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然资源报】扎根乡土研究的杰出实践者

  ——专访国际地理联合会杰出地理实践奖获得者、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刘彦随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作者:杨旋    发布时间:2022-8-20 

 

  我生长在陕北黄土高原的一个贫困乡村,硕士、博士、博士后研究侧重土地利用与乡村发展,进入中国科学院专门从事农业与乡村地理学研究,然后利用地理学理论与技术方法去解决土地利用与乡村实践问题,创新发展农业地理工程和人地系统科学,努力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巴黎时间2022722日下午,国际地理联合会(IGU)百年庆典特别大会举行了2022IGU奖项颁奖仪式,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刘彦随荣获国际地理联合会杰出地理实践奖。IGU的授奖理由:在土地利用、乡村减贫与乡村振兴的科学决策和实践,以及农业地理工程应用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颁奖后,刘彦随代表中国获奖者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获奖感言。 

   国际地理联合会杰出地理实践奖是为表彰学术成果被广泛采纳和应用于各个领域实践并作出杰出贡献的地理学家而设立的国际奖项。首届 IGU杰出地理实践奖分别授予中国(刘彦随)、日本(Yugo Ono)、英国(Rachel Pain)、澳大利亚(Bruce G.Thom)等4个国家的科学家。 

  正如其获奖感言所说,进入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研究所以来,刘彦随一直深耕城乡转型与土地利用、农业地理与土地工程、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人地关系与人地系统科学等专业领域,坚持用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丰富理论,为发展土地利用配置、乡村地域系统和人地系统科学理论,科技服务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新农村建设、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了一名专业学者尽其所能的贡献。 

  解时代课题,做一线学者 

  1998年,刘彦随进入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经济地理部从事博士后研究,师从著名地理学家吴传钧院士,出站后留所工作。此后,他的科研生涯注定了跟中国经济地理学研究绑定在一起。 

  吴传钧是国际著名的地理学家,在人文地理学理论、农业地理、土地利用、国土规划与综合整治等领域做出了影响深远的重大贡献。他于20世纪90年代初主持完成首部《11000000中国土地利用图》,创建了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对创新发展中国地理学基础理论,服务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发挥了重要的导向作用。 

  在担任吴传钧先生助手和学术秘书的十多年里,刘彦随不仅系统学习了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而且通过自己的研究与实践将这一理论不断深化和发展,创新发展现代人地关系与人地系统科学,推动全球变化背景下的人地系统科学认知向前迈进了一步。 

   作土关系、人地关系、居业关系、产城关系,是现代人地系统的四大关系,它们分别对应于乡村地域系统的农业系统、村庄系统、乡域系统和城镇系统。刘彦随认为,人地关系及其变化是现代地理学研究的重要主题,也是当今社会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现代人地系统具有复杂性、地域性和动态性特征,人地交互作用过程、格局及其综合效应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除了在学术问题与专业理论方面的研究,刘彦随更重视地理实践。毕竟,人地系统科学是研究人地系统耦合机理、演变过程及其复杂交互效应的新型交叉学科,探究的是人类活动改造和影响地表环境系统的状态。因此,专业研究必须脚踏实地,面向实践、深入一线。 

   从农村走出来的刘彦随,内心从没有忘记过那些偏远贫穷的乡村。受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委托,2016年到2021年,刘彦随担任国家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专家组组长,主持创建了评估调查三制度、三系统和进村入户六个一工作法,自主研发了国家精准扶贫成效第三方评估大数据平台,研究揭示了乡村贫困化空间孤岛效应和精准扶贫供给侧结构模式,连续六年带领上万人的评估团队深入脱贫攻坚主战场、精准扶贫第一线,实地调查了中西部地区603个市县、5380个村、16万农户。2018年,他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2021年,他担任组长的国家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团队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刘彦随的学生兼助手郭远智还记得,2016年他随刘老师在河北省阜平县开展国家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近两个月刘老师带领团队走遍了全县209个行政村,白天入户调研,晚上开会讨论。他十分钦佩刘老师的家国情怀、拼搏激情和责任担当,也深刻地理解了老师一直以来的教导,做学问、搞研究,必须力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谋万民福 

   亲身参与并经历着生态文明建设、新型城镇化、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的持续推进,作为地理专业学者的刘彦随越来越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当今的中国,人地系统与国土空间格局正在经历着历史性的变革,人地系统协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愈加复杂,而通往科学决策的路径在哪里?这个时候,有学养的科学家不会失声。 

