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刘彦随:“三力”驱动城乡融合 “六地”定位乡村功能
6月30日,由中国科学院主办的第六届战略与决策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主题为“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图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精准扶贫评估研究中心主任刘彦随作报告。周晓伍摄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记者王振红 实习生阎文青)6月30日,由中国科学院主办的第六届战略与决策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主题为“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精准扶贫评估研究中心主任刘彦随在论坛上的报告“新时代乡村振兴理论与策略”指出,新时代乡村振兴,简单来说就是乡村现实问题趋向和发展目标导向相映衬下制定实施的乡村转型国家重大战略。
谈及乡村发展背景与问题,他表示“快速城镇化过程带来的问题,就是‘城进乡衰’这个最大的城乡不平衡问题。”过去近二十多年我国的快速城镇化,造成了无人村、无地村,还有随之而来的空心村、癌症村、贫困村等问题。
乡村发展的不充分已经演变成日益严峻的“乡村病”,主要表现为“五化”,即农业生产要素高速非农化、农村社会主体过快老弱化、村庄用地日益空废化、农村水土环境严重污损化、乡村地区深度贫困化。对此刘彦随表示,“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可以通过转变发展方式来解决;而乡村病的‘五化’,是在乡村衰落过程中产生的,必须下大力气来根治。构建城乡融合体系是一个方向,但现有的体制机制决定了城乡二元结构成为制约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的主要障碍。”
从数字来看乡村,刘彦随认为可以从乡村人、地、业三个要素来审视中国的乡村问题。譬如农村人口老龄化达18.5%,“三留”人口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还有近3亿无地者、3亿农民工,其中有部分重叠。现在土地撂荒也非常严重,多数农民难于以地为生、以农为业本身就是大问题。
关于乡村功能,刘彦随提出了“六地”功能定位,认为乡村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发源地、农业生产农民居住的集中地、工业化与城镇消费的原料地,以及保障生态粮食安全战略高地、现代城市健康发展重要腹地、未来创新创业康养文化兴盛之地。新时代乡村振兴须强化六地定位、城病村治、兴村富民,其新动能体现在战略引领、创新驱动、科技支撑及治理合力。
谈到乡村振兴战略与目标,刘彦随结合去年8月发表在《Nature》的“世界乡村振兴”一文认为,“城乡是一个有机体、命运共同体”。城乡有机体是一个由城市与乡村多种要素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有机统一整体,其空间载体是城乡融合系统。不能封闭起来发展乡村,也不能单靠城市解决乡村问题,只有二者可持续发展,才能相互支撑。乡村振兴的对象是乡村地域多体系统,包括城乡融合体、乡村综合体、村镇有机体、居业协同体,具有特定的组织结构与空间形态。乡村振兴要义在于乡村地域系统组织重建、产业重塑、空间重构,实施乡村极化发展战略。城乡融合则需要乡村内生力、城市外援力和城乡交互力“三力”驱动。
刘彦随强调,乡村发展是一个历史的、渐进的过程。中国乡村发展基本上是每15年一个节点,2005年新农村建设之前,总体上是一个历史乡村转型过程。2020年之后将迈入未来乡村振兴系统融合阶段,到2030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他以韩国新农村运动为例,阐释了乡村转型与振兴是一个系统性、历史性进程,不能操之过急、不可一蹴而就。
最后,刘彦随提出了新时期推进乡村振兴的路径和策略,包括创建乡村振兴战略体系与体制机制,形成乡村振兴科学认知与规划范式,强化土地工程技术助力乡村振兴,统筹城镇化与村镇化“双轮驱动”,以及响应2030年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推进创新现代“村学”和中国特色乡村振兴科学计划。
据悉,本次论坛由中国科学院主办,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与《中国科学院院刊》共同承办,主题为“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