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北半球千年尺度气候高分辨率数据集研制及可靠性研究”2019年度研究进展会议召开

  73,由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北半球千年尺度气候高分辨率数据集研制及可靠性研究通过腾讯会议视频连线召开2019年度研究进展会议。项目专家组秦大河院士、王会军院士、陈发虎院士、王苏民研究员、张知彬研究员、赵秀海教授,跟踪专家周清波研究员、王力哲教授,特邀专家杨保研究员、刘健教授、余克服教授,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地球科学处处长段晓男,以及项目主持单位中科院地理资源所所长葛全胜、科研处副处长许端阳等出席会议。项目组近60人参加会议。 

  会议由项目负责人郑景云研究员主持。许端阳首先代表项目主持单位致辞,向视频连线的专家、领导、项目组成员表示感谢,同时表示地理资源所各部门将全力配合项目攻关阶段工作。段晓男指出,2019年项目通过了中期考核,研究成果得到了专家们的肯定和认可,下一阶段研究工作要充分吸收专家的建议,针对专家提出的问题开展重点攻关,特别是针对过2000年中的焦点时段,如中世纪暖期产出原创性、突破性成果;另外,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原定工作计划被迫调整,尤其是野外采样和实验受限,建议在分析和模拟等方面予以加强,确保项目顺利推进;项目即将进入收尾阶段,在完成科研目标的基础上,要统筹预算执行等方面工作。郑景云汇报了项目总体进展,特别是中期考核以后取得的增量成果。张学珍、邵雪梅、余武生和方修琦分别汇报了四个课题在代用指标物理意义与数据挖掘及共享技术、过2000年北半球气候与海平面变化数据集研制、过去2000年北半球冰雪变化数据集研制,以及过去千年北半球土地利用与动植物分布变化数据集研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成果产出。此外,项目组还在72日先行举办了内部学术交流会议,项目研究骨干和部分研究生围绕项目内容作了23个学术报告,进行了充分的学习、讨论和交流。 

  随后,在秦大河院士主持下,与会专家对项目研究进展进行了点评与指导。各位专家均对项目的工作状态和取得的进展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也对下一步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宝贵建议。王会军院士指出,项目应围绕高分辨率关键词,突出特色,以揭示过去千年气候变化的阶段性与极端事件的时空特征为抓手,为理解现代气候变化过程提供支撑,服务于“全球变化及应对”专项目标。陈发虎院士强调,应进一步凝练项目成果,突出新认识、新发现,特别建议利用本项目高分辨率数据集的优势,深入解释历史文献记录与自然证据指示的中世纪气候异常期中国北方干湿不一致等问题。王苏民指出,树木年轮是重建千年尺度气候变化高分辨率数据集的主要代用资料,建议项目结合树轮现代过程研究,重点分析树轮各类指标指示气候变化敏感度的地理差异问题,进一步夯实高分辨率数据集的科学基础。张知彬指出,动物具有迁徙性,蝗虫等动物迁徙有可能是跨区域甚至是跨半球过程,因而建议历史时期动物分布范围的研究不要限定在小区域范围,同时也指出数据校准与同化过程应该高度重视各物理指标之间关系的尺度依赖性。杨保建议,项目下一步应重点聚焦树轮中的温、湿混合信号分离,加强代用数据挖掘技术研发与重建过程中的代用资料遴选及使用的衔接,突出数据挖掘技术对数据集研制的贡献。王力哲建议,进一步凝练项目成果,从由无到有与已有数据精度提升两个角度展示项目研制数据集的高精度特征,同时指出项目应系统梳理利用数据集揭示气候变化现象的方法体系。赵秀海、余克服、周清波、刘健和葛全胜等还就数据集共享和应用提出了具体建议。秦大河院士作总结发言,强调指出,气候变化不仅包括温度和降水,要开阔思路、加强多要素相互关系的研究,更有助于产出高质量数据集,被国际同行认可和采用。 

  项目组全体成员就如何落实下一步工作和专家建议等进行了深入研讨,并对相关事宜进行具体部署。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