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然资源报】科学开发利用松嫩平原后备土地资源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作者:康跃虎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9日  

  松嫩平原由松花江和嫩江冲积而成,地形较为平坦,四周高于中部,湖泊、泡子和沼泽地星罗棋布,水土资源匹配较好,盐碱地面积大且集中连片,是重要的耕地后备资源。科学开发利用松嫩平原盐碱地,可有效激发东北地区粮食增产潜能,对我国粮食安全和区域生态安全意义重大。     

  从水田开发到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 

  松嫩平原大面积的苏打盐碱地,土壤的含盐量、碱化度和pH值都很高,属于重度和极重度苏打盐渍土,加之排水难度大,区域内淡水资源量不足,是最难开发利用的盐碱地类型之一。     

  鉴于苏打盐碱地水田开发技术快速改进已趋成熟,水田开发成为现阶段松嫩平原苏打盐碱地开发的主要途径,然而单一的水田开发受淡水资源制约,结构单一且生产成本较高,加之受水稻市场价格波动影响,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未能实现最大化,抗风险能力也不强。另外,松嫩平原特殊的地形地貌特点,决定了如果解决不好盐碱地开发过程中含盐量高、化肥农药含量高、化学改良剂含量高三高排水出路以及净化等问题,将造成区域内严重的面源污染等新的生态环境问题。    

  笔者认为,综合考虑松嫩平原的自然条件,改变单一的水田开发,采取水旱结合、农牧结合、农林草结合、农田人工湿地结合的方式,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系统治理十分必要。 

  农业生态环境和谐共生 

    松嫩平原的合理开发利用须以区域地形地貌、淡水资源量及其承载力、三高排水的消纳能力、生态系统功能、社会经济效益、三农问题解决,以及可持续生态循环经济为基本要求,按照山水工程标准进行综合开发治理,带动地方经济和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从技术层面,要强化精准高效灌溉技术应用,精准精量使用外源化学改良材料,加大适应盐碱环境的盐碱地农业发展力度。传统方法需要大水洗盐压盐,在造成水资源浪费的同时,排水系统规模大,排出水量多,其中含有的盐分、化肥、农药等都会影响区域生态环境。外源化学改良材料实际上又增加了一定量的土壤盐分,要力求施用精准精量,避免粗放过量使用,造成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盐分离子迁移和土壤盐碱化过程是地球表层一个物质循环过程,人类不能消灭盐碱地,要与盐共存,适应盐碱地环境。保护盐碱地生态环境既要解决好三高排水出路问题,又要构建对动植物有益的生态系统,实现农业生态环境和谐共生。 

    

  盐碱地农业与植被建设理论与技术 

   目前,最新的微灌水盐调控盐碱地农业和植被建设理论和技术,已经能够全面提供满足旱田开发、草原恢复、造林、排水等方面技术支持。 

   该理论和技术的核心是,通过准确选择适合的滴灌和微喷灌灌水器流量或灌溉强度,必要时借助散水介质,创造土壤水分非饱和运动状态并精准控制土壤基质势,以实现水分在盐渍土内的运动高效淋洗盐分。同时,精准控制水盐运动方向,抑制地下水浅埋条件下盐分上移和表聚,保持良好土壤通气性,维持高的土壤基质势补偿渗透势,为植物生长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无须特地选择耐盐或盐生植物,基本不添加土壤改良材料、不需要前期土壤改良过程,结合灌区内排水排盐方法,实现盐碱地原土种植作物、栽植树木,保证作物优质高产高效,林木绿地生长旺盛且可持续,盐碱化草原逐步恢复到顶级群落。这一理论和技术已经在吉林省大安市开展过综合研究和试验示范验证。 

    

  合理规划水田与旱田开发区域 

   基于最新的盐碱地农业与植被建设理论与技术,以及其中的灌区内排水排盐方法,结合比较成熟的水田开发技术,根据地理位置和水资源承载力,合理规划水田与旱田开发区域。 

   水旱结合。除了开发水田种植水稻外,还要开发旱田种植玉米、大豆、向日葵(油葵和食葵等)以及瓜果蔬菜之类,丰富农业种植结构。 

   农牧结合。将盐碱化的草原恢复重建为优质高产羊草草原,种植一定规模的青贮玉米,粮食玉米高位留茬保护性耕作和增加饲草料,养殖废弃物资源化为有机肥,提高耕地生产力水平,加大种养结合循环经济发展力度。 

   农林草结合。在农业种植区、清洁能源区(风电和光伏发电区)、二产和三产产业区、道路和村庄周边,营造林带和林地,恢复羊草群落(顶级植物群落)草原,按照山水工程标准重构盐碱地生态系统。 

   农田与人工湿地结合。依据灌区内排水排盐方法,精准控制盐分淋洗水量,按照人工湿度蒸发与农田排水平衡的思路,依照一定比例规划人工湿地。一方面,为盐分淋洗排水和正常农田(尤其水田)排水解决出路问题;另一方面,通过人工湿地处理和净化三高排水,在保护区域生态环境的同时,对排水进行水产养殖和制氢等途径的利用。 

   总之,开发和利用松嫩平原苏打盐碱地后备土地资源,要有全局性的新理念,发展现代特色盐碱地农业与绿色二产和三产产业,对松嫩平原盐碱地分布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意义重大。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相关链接:https://www.iziran.net/news.html?aid=5273269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