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

来源:《经济日报》日期:202432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地位更加巩固,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作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空间枢纽,中部地区如何找准定位,发挥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本期特邀专家围绕相关问题进行研讨。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区域经济研究室主任叶振宇:

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中部地区以占全国约1/10的陆地面积,集聚全国1/4以上的人口,创造全国1/5以上的经济产值,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近年来,中部地区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区域,坚持新发展理念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发挥比较优势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抢抓机遇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一是产业发展集群化、数字化、绿色化势头明显。“十四五”以来,随着中部地区产业布局优化调整,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快速发展,产生一批主营业务收入超过千亿元甚至万亿元的产业集群,涌现出株洲轨道交通装备、长沙工程机械、武汉光电子信息、合肥智能语音、赣州稀土新材料及应用、“武襄十随”汽车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同时,在数字技术广泛渗透下,中部地区产业数字化转型进入全面迸发状态,企业上云、智能工厂建设等数字化行动广泛赋能制造业企业。2023年,湖北工业企业上云覆盖率近50%,河南工业数字经济渗透率超20%。在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引领下,中部地区制造业企业通过引入新技术新工艺、建设绿色工厂、贯通上下游循环生产链等途径减少污染排放,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河南去年新增省级以上绿色工厂和园区198个,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4.5%。

二是优势产业的产业链韧性增强。中部地区围绕优势产业强化产业链协同,实施产业链招商,锻造产业链长板,补强产业链短板。安徽推行平台招商、基金招商、场景招商等新模式,取得明显成效,2023年1月至10月吸引省外到位资金11331.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4%。同时,链主企业在提高产业链韧性和构建协同创新生态中发挥重要作用。例如,中联重科、三一重工等链主企业不仅把自身创新能力转化为产业创新优势,还通过产业链上下游带动相关企业协同创新,进而形成利益纽带紧密的创新生态。在产业链垂直整合和横向拓展中,湖北探索“链长+链主+链创”三链协同,发展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2023年全省汽车制造与服务产业营业收入突破8000亿元。

三是科技创新激发产业创新活力。安徽、湖北等省抓住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的重大机遇,整合省内外科技资源,加强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形成更加突出的原始创新能力,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创新。合肥、武汉等城市支持高校科技资源和创新主体孵化培育量子计算、激光等新兴产业,从而开辟出新质生产力快速成长的苗圃。中部地区发挥产业基础和人才优势,集中优势力量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同时加强创新主体建设。为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产业创新需要,中部地区大力推进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基础研究支撑平台建设,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国内外领先水平的创新平台,如湖南岳麓山实验室、湖北汉江实验室、河南嵩山实验室、江西南昌实验室等。

四是产业功能平台和产业园区发展提质增效。近年来,中部地区把产业功能平台作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湖南、湖北、安徽、江西加强承接产业转移功能平台建设,把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打造成吸引国内外产业集聚的重要载体。同时,河南、江西等地大力推进内陆开放功能平台建设,探索发展开放型经济新模式。例如,河南把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作为内陆开放的旗舰性平台以及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战略支点。2023年,郑州机场全货机航线拓展至49条,中欧班列累计突破1万列,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进出口规模居全国前列。在推进产业园区转型升级方面,安徽实行国家级开发区产业用地按“标准地”出让;湖南深入开展“五好”园区创建工作;河南实施开发区“三化三制”改革;江西通过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开发区管理机构精简率40.6%。

进入新时代,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中部地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一步。中部地区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还有很大潜力,需在新一轮全球产业布局调整中承接新兴产业转移,蓄势积力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大力拓展我国产业发展的腹地空间。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贾若祥:

坚持城乡区域发展一盘棋

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在促进城乡区域协同发展中的区位优势明显,是继东部沿海地区之后推动我国区域经济梯次发展的重要战略接续区。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新时代新征程,中部地区需不断增强城乡区域发展协同性,积极参与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实施,深入推进区域内融合互动、融通互补,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融合发展,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中部地区坚持区域发展一盘棋,积极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发挥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发展作用。

