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然资源报】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作者:沈镭       发布时间:2021-4-21   

    ● 我国实行的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退田还湖、“三线管控”等,就是要纠正原来突破了边界问题、恢复自然生态系统应有的功能。 

    ● 水土气生等多种组成要素的无形边界呈现连通性、交叠性和结构性等特征,具有复杂系统的变化规律,有形管控底线的设定必须兼具包容性和灵活性。如设置不当,将可能走向过度保护的极端。 

    ● 国际上一般认为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具有40%的阈值,可将其作为管控底线。 

    ● 土地资源的无形边界是土地生产力与土壤肥力之间的转化阈值,底线管控与粮食安全直接挂钩。 

    ● 矿产资源的无形边界在现代科技手段影响下呈现极为复杂的时空变化特征,底线管控既要把握短期的技术能力边界,又要评估长期的影响效应边界。 

    ● 生物资源的无形边界是生物多样性变化程度的阈值,不同的生态系统存在显著差异,管控底线要因地制宜。 

  

    编者按 

    2021422日是第52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题依然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如何更好地平衡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首要的是为自然守住安全边界和底线,构建生态安全体系,笔者探讨的就是这一生态保护修复的关键问题。 

  

    政策链接 

    2014年召开的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确定了总体国家安全观,将生态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要实现新进步,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 

  

    沈镭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坚持底线思维和边界管控,是未来我国实现生态保护和自然资源治理现代化新格局的重大任务。 

    1.科学认识人与自然边界的复杂性 

   科学划定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是实现生态保护和自然资源系统管控的起点,而生态保护和自然资源管理的复杂性也出现在边界上。这种复杂性不仅体现在人与自然关系本身涉及多种主体、复杂过程和广泛的影响范围,还体现在不同管理视角对于边界认识的差异。对边界的认识反映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程度,而对有形边界和无形边界的认识与管理决定了生态保护和自然资源管控的能力水平。 

有形边界是指在时间和空间上可以明确标出、用以区分两种或多种客体的自然界限和社会界线。自然界限如地球圈层和资源环境与生态系统影响范围,社会界线如国界及具体标识的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无形边界是指无法在时间和空间上明确标出的自然界限和社会界线,自然界限如尚未发现的自然规律,社会界线如宗教伦理、道德准则、乡规民约等。有形边界和无形边界是一对相互依存的概念,在适当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如无形的自然规律边界得到清晰的科学认识之后可以成为有形的管控底线,又如有形的规章制度边界在教育和宣传作用下内化为无形的社会行为规范。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是不断突破自然边界的过程,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也在不断重塑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及其边界的认识,形成了诸多理念认知、政策法规、管控底线等。 

    2.人与自然边界管控需要理性反思 

    人类活动的强度、广度和深度构成了人与自然的边界。人类从自然中获取各种自然资源,享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也向自然排放各种废弃物,人口、资源环境和生态承载力的阈值就是人与自然的安全边界和管控底线。 

对于人与自然边界的认识关键在于对上述阈值的科学划定。管控底线是有形边界,阈值是无形边界,阈值的划定标准决定了对有形边界和无形边界的管控能力。管控底线应围绕阈值科学设定。假如管控底线过高于阈值,意味着过于严格的管控水平将不利于经济发展;反之,如管控底线低于阈值,生态环境必将遭受不可避免的破坏,甚至带来严重的生态灾难。历史上因错误地引入外来物种造成严重生态灾难的教训非常惨痛,这就是原生自然系统较为脆弱,抗风险阈值较低的表现。因此,守住人与自然的安全边界是人类避免自然灾难的“一场认知考验”。 

    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首先应该遵循自然法则,将无形的自然规律边界转化成有形的管控底线。 

从自然环境看,地理环境的有形边界限定了人类生存及活动的空间范围。地理学家在中国地理版图上画出了两条著名的分界线,即自黑龙江瑷珲至云南腾冲的胡焕庸线和张相文提出的划分中国南北的秦岭-淮河线。这两条线交汇,又把中国版图分成西部、东部北方和东部南方,构成人字形地理空间格局,塑造了中国的人口分布、工农业生产格局。自1960年以来的60年来,人字形西部人口占比一直在5%~6%左右,东部北方和南方的人口占比分别在40%55%上下波动。 

