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半球千年尺度气候高分辨率数据集研制及可靠性研究”项目中期检查会议在京召开
6月26日,由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北半球千年尺度气候高分辨率数据集研制及可靠性研究”在北京召开中期检查会议。项目专家组秦大河院士、王会军院士、王苏民研究员、张知彬研究员、赵秀海教授,项目责任专家王力哲教授,特邀同行专家翟盘茂研究员、葛全胜研究员、马耀明研究员、刘健教授,推荐单位管理专家段晓男研究员,以及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主管李霄、项目主持单位地理资源所科研处副处长许端阳等出席会议。项目组共50余人参加会议。
地理资源所所长葛全胜代表项目主持单位致欢迎词,并对与会专家、领导的全力支持和项目参与单位的积极配合表示感谢。李霄代表项目管理专业机构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期验收会的程序和基本要求做了说明,并预祝项目取得优秀成绩。
秦大河院士主持了中期检查会议。项目负责人郑景云研究员首先对立项背景、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课题设置、中期目标及考核指标等进行了简要汇报。随后,四个课题的负责人分别就代用指标物理意义与数据挖掘及共享技术研究、过去2000年北半球气候与海平面变化数据集研制、过去2000年北半球冰雪变化数据集研制、过去千年北半球土地利用与动植物分布变化数据集研制的任务完成情况和重要进展及成果进行了汇报。
与会专家、领导认真听取了汇报,对各课题的进展和成果进行了点评和讨论,并对下一步的工作方向给出了建设性意见。王力哲教授认为,各课题进展明显,成果突出,下一步需要在数据集的代表性、可靠性等方面进行更深入地探讨。王苏民研究员指出,在树轮等代用指标的物理意义挖掘和耕地空间分配模型的构建过程中应充分注意到不同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的差异性,并建议针对不同区域分别开展研究;同时,考虑到欧美等地历史文献资料相对匮乏,建议在重建该区域长时段气候序列时采用新的技术方法;下一步需要开展更多区域的海平面、冰雪及动物序列重建。秦大河院士和葛全胜研究员指出,早期的重建结果可能因当时技术手段的限制而存在一定的误差,各课题应充分评估其可靠性,并考虑采用新技术手段进行校准。翟盘茂研究员建议,数据集研制成果应积极融入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并期望项目成果能被国际学术界广泛认可和应用。
与会专家和领导对项目中期验收的准备工作提出了建议。王会军院士指出,项目应当对四个课题的成果进一步总结凝练,重点围绕新科学认识和新技术手段,突出增量。赵秀海教授和马耀明研究员建议,项目验收报告应当针对任务书中的核心科学问题,凝练标志性成果。秦大河院士建议,项目负责人要统筹管理,将四个课题的成果汇总凝练,突出数据集的成果而非研究过程。
最后,项目专家组对各课题的中期执行情况进行打分,并一致同意各课题通过中期检查。
会议现场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