安徽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做大增量,通过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做优存量,以经济发展质的有效提升带动量的合理增长,实现从“总量居中、人均靠后”到“总量靠前、人均居中”的发展。河南、山西深度参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郑州作为黄河流域的国家级中心城市,积极推进国家创新高地、先进制造业高地、开放高地、人才高地建设,2023年郑州GDP为13617.8亿元,同比增长7.4%。湖北、湖南、安徽、江西不断加强生态保护,积极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中部地区坚持城乡发展一盘棋,深入推进城市间合作以及城乡融合。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为重点,深入推进城市间合作,促进一体化发展,实现城市群内部城市由“物理相加”向“化学融合”转变。长株潭、郑州、合肥、南昌等都市圈以推动统一市场建设、基础设施一体高效、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产业专业化分工协作、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城乡融合发展为重点,深入推进同城化发展,不断形成区域竞争新优势。今年,武鄂黄黄都市圈城际铁路实施公交化运营的“新城快线”列车正式开通,乘客可乘坐“新城快线”由武汉往返黄石、黄冈等地,同城化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洛阳、襄阳、阜阳、赣州、衡阳、大同等区域重点城市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能力不断提升,成为支撑中部地区加速崛起的新增长点。

中部地区积极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以县域为单元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因地制宜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乡村覆盖和延伸,不断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让农村居民就地过上现代化高品质生活。

从目前来说,中部地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存在,需坚持问题导向,靶向施策,重点发力。

   一方面,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不断释放城乡区域比较优势,积极推进统一大市场建设,依托中部地区城市群、都市圈、区域中心城市,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多极点支撑、多层次联动、网络化发展的城乡区域格局。

另一方面,更好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充分利用区域重大战略为中部地区加速高质量崛起赋能蓄势,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积极推进城乡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城乡全体居民,持续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使城乡区域协同发展可感可及。需围绕对话交流、重大事项协商、规划衔接,加快建立健全中部地区省际合作机制,推动中部六省省际交界地区以及与东部、西部其他省份交界地区合作,务实推进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深化大别山、武陵山等区域旅游与经济协作。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万军:

建设和谐共生的美丽中部

建设美丽中部,既是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也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中部地区在国家生态安全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太行山、秦巴山区、大别山、武陵山、南岭山地等是重要生态屏障,三峡水库、丹江口库区是国家重要水源地,洞庭湖、鄱阳湖、巢湖是重要湖泊湿地,山西是重要能源基地,长江中下游地区是著名鱼米之乡。

近年来,美丽中部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中部地区经济社会绿色化、低碳化发展取得明显成效,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长江禁渔成效初步显现,水生态加快恢复。中部地区各省市深入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战略,积极开展美丽中国建设实践。江西围绕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高地,率先出台美丽江西建设规划纲要,山西制定发布美丽山西建设规划纲要,湖北、湖南、安徽、河南加快制定美丽省域建设规划或实施意见,深化各要素领域和地区创新实践,加大改革和投入力度。各地区积极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美丽河湖、“山水工程”建设,涌现出一批美丽中国建设实践典范。

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方面,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调整。山西、河南等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加快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产业基地建设。推动河南食品轻纺、山西煤炭、江西有色金属、湖南冶金、湖北化工建材、安徽钢铁有色等传统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低碳化转型,加快重点行业清洁生产、节能降耗改造,打造一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示范区,加快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和农业绿色发展。

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方面,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深入实施汾渭平原、苏鲁皖豫交界地区、长江中游城市群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实施城市空气质量达标行动。深入实施长江大保护、抓好黄河流域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全力保障南水北调水源安全,坚持水资源保障、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三水统筹”、“一河一策”系统治理,持续建设美丽河湖。坚持源头预防、防控结合,保障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严格防范环境风险。

