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资源所陈同斌团队土壤修复技术支持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实现脱贫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陈同斌团队在中科院科技服务社会网络计划(STS)项目的重点支持下,自2005年开始,针对环江县土壤污染的特点,研发土壤修复技术,建立了植物萃取、超富集植物与经济植物间作、植物阻隔和重金属钝化等修复技术,组织实施了大环江河流域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工程项目,修复重金属污染农田1280亩,涉及3个乡镇7个村,其中桑树面积896亩,每亩年产叶量3300多公斤;每张蚕种产茧量39.2公斤,项目区两年的桑蚕茧产量达335.2吨。农民卖茧收入约1340万元。该团队不断深入研究工作,研发了污染农田植物修复和安全利用的成套技术体系,初步实现修复技术的标准化和修复产品的定型化。 

  陈同斌团队通过科技扶贫创建了以“地方政府主导、科研单位技术支撑、农民主动参与”的环江农田土壤修复工程模式,环保部曾召开“全国农田土壤修复现场会”,全国18个省市级环保系统土壤环境领域的100多位领导、专家参观学习项目经验,为全国农田土壤修复产业精准扶贫提供样本示范。该团队将继续探索科技扶贫的长效机制,聚焦生态文明重大战略需求,为实施国家土壤污染治理工程提供科技支撑。 

    

2012年,环境保护部生态司、中国科学院资环局在广西环江县召开农田土壤修复工作现场会,总结和交流我国农田土壤修复工作经验。

 

  2011年,孙鸿烈院士一行实地考察广西环江农田污染和土壤修复进展。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