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与国家战略耦合 ” 研讨会在京召开
11月4日,在“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成立大会举办之际,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刘卫东研究员邀请与会有关专家到地理资源所访问,召开了“环境与绿色发展”分会的边会,即“‘一带一路’倡议与国家战略耦合”研讨会。来自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波兰居里夫人大学、匈牙利罗兰大学、马来西亚国立大学、越南河內经济大学、及地理资源所和中央财经大学等单位的12名学者及10多名研究生参加了研讨会。会议由刘卫东研究员主持。
刘卫东研究员简要介绍了地理资源所基本情况及组织本次研讨会的初衷。他指出,此次邀请来自中东欧、东南亚的学者参加研讨会是为了探讨“一带一路”倡议如何更好地与相关国家战略对接,研讨新型全球化模式下国家的新角色新作用,讨论“一带一路”研究网络构建和未来合作方向。
来自波兰居里夫人大学的Andrzej Jakubowski博士作了题为“波兰与‘一带一路’:主要机遇和挑战”的学术报告。Jakubowski博士通过分析影响波兰建设“一带一路”枢纽的因素,研究了波兰成为中国-欧盟间货物运输枢纽的可能性及制约因素。马来西亚国立大学的Cheng-Chwee Kuik教授作了题为“马来西亚、‘一带一路’和马哈蒂尔的连通性战略:发展和政治逻辑”的报告。该报告介绍了马来西亚的对华政策、马来西亚参与“一带一路”的进展,并分析了马哈蒂尔2.0时代马来西亚对华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变化的发展逻辑和政治逻辑。
来自匈牙利罗兰大学的Ferenc Gyuris博士作了题为“‘一带一路’的潜力与挑战:中东欧视角”的学术报告。Gyuris博士指出“一带一路”潜在地存在着大量大项目,但能否顺利启动,稳步推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间发展战略的耦合。越南国立大学的Pham Sy Thanh教授的“可持续发展与互联互通前景:东盟国家视角”报告讨论了“一带一路”带给东盟国家的机会与挑战,并针对项目融资、建设原则、环境标准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来自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Seth Schindler博士作了题为“基础设施主导下的发展观与联通世界的竞赛”的报告,从历史的角度回顾了80年代起来的欧美主导下的发展观存在的问题,认为互联互通是当今全球竞争的重点领域,并介绍了美国2018年10月刚批准的《更好利用投资引导发展法案》(Better Utilization of Investment Leading to Development Act) 。
地理资源所特聘研究员Michael Dunford教授作了题为“‘一带一路’倡议的中国解释”的报告。Dunford教授从中国角度讨论了“一带一路”倡议的理念、目标和原则。地理资源所宋涛副研究员作了题为“中国在东南亚的海外合作园区与政策移植研究”的报告。报告介绍了中国在东南亚国家建设的合作园区的进展,指出海外工业园已成为实践包容性全球化的重要载体,并针对我国海外园区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地理资源所刘志高副研究员作了题为“国家战略耦合与‘一带一路’倡议:以中国-白俄罗斯工业园为例”的报告,介绍了中白工业园的建设背景与过程,分析了不同利益相关者的作用,并指出中白工业园建设体现了“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精神,是中白两国发展战略耦合的主要成果。
与会学者就“一带一路”倡议倡导的全球治理模式、“一带一路”建设对中国及沿线的影响、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模式及与国际比较研究,“一带一路”研究网络构建与重点合作领域进行了深入热烈地讨论。
会议现场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