   随着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立,刘彦随又在思考一个重大的命题——面向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布局和支撑体系,国土空间如何识别和优化?面临的问题怎么办?建好的农田怎么用?……其实对这些问题的答案,他在心中已思考了多年、探索了多年,其必经之路就是以土地利用配置、土地综合整治、土地系统调控为主线,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指向,强化土地的资源、资产和资本属性,创建国土空间精准识别、优化调控理论与技术体系,创新推进区域人地业协同与可持续发展。 

  当大地良医,为百姓造福  

  宁种一亩沟,不种十亩坡,这曾经是陕西延安老百姓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1999年以来随着陕北黄土高原实施大规模退耕还林工程,当地耕地面积锐减、粮食自给困难、农业人地矛盾加剧等一些新问题出现,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优化区域人地关系,亟需推进沟道土地整治,建设高标准农田。 

   2013年,中央支持陕西省延安市治沟造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项目正式启动,刘彦随作为项目负责人,以黄土高原综合治理与土地可持续利用为目标,以地理学、工程学、农学、管理学等跨学科相关理论为支撑,深入探究农业地理工程试验与应用范式,提出创新沟道土地整治技术与管理方式的系列对策建议,构建了黄土高原丘陵区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融合、人地耦合的沟道农业系统。 

   为此,他带领团队实地考察延安2000多条典型沟道,完成了区域土地资源调查与系列制图,应用人地系统科学和乡村地域系统相关理论,研究提出了黄土高原治沟保生态,造地惠民生新方略,创新设计了分层防控、系统配套、科学搭配的增强型沟道土地整治技术体系,研制了一套沟道流域整治规划仿真方法及沟道土地整治规划系统。针对黄土湿陷性及其微结构特征,创新研制了沟道坡面造地切坡最优参数及侧坡导流排水、健康土体复配等关键技术,成功破解了沟道土地整治中坡面稳定性和新增耕地快速熟化的技术难题。同时,针对气候变化特征和地域特点,基于历史气候数据建模、长期定位观测和沟道土地工程试验,发现了1960年以来,黄土高原积温线(3400℃·d)北移了130千米,其自然生态与农业地域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据此提出了沟道新造地一季改两季”“一业变三业的土地利用新模式,创新设计了黄土高原丘陵区三带六段农业立体发展模式和三产融合的国土空间治理模式。 

   在刘彦随看来,三生空间融合模式的关键在于科学认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正确处理水平衡、地平衡、业平衡等要素平衡,促进人地关系、城乡关系与居业关系的良性发展,而这些正是建立在他对人地系统科学认知的理论基础之上。 

   2018年,延安治沟造地重大工程项目顺利通过验收,整治沟道土地55.58万亩,新增耕地11.70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42.29万亩。整治后的沟道土地是山坡地产能的3~5倍,实现了水机(械化)协同耦合,推动了黄土高原农业种植由广种薄收转向少种多收 

   从农业种植产能而论,每新造1亩沟道坝地,可为坡地退耕还林置换出近5亩的生态空间,既巩固了退耕还林成效,降低了百姓遭受自然灾害的风险,又优化了农业地域结构,促进了生态持续恢复与保护。刘彦随说,这些都是三生空间融合、人地系统耦合的成功例证。 

   昔日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如今由黄变绿,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2019年,中共中央组织部将延安治沟造地纳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攻坚克难案例:生态文明建设》典型案例,并给予充分肯定。2020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将延安治沟造地三生协调发展模式纳入高考地理试题。 

   除了扎根自己生长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刘彦随近20年来率领团队辗转毛乌素沙地、山东黄淮海平原农区、河北太行山区、陕西汉江流域等地,相继建成5个不同类型的农业与乡村地理工程观测研究基地,持续开展典型台站观测试验与工程示范,针对水毁地、沙化地、空废地、荒山地和生态保护地等不同类型区域,创新提出了以土地优配、良种优选为重点的现代农业双优工程,以及土体营造、土层复配、土质改良三位一体的退化土地整治工程模式,实现了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基本农田、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百姓增收的多赢目标。      

   水毁地、沙化地、荒山地等都分布在偏远的地区,交通不便、条件艰苦。刘彦随和团队的青年学者每年超过半年时间深入乡村田野、实验基地,坚持探究农业地理工程理论和关键技术模式。在刘彦随的心中,有一条他带领团队数十年科研与实践的经验体会,那就是接地气才有底气,有深度才有高度 

