市化进程引起人口由农村向城镇的迁移,暴露于重度干旱的分布在农村的人口预计将减少约2.16亿 

  为进一步评估《巴黎协定》中将全球升温控制在1.5以内的可能影响,科研人员将未来控制升温目标从2.0调整为1.5。研究发现,除了东非和南亚等地区以外,全球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干旱强度、烈度和历时均将有所缓解。全球受重度干旱影响的人口将相应减少0.62亿,其中受重度干旱影响的城市中的人口将减少约0.6亿。上述研究表明,从全球范围来看,分布在城市中的人口对全球升温所引发的重度干旱更为敏感。 

  今年315日,南非内阁发表声明称该国局部地区的干旱和水危机已进入国家灾难状态,开普敦的旱情更是“四百年一遇”。南非财政部2018年和2019年财政预算中已准备约5亿美元用于应对当前的干旱灾害。随着全球温度的上升,非洲南部未来干旱的历时、强度和烈度以及重度干旱影响的人口数仍会持续增加。非洲南部大多为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这无疑给该地区未来干旱的应对带来巨大挑战。 

  东亚、东南亚、南亚、非洲及南美洲部分地区 

  发展中国家面临洪涝风险更大 

  据统计,在所有自然灾害中,洪涝一直是全球危害人口与经济最严重的灾害种类。防洪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发展对抵御洪涝灾害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过去开展的全球洪涝灾害评估工作中,对防洪基础设施作用考虑较少,致使相关研究结果无法在现实防洪中发挥作用。 

  研究人员结合全球气候模型和全球水文-水动力-洪水模型,系统评估了不同升温情景下全球洪涝灾害形势,结合最新的全球防洪基础设施数据,量化了全球防洪基础设施在减少洪涝灾害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研究人员进一步采用全球网格化人口和经济数据,定量评估了在防洪基础设施作用下,未来洪涝灾害给全球人口和经济带来的风险。 

  研究结果表明,1986年至2005年时段,现有的防洪设施能够有效减少全球人口对洪涝灾害的暴露度,约占总人口的8%;同样,也能有效减少经济总量对洪涝灾害的暴露度,约占全球每年GDP总量的7%。到21世纪中后期,全球洪涝灾害对经济的风险将会加剧,约占全球每年GDP总量的0.2%0.7% 

  值得关注的是,未来洪涝灾害风险大的区域集中在发展中国家聚集的地区,包括东亚、东南亚、南亚、非洲及南美洲等。发展中国家防洪基础设施建设远远落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遭遇洪涝灾害时经济损失也较大。例如2011年,发生在泰国的特大洪灾,就带来了极为惨重的人员和财产损失。未来这些国家的洪涝风险仍不乐观,亟需加大防洪基础设施建设,才能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引起的洪涝灾害风险;同时,需要在一带一路合作的战略布局,特别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中给予充分重视。 

  毋庸置疑,气候模型模拟结果和全球人口与经济数据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研究人员通过多模型集合评估方法,预估了全球未来不同升温情景下干旱和洪涝灾害的可能形势,并就旱涝灾害对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经济的潜在风险进行了评价。这些研究可为全球变暖背景下如何开展旱涝灾害防范提供科学依据,对全球和地区防洪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布局具有参考价值。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