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院士心中的新乡村

  来源:中国科学报    作者:孙九林  李文华    发布时间:2018-5-30 

  编者按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院士心中的宜居乡村是一幅怎样的图景?如何建设新乡村才能让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科技应该如何与新乡村建设相结合?院士大会期间,本报特邀两院院士讲述他们心中的新乡村。 

  一项长期历史任务 

  ■孙九林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乡村振兴战略关键问题是农民问题。2009年以后,农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居民,城乡收入差距在不断缩小。但其增长较大程度上不是靠农业,不是靠农村,而是靠城市的产业支撑。实际上,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种农民的增收模式有可能会带来农业的衰落、农村的凋敝衰败。所以,从乡村振兴的角度来看,一定要建立一个更多的依靠农业、农村,可持续的、稳定的农民增收长效机制。 

  目前乡村人才短缺现象明显,农民的素质以及农业农村的各方面人才远远不能满足乡村全面振兴的需要。所以如何吸引、培育各种人才,弥补人才的缺口,是乡村振兴需要破解的难题。不仅要培育当地的能人,还要积极吸引优秀人才回归乡村、建设乡村、发展乡村。 

  农村基层干部身处农村改革发展第一线,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者,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坚力量。但农村基层干部数量庞大、需求多样,文化程度、社会经历、从业状况各不相同,部分农村基层干部整体素质和工作水平不高,对新变革、新技术及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认识水平亟待提高,需要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并提高培训质量,培养一批有能力、懂技术的农村干部,使其成为农村发展的领路人、群众致富带头人,增强服务群众的意识和化解矛盾的本领。 

  同时,要提高农村基层干部工资待遇和报酬,拓宽晋升和流动渠道,并把到乡村一线工作锻炼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激发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乡村振兴的基础是产业。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不仅存在于城市,也存在于乡村。但目前乡村集体经济和乡镇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资金和管理经验等限制,其技术创新能力远逊于城市中的企业。政府需要支持引导本地中小企业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不难看出,乡村振兴不是三五年就能实现的,它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乡村是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作者系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本报记者秦志伟采访整理) 

  

  “五位一体”生命共同体 

  ■李文华 

  拥有自然良好的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护完好、尊重自然规律坚持有机劳作、人民富裕社会和谐文化深厚……这是我们寻觅多年的宜居乡村的模样。 

  然而,我国农村分布广、自然与经济条件也比较复杂,加上国外可参考经验不多,农村的环境问题一直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特别是在城乡交错带,这个问题尤为突出。宜居乡村的建设是一场持久战,需要充分的心理准备。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与生态友好型新农村建设,需要坚持“五位一体”的生态文明战略的指导,从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综合角度出发,使得乡村更加美丽、更加宜居。同时,也需要用生态先行的观念来发展生态产业,让农民富足起来,通过统筹协调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激励农民更好地参与到生态友好型新农村的建设中去。我一直在强调,一个地方发展经济要讲生态,保护生态也要考虑经济效益,只有将生态和经济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实现双赢。 

  除了生态保护、环境治理与产业发展,农村的宜居问题还要重视文化的复兴与传承。在建设宜居的生态环境时,也要保持每个乡村原有的特色文化,注意挖掘并竭力保存这种文化里好的宝贵的部分,也就是保住乡村的根与魂,让农民真正有幸福感和获得感。 

  中国的农业发展拥有独特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传统经验,为发展特色农业模式提供了基础,丰富的传统经验中蕴涵着值得今天借鉴的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意识。在此基础上,依托科技创新,融合传统经验与现代科技,共同助力乡村振兴。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倡导生态农业模式,构建复合的生态系统。这体现的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与大自然所形成的一种和谐与平衡,更强调人与环境共荣共存、可持续发展,蕴含着深厚的生态哲学理念、有效的农业生产技术以及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传统文化。 

  乡村振兴是系统、全面、长远的战略,是一篇大文章,涉及到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方面面,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久久为功才能完成。要做好这篇“大文章”,还需做好顶层设计,同时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长短结合、统筹谋划,一定要有计划、科学地来推进。 

  (作者系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本报记者张晴丹采访整理)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