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浏阳河流域自然资本评估报告
来源:红网 作者:卢欣 发布时间:2016-10-19
红网长沙10月19日讯(时刻新闻见习记者 卢欣)今天上午,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了浏阳河流域自然资本评估报告。报告显示,浏阳河流域总体生境退化程度较低,生态状况较好。
2014年底,世界自然基金会邀请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团队,将InVEST模型用于浏阳河流域自然资本评估,以期为流域内的管理决策者和利益相关方认识、利用和保护流域自然资本提供科技支撑。
科学家通过关键地表生态参数的空间分析,对浏阳河流域过去十五年(2000-2015年)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时空动态变化、自然资本的实物量与价值量进行了分析评价。评估结果显示,2015年,浏阳河流域水资源供给总量达24.84亿立方米/年,实际土壤侵蚀量仅为约134.2万吨/年,低于总的潜在侵蚀量3000万吨/年。浏阳河流域2015年森林蓄积量达1383万平方米,自2010年起平均每年增长25万平方米。流域平均碳密度约为33.02吨/公顷,流域总碳储量约为1500万吨。
同时,浏阳河流域年均氮的输出总量为742吨,平均为2.3公斤/公顷,磷的输出总量为44吨,平均0.14公斤/公顷,浏阳河流域大部地区氮磷输出量相对较小,对水质影响较小;浏阳河上游具有较大的降水量和势能,水能的理论蕴藏量为848.8kJ,潜在水能蕴藏密度不超过30千焦/公顷。适度的水能开发有助于提供清洁能源,但需要将水电开发对生态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
总体来说,浏阳河流域生境退化程度较低,但中西部地区生境退化程度较高,流域东北部退化程度较低,保护效益最好。
据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总干事卢思骋介绍,这是中国首个基于流域的自然资源评估报告,其积累的经验和方法将会对浏阳河流域乃至湘江、洞庭湖和长江流域开展自然资本评估工作提供帮助。
InVEST模型的中文全称是“生态系统服务与权衡综合评估模型”,是由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与美国斯坦福大学、大自然保护协会(TNC)联合开发。开展流域自然资源资产评估和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工作,需要长期、大量、标准、系统的数据支撑。综合运用InVEST模型、卫星遥感和GIS方法,对流域自然资源资产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有助于快速掌握流域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整体特征、空间差异和发展方向,解决由于统计数据匮乏带来的技术与数据瓶颈,为系统开展自然资源资产评估和负债表编制提供重要依据。
10月19日,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了浏阳河流域自然资本评估报告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