在深化改革创新方面,发挥中部地区实事求是、勇于改革的优良传统,坚持从高质量发展的主题主线出发,直面问题、转变观念、动真碰硬、深化改革。进一步树牢绿色发展、创新发展意识,理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建立健全美丽中国实践组织体系、实施体系和工作平台,完善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激发各地区各部门、企业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推动美丽中国建设方面,努力打造美丽中国省域篇章。武汉、郑州、长株潭、合肥等都市圈发挥引领和辐射作用,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都市圈。各市县依据自身资源禀赋积极推进美丽城市、美丽乡村建设。发挥中部地区大江大河和湖泊保护治理优势,进一步创新保护治理模式与机制,打造全国美丽河湖建设样板。深入发掘中部地区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社会风尚,动员全社会共同行动,共同建设山河锦绣、经济繁荣、田园清洁、城乡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部。

然而,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资源环境压力较大,环境设施欠账,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大气污染防治和河湖水生态保护任务重,与美丽中国建设要求、高质量发展要求相比仍有差距。需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中部地区在大气环境治理、绿色低碳发展、大江大河及重要湖泊保护、美丽河湖建设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陈明星:

打造内陆高水平开放新高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部地区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日渐完善,对外开放水平和质量显著提升,内陆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

对外贸易额快速增长,贸易结构持续升级。2023年,中部地区货物进出口总额36176.2亿元,出口额23832.7亿元,进口额12343.5亿元,占全国的比重相比2012年分别提高3.7个、4.1个和2.9个百分点。贸易顺差从2012年的3012.1亿元增至2023年的11489.2亿元。跨境电商的兴起为中部地区对外贸易提供新机遇,2023年河南跨境电商进出口交易额2371.2亿元。出口商品结构不断改善,现代制造和高新技术占比提高,2022年中部地区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比分别超50%和26%。

吸收外资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2022年,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比增长29.8%。2023年,安徽在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占比分别为46.7%、40.3%。作为我国重要粮食生产、能源原材料、现代装备制造和高技术产业基地,中部地区拥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和坚实的产业发展基础,为提高对外合作水平提供有力支撑。

对外开放平台和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中部地区先后设立河南、湖北、湖南、安徽4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和55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皖江城市带、湘南、湖北荆州、江西赣南等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这些平台在促进对外合作和区域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中部地区建设“水—陆—空—铁”多式联运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截至2022年,中部地区铁路营业和公路里程分别超3.5万公里和140万公里,建成16个万吨级内河码头,并形成以武汉港阳逻港区、九江红光国际港、马鞍山郑蒲港新区、合肥新港等为代表的一批专业化港区。完善的基础设施支撑中部地区在全国乃至全球物流网络中的地位,有效提升该地区对外开放水平。

以省会城市为中心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初步形成。近年来,中部地区省会城市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武汉、长沙、郑州、合肥的GDP均突破1万亿元。中部地区拥有丰富科教资源和人力资源,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显著成效。合肥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超70%。长沙加速建设成为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进一步增强其在制造业领域的影响力。

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推动高水平开放。以中欧班列为例,河南加快建设中欧班列郑州集结中心,推动形成以欧洲方向为主,以中亚、东盟方向为辅,21个境外直达站点和8个出入境口岸的国际物流网络,境外网络覆盖欧亚40个国家140余座城市。班列开行频次由2013年每月1班、2016年每天1班,到目前每天12班。2023年,湖南开行中欧班列1173列,连续3年稳定千列规模。安徽合肥中欧班列提质升级,运行班次从2014年的10余列,提升到2023年的868列,发运35578个40英尺箱,同比增长13.02%。2023年湖北武汉中欧班列开行848列,同比增长57%。

在中部地区对外开放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外贸进出口规模偏小,高附加值、高科技产品占比不高,区域对外开放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依然存在。要打造内陆高水平开放新高地,还需深化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改革,加强与国际市场的互动融合,积极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提升中部地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的参与度和影响力,拓展国际贸易和投资领域;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培育链主企业,引领现代化产业链发展,提升产业附加值,特别是增加高技术产品和服务比重;促进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建设高水平、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创新型城市;推动省际协作与交界地区协同发展,加强与东部沿海地区的深度合作,统筹对外开放与对内合作,坚持内外联动,实现合作共赢。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