   从国土空间开发看,必须设定清晰的有形管控底线才能充分保护和恢复无形的自然生态系统功能及其边界。不同的国土空间单元具有不同的生态或经济功能和边界特征,国土空间开发如果贸然突破生态边界将产生严重后果,如亚马孙森林的乱采滥伐导致严重水土流失和物种灭绝,中非共和国金矿过度开发产生的严重汞污染,我国华北平原过度开采地下水形成的大面积地下漏斗。我国实行的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退田还湖、“三线管控”等,就是要纠正原来突破了边界问题、恢复自然生态系统应有的功能。 

   从生态系统自身的演变规律看,水土气生等多种组成要素的无形边界呈现连通性、交叠性和结构性等特征,具有复杂系统的变化规律,有形管控底线的设定必须兼具包容性和灵活性。反之,生态保护的有形管控底线如设置不当将可能走向过度保护的极端。例如,不恰当的大面积植被恢复可能造成北方水资源的匮乏,过度推进三北防护林建设导致局部水资源短缺、林木枯死,同时植被条件的改善虽然可能在有些地方增加地面径流量,但也可能导致其他地方地表水径流的减少。 

    3.自然资源边界差别化管控思路 

    自然资源管理需要准确识别无形的自然资源时空配置及其边界特征,设定合理的有形管控底线。 

   水资源的无形边界是社会经济发展和自然生态安全的关键阈值之一,决定了水资源管控底线具有经济和生态双重属性。具体而言,水资源具有各种边界,如地表水与地下水的空间边界,年月日和季节性变化的时间边界,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区、污染区等功能性差异的质量边界。国际上一般认为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具有40%的阈值,可将其作为管控底线,在湿润或者干旱地区可多或可少一点,但不能超过太多。然而,黄河流域当前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达80%,已远远超过了这个阈值。河流湿地面积萎缩,结构发生显著变化,湿地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十分脆弱。黄河治理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加强协同配合,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 

  土地资源的无形边界是土地生产力与土壤肥力之间的转化阈值,底线管控与粮食安全直接挂钩,应细化管控标准,不仅管控“量”,更要管控“质”。解决粮食安全问题需要严格保护耕地。目前我国耕地中低产田占比高,农作物化肥施用量高。为了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我国实施了占补平衡政策,但在一些地方存在被占的土地往往是肥沃的耕地、补充的是单位生产力很差的土地现象。土地生产力核心在于土壤肥力,切实保护现有耕地,有效提升土壤肥力,是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的关键。 

    矿产资源的无形边界在现代科技手段影响下呈现极为复杂的时空变化特征,底线管控既要把握短期的技术能力边界,又要评估长期的影响效应边界,建立一系列技术规范、行动规则和法律制度,形成完整的监、管、控体系。 

生物资源的无形边界是生物多样性变化程度的阈值,不同的生态系统存在显著差异,管控底线要因地制宜。生物资源为人类提供丰富食物,维持清洁的空气与水平衡,一些天然药物资源还可以帮助人类抵抗各种疾病和灾难。 

   从管理角度看,理顺人与自然的有形和无形边界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的重要抓手。政府的作用是既要遵从自然规律并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加强社会对人与自然之间无形边界的科学认识,又要通过宣传、政策、法律、制度、文化等建设形成系统性的有形管控边界。 

  现代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与生态环境系统不仅在组成要素上存在重复,而且在空间上还存在边界交叉和重叠。水土、动植物等既是生态环境系统的主要组成要素,又是能够直接为人类带来经济价值的重要自然资源。水源涵养、“三生空间”、生物多样性等,是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具有无形边界的公共产品。水、土地、森林、草原、动植物、能源、矿产等自然资源产品,需要从地质勘查、开发利用、保护修复等环节上,清晰界定地理空间范围、法律权属范围、开发利用的技术范围、责权利关系等,形成自然资源的管控边界,具体包括地理边界、法律边界、技术边界和政策边界。 

  总之,未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科学认识人与自然的边界是起点,需要开展一场从人与自然关系认知到生态文明观念的建立、从过度索取模式转变为生态文明价值提升的整体性、根本性的变革,形成一场意义深远的人与自然关系转变的理论创新和人类实践。 

