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然资源报】用科技支撑助力乡村振兴伟大使命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发表时间: 2019-03-04 

  自然资源部“现代土地工程与乡村振兴团队”,依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原国土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工程重点实验室建设,2018年入选自然资源部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刘彦随研究员。刘彦随研究员、李裕瑞副研究员同时入选2018年自然资源部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自然资源部科技创新杰出青年人才。 

  该团队长期致力于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土地整治工程与配置、可持续农业与乡村振兴发展的理论研究、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探索创新理工管多学科交叉、产学研多部门协作机制,系统创建多类型野外观测研究基地和多数据融合支撑技术平台,服务支撑国家国土空间优化、土地整治工程与乡村振兴战略。 

  团队在探究土地整治工程原理与优化配置机理、乡村多体系统结构与空间优化重构方面取得重大进展。通过空心村、贫困化、乡村病等现实难题、问题剖析和机理研究,提出了科学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方略及途径,建成了四个不同类型退化空废土地整治研究基地,研发了结构化土地整治技术体系,创建了毛乌素沙地土层优配与良种优选的“双优”工程模式、黄土丘陵区沟道整治工程的增强型技术模式、传统平原农区空废土地整治与空间重构的社区化模式、太行山区坡地整治工程助力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产业化模式,把论文写在了祖国的大地上。 

  惟以心力助苍生,用科技支撑为脱贫攻坚保驾护航,用真情担起助力乡村振兴的伟大使命,用示范引领土地资源工程的创新实践。团队负责人刘彦随研究员被CCTV誉为“土地专科医生”“土地整治大能手”,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发展中国家科学院科学奖、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奖等。2016年担任国际地理联合会农业与土地工程委员会主席,201811月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创新团队实力雄厚,倾心奉献成果丰硕。核心成员中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研究员7人。团队主持完成国家及省部级重大项目、重点项目等80余项;出版专著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560余篇,其中在NatureScience等期刊发表SCI/SSCI论文220余篇。撰写咨询报告20份被采纳。团队负责人刘彦随研究员和核心成员龙花楼研究员连续多年入选国际Elsevier发布的“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刘彦随研究员还入选“2018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国际Top1%科学家。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乡村情,科学路,情绵长,路坦荡!现代土地工程与乡村振兴创新团队正以士人情怀与学者担当,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以科技创新为手段,以科学智库为支撑,矢志不渝奋进在国家土地整治、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最前沿。 

  阅读提示: 

  2019116日,中共自然资源部党组印发《关于激励科技创新人才的若干措施》(自然资党发〔20192号),围绕充分用好现有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加强人才梯队建设提出5方面20项措施,特别提出“要加大创新的宣传激励。加大创新团队和人才的宣传力度,自然资源报等媒体要以开设创新专栏等方式,加大对技术创新难点、研发过程中科研人员科学求索精神的宣传力度,展现科研团队和人员的创新业绩和贡献,提升科研人员创新成就感、荣誉感,激发献身自然资源事业的热情。”为落实部党组文件精神,在自然资源行业弘扬爱国奋斗、崇尚创新的时代主旋律,本期以2018年自然资源部遴选(国土资源领域)产生的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创新团队等10个科技创新团队为对象,重点介绍各创新团队基本概况、主要业绩、创新成果和贡献、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情况等,旨在弘扬各创新团队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勇于创新、严谨求实的学术风气,团结一致、协同合作的团队精神,激发自然资源行业科技工作者弘扬践行爱国奋斗精神,在科技创新领域建功立业,为自然资源事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1934日,中国自然资源报以“弘扬爱国奋斗精神 建功自然资源科技创新——2018年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团队风采展示”作了整版报道。 

  

专版报道

 

  获奖证书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