  为乡村把脉,开治病良方 

  乡村病了,而且病得不轻。 

  20138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专门邀请两院院士及有关专家到中南海,听取城镇化研究报告并进行座谈。会上,刘彦随以《新型城镇化要注重根治乡村病》为题,向总理汇报了自己历时8年的研究成果。 

  总体来说,就是农业生产要素高速非农化、农村社会主体过早老弱化、村庄建设用地日益空废化、农村水土环境严重污损化和乡村贫困片区深度贫困化。以扎实的实地调查及研究成果为依据,刘彦随总结出了乡村病五化问题。他还指出,农村空心化是一个较有规律的演化过程,整治也应该遵循村庄演化的生命周期节律性。在实践中应防止两种倾向:一是错失良机,二是操之过急。基于团队完成的4.6万宗宅基地、6500余农户调查,首次测算出全国空心村综合整治潜力达1.14亿亩。 

  乡村人地分离、建新不拆旧,是导致大量空心村的症结所在,也是我国建设用地呈现城乡双增的重要原因。刘彦随剖析了背后的深层次问题,指出乡村转型发展中暴露出来的不平衡、不充分、不协调、不持续的问题是乡村地域系统持久衰退的结果,这一问题已成为制约全面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的主要瓶颈。 

   既发现病症,也给出良方。面向乡村振兴战略需求和乡村建设实践需要,亟须创新引入乡村地理工程与技术方法,深度解析乡村地域系统复杂性、动态性和差异性,形成理论新认知,探究破解新路径。   

   在刘彦随看来,乡村地理工程的本质是地理学综合性、区域性与工程学系统性、技术性有机结合、交叉融合的乡村自然经济技术过程。他通过自己十余年的探索实践,已经找到了解决路径——乡村地理工程是根治乡村病和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面向全球可持续发展和国家高质量发展战略,乡村地理工程的研究领域也得以深化和拓展。现代乡村地理工程,是现代化目标指向和现实性问题导向相结合的乡村空间重构与系统重建过程,包括土地整治工程、环境治理工程、生态建设工程、精准扶贫工程、乡村振兴工程等。 

   如何科学推进乡村振兴?刘彦随认为其核心在于解决乡村地域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问题。2018-2020年他在《地理学报》发表了3篇论文,系统阐述了乡村振兴的基础理论、总体战略和技术方法,被业内誉为乡村振兴研究三部曲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对象是乡村地域系统,要以激活乡村人口、土地、产业等要素活力和内生动力为抓手,以提升乡村地域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竞争力为目标,推进乡村地域系统组织重建、产业重塑、空间重构,实施乡村极化发展战略。 

   在刘彦随看来,生态文明、新型城镇化、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这些新时代的国家战略,都需建立在调整和优化乡村人地业耦合关系与城乡要素配置新格局之上,增强城乡地域系统功能与弹性,推进城乡深度融合与乡村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 

   在中国科学院近20多年的科研生涯中,从土地利用研究到空心村治理、新农村建设,再到国家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新时代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刘彦随坚持深入实践、扎根乡土、培养人才,运用地理专业理论和工程技术解决乡村发展现实问题。同时,他积极推进农业地理工程和可持续减贫研究的国际化,出任国际地理联合会农业地理与土地工程委员会(IGU-AGLE)主席、一带一路减贫与发展联盟(ANSO-APRD)主席,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中国地理学会会士,2015年以来连续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2018年以来连年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扎根乡土,不负韶华。刘彦随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位乡村地理学家的家国情怀、拼搏精神和责任担当,真正把论文写在了祖国的大地上。 

 

  (图1:刘彦随荣获国际地理联合会杰出地理实践奖)

  (图2:刘彦随带队黄河流域人地系统科学考察 刘玉川摄)

  (图3:刘彦随带队在河北太行山区贫困户调研 王介勇摄)

  (图4:刘彦随在河北阜平县精准扶贫调查 王介勇摄)

  (图5:刘彦随在延安宝塔区甘谷驿镇顾家屯治沟造地项目设计调查 李裕瑞摄)

  (图6:刘彦随在陕西榆林农业地理工程试验基地讲解水土耦合关键技术 武文豪摄)

  (图7:刘彦随向国际专家介绍黄土高原治沟造地与土地持续利用观测研究站(延安羊圈沟)李裕瑞摄)

  (图8:刘彦随在毛乌素沙地现代农业双优工程观测研究基地 武文豪摄)

  (图9:刘彦随在山东禹城伦镇牌子村开展空心村问题调研 王介勇摄)

  (图10:刘彦随在四川大凉山布托县实地调查乡村产业与就业情况 曹智摄)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