    4.守住安全底线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关键 

  对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无形边界要有科学认知,须遵循不同自然资源的属性差异和学科特征。当前需要克服两种走向极端的错误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生态保护优先就必须停止或严格限制矿产及能源资源开发。这种观点是把保护与开发对立起来,即有形边界的管控超出了无形边界的必要范围。另一种观点认为所有自然资源利用需要采用统一的标准、规范加以管理。这种观点忽视了不同自然资源的物理、经济、生态等属性,也模糊了相应的地理、法律、技术和管理等边界差异。不同自然资源有不同的分类标准、空间范围、产权特点、开发利用方式,必须以实现特定管理目标为前提,根据各类自然资源的属性和无形边界的范围采取差别化管理。 

统筹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和自然资源管控改革,必须明晰有形自然边界和无形管控底线,建立边界和底线管控技术体系。中共中央、国务院已颁布了《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提出建立全国统一、责权清晰、科学高效的分级分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各地规划实践中提出了很多自然资源管理边界,但各地在划定“三线”和开展“双评价”方面具有很多不确定性和难以统一的技术和标准障碍,建议建立自上而下宏观指导和自下而上灵活应对相结合的自然资源利用边界和底线管控技术体系。 

  摒弃“零和博弈”思维,科学认识生态保护修复制度与自然资源利用体系的边界交叠特征。人与自然的边界是历史的、动态变化的。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难以避免对国土空间和生态系统造成影响,关键是要建立科学的损害补偿制度,采取科学的生态修复措施,提升生态保护与自然资源利用的多重边界管控能力,包括科学认识无形边界的能力、划定有形边界的能力,确保生态保护与自然资源的法律法规有效衔接。 

  科学处理行政管理边界和自然保护边界的关联与冲突,妥善协调多方利益诉求。生态保护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在行政管理界线和自然保护界限上经常发生冲突。例如,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流域等跨行政区域单元,各利益主体之间对于生态产品价值、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资产保值增值意愿等,存在明显的认知差异和利益冲突。流域上游承担水资源保护和水源生态涵养,但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受限,下游地区享受生态保护成果却不愿意分担保护成本,出现了上游青山绿水饿肚皮、下游吃香喝辣要减肥怪象。因此,对于大江大河和国家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需要建立覆盖全流域的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制度。 

  加强自然资源有形边界的综合管理,统筹地理边界、产权边界、技术边界、制度边界等多种边界。自然资源的流动性和产权关系复杂性往往导致管理边界模糊、重叠或交叉等问题,尤其是在跨行政区或跨地域边界的长江和黄河等流域,需要采取基于自然地域或流域边界的综合管理方案,其中大气污染、生物和水资源等因跨界流动而需要与各级政府、企业和社会在责权利等无形边界上进行关联统筹。 

  加强市场及社会的无形边界和政府的有形边界之间的相互协调和有效转化。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及其管理相关的伦理、权利、文化以及法律法规都是市场及社会的无形边界。尽管《宪法》《民法典》《物权法》等对自然资源进行了规定,但对于自然资源的内涵判定、分类标准、管控原则等缺乏详细说明。单一门类自然资源的法律法规尽管非常具体,但不同门类自然资源之间往往出现价值取向差异、立法模式不同以及体制和法律层级冲突。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境伦理哲学观,全面提升社会各界对人与自然的无形边界管控的认识水平。在实践中,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观要求改变传统的资源消费模式,统筹资源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相互转换,切实将生态权衡原则纳入生产、生活和生态的各项规范之中。特别是在国家公园管理方面,需要充分发挥环境伦理观在管理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坚持遵循自然、尊重科学,避免不可逆损害并争取最小不可避免伤害。 

  引领全球绿色发展和自然生态保护的科技合作,确立自然生态永续发展和民生福祉提升的双重底线。后疫情时代,世界将更加关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基于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和治理经验,中国可以明确提出自然生态永续发展和民生福祉提升的双重底线,形成全球自然资源治理新模式和绿色发展的中国方案。 

  总之,树立边界意识是实现自然生态安全的前提,科学认识自然生态系统的无形边界,尊重自然生态系统演变规律,完善生态保护与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形边界体系,明晰自然资源综合管理的各种无形边界,是实现美丽中国和自然资源治理现代化的根本所在。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新闻链接:http://share.591adb.com/sharearticle/article/article_id/3668465/app_key/4d4a51c4445c24e032a09c163a2e4f6d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