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2019年学术年会暨成立十周年研讨会在京召开

  2019年12月22日,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简称“重点实验室”)2019年学术年会暨成立十周年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召开。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大道,学术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大年、傅伯杰、陈运泰,李善同研究员、王毅研究员、魏后凯研究员、毛汉英研究员、刘毅研究员、樊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重点实验室处侯宏飞处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球科学部熊巨华处长、清华大学顾朝林教授、地理资源所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高春东等出席会议,重点实验室主任刘彦随研究员,副主任方创琳研究员、陈明星研究员、王姣娥研究员、席建超研究员,以及实验室离退休老专家、在职职工和研究生共280余人参加会议。

  刘彦随主持会议开幕式。他代表实验室全体师生向与会的各位学术委员、各位领导嘉宾表示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实验室建设和发展的各级单位表示感谢。陆大道首先致辞,他简要回顾了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各个时期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实验室成立十周年的发展历程,强调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研究既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同时也需要加强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聚焦于人类活动和社会发展前沿问题,并希望人文与经济地理学青年研究人员在研究中注重补短板、抓落实、谋发展。高春东、侯宏飞、熊巨华、顾朝林分别作会议致辞,对重点实验室成立十周年表示祝贺,并祝愿重点实验室抢抓历史机遇、面向国家需求和国际科学前沿,扎实推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机理、模式和决策支撑创新研究,充分发挥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学科交叉的综合优势和国家科技智库的重要作用。

  方创琳主持工作报告环节。樊杰作了“重点实验室‘十周年’发展与建设”的报告,从定位与实践总体情况、研究进展和成果、不足与前景展望等三个方面对重点实验室十年以来的发展和建设历程进行了详细梳理,展示了实验室师生在科学创新、学科发展和服务国家决策等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及突出贡献。刘彦随作了“重点实验室评估及2019年工作进展”的报告,详细汇报了2019年度重点实验室工作进展、新增科研项目和奖项、代表性成果情况,对面向全球可持续发展前沿和“十四五”规划战略需求,进一步加强重点实验室科学研究与服务决策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陆大道主持了重点实验室学术座谈会。各位学术委员、与会嘉宾对重点实验室成立十周年来取得的突出成绩和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对重点实验室的创新发展提出了新希望、新建议。傅伯杰首先肯定了重点实验室成立十年来在服务支撑国家战略、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科发展方面取得的成绩。他指出,重点实验室要紧密结合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不断加强和地球信息科学的结合,特别是要注重人文与自然要素的耦合及其互馈过程与机制研究。他强调,重点实验室要结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强化理论和方法研究,综合自然、地理和人文系统,通过数理模型、情景分析和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建立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模拟分析和决策支持系统。叶大年指出,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研究要在加强复杂问题研究的同时,不断提升学科理论水平,总结学科各个规律性理论,完善学科理论基本框架,逐渐形成连贯完整的理论体系,提升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基础理论的科学性。陈运泰强调,重点实验室应多用和善用模拟方法,在服务支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同时注重多开展地理科学方面的科普工作。李善同、王毅、魏后凯等分别从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科发展历程、理论与方法创新、“十四五”科研布局与服务支撑国家战略等方面作了发言。

  胡序威、张文尝等离退休专家对重点实验室成立十周年表示祝贺,希望重点实验室取得新成就、再创辉煌,同时他们对青年学子寄予厚望,希望青年一代能继往开来,推动新时代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的创新发展。

  2019年12月22日下午,由重点实验室、中国地理学会主办的第三届人文与经济地理学青年论坛开幕。

会议合影

会议现场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