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草原游牧系统:协调发展的样板
来源:中国科学报 作者:王卉 发布时间:2018-8-2
在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境内有天然草原1560万亩,其中有500余万亩是国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原生态游牧系统,也是我国现有91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唯一一项草原游牧系统。
在不久前举办的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保护与发展专家咨询会、第五届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工作交流会、第五届全国农业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上,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浓郁的草原文化、丰富的畜牧产品,受到与会专家与代表的关注。
原生态系统意义重大
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是中国传承原始蒙古族游牧文化的“活化石”。
“这片地处偏远的土地至今尚未承包到户。”阿鲁科尔沁旗旗长孟晓冰说,“因此原汁原味地保留着蒙古族游牧生产生活方式。”
专家们认为,游牧是草原文化的基本元素,是蒙古族的传统,有它的科学性、高效性,游牧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是天地人之间的协调发展。
“高山保护了草原,草原拥抱了河流。无论管理还是发展,要认识到这是一个牧民生产、生活的复合系统。”中科院地理资源所副研究员刘某承表示,这里是森林草原过渡带,生物多样性丰富,同时也是生态脆弱的地方,一旦被破坏很难恢复。
“人们想把日子过得更好一些,于是一些游牧人口定居了,而一旦定居,问题也随之出现了,即发展不可持续。”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苑利说,“这种游牧方式既代表了传统,也代表了未来可持续发展方向。”
“在一些实施网围栏、高强度定牧的草原地区,草原沙化和退化的现象非常严重。”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副研究员姚予龙提醒说,这也凸显了原生态游牧系统的重要意义。
实现生态产品价值
“农业文化遗产地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先行区。”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林波表示,“挖掘保护传统农牧业文化,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途径。”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骆世明认为,当前发展生态农业面临着很好的机遇,大家普遍认识到高投入的集约农业已经达到了极限,生态农业的实践与政策途径已经累积了经验。农业生态转型的大趋势所形成的氛围,将有利于传统农业精华被更广泛认可,并形成有利于保护和发展的政策条件和社会氛围。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所研究员李先德说,传统可持续农业生产方式和抗逆强的地方品种,化肥农药用量少,生产环境清洁。有些生产系统甚至可以不施化肥农药。
中科院地理资源所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农业部全球/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闵庆文表示,农业遗产地的农产品是“有文化内涵的生态农产品”,应当在遗产地、企业家、消费者之间建立很好的联系,成立遗产地之间产业联盟,打造高端农产品,打入高端市场。
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研究员曹幸穗认为,农业文化遗产工作也极大地带动了遗产地的农产品增值、休闲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
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区
十九大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它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乡村振兴的路径之一就是文化振兴,其内容包括要“切实保护好优秀农耕文化遗产,推动优秀农耕文化遗产合理适度利用”。
农业农村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副主任罗鸣认为,要高度重视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工作,将遗产所在地打造成乡村振兴的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的试验区、农业绿色发展的先行区。
“乡村振兴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发展主要目标一致。”李先德表示,农业文化遗产地振兴优势还在于,特色资源优势明显、农业生态环境良好、乡村治理有效、村落、文化保护得好。
在骆世明看来,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最终目标,不只是遗产地产品和遗产地旅游,它提供一个个活生生的实在案例,供研究、发掘、传承、弘扬,为区域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包括乡村振兴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中国科学报》 (2018-08-02 第4版 综合)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