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国植被物候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机制及未来趋势”课题中期检查会议在京召开

  82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国植被物候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机制及未来趋势” 课题中期检查会议在京召开。项目专家组郑度院士、陈发虎院士、韩兴国研究员、葛全胜研究员、罗勇教授,项目责任专家宫鹏教授,特邀同行专家马柱国研究员、潘学标教授、江源教授、方修琦教授、刘鸿雁教授、梁尔源研究员,推荐单位管理专家段晓男研究员,以及项目主持单位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科研处处长廖晓勇研究员等出席会议并指导。项目组科研骨干50余人参加会议。 

  地理资源所所长葛全胜代表项目主持单位致欢迎词,并对与会专家、领导的大力支持和项目参与单位的积极配合表示感谢。宫鹏教授代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总体组责任专家对项目中期检查的程序和基本要求做了简要说明。随后,陈发虎院士主持了课题中期检查会议。 

  项目负责人戴君虎研究员首先对立项背景、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课题设置、中期目标及考核指标等做了简要汇报。吴朝阳研究员、戴君虎研究员、周广胜研究员以及赵淑清教授分别就“近地面植被光谱监测与多源物候数据融合”、“近50年典型森林和草原物候动态与格局”、“植物物候对环境要素响应的生理生态机制”、“全球变化背景下植被物候变化趋势预估” 四个课题的任务完成情况、重要进展及阶段性成果向专家进行了系统汇报。 

  与会专家和领导认真听取了汇报,对各课题的进展和成果进行了深入质询和讨论,在充分肯定项目目前进展的同时,对项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给出了建设性指导。宫鹏教授指出,建议项目组对不同尺度的物候数据进行深入融合以提升对全国代表性区域物候特征的深刻认识,同时要想方设法降低研究结果的不确定性,还应加强项目内各课题之间相互支持。马柱国研究员建议,各课题在量化分析物候变化特征、机理机制以及物候模型改进等方面充分凸显出新认识。江源教授指出,项目在完成中期检查之后要立即着手于物候数据的两个整合,即微观数据和宏观数据的整合,以及自然植被数据和人工植被数据的整合。罗勇教授建议,进一步明确植物物候响应气候变化的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并提醒项目组在接下来工作中注重瞄准重大科学发现。葛全胜研究员希望项目组能对数据获取、物候时空变化特征分析、机理机制探讨与未来情景预测和模拟等工作进行更有效的衔接,并就报告编写逻辑系统给予具体指导。段晓男研究员从管理角度提醒项目组注意课题间协调性和经费执行率。 

  与此同时,与会专家和领导还对项目中期检查的准备工作提出建议。宫鹏教授指出,此次课题中期检查会议是项目内部交流很好的机会,通过查缺补漏、完善研究成果的逻辑性可为9月份项目汇报打好基础。潘学标教授和罗勇教授指出,四个课题各有特色,但也有交叉之处。因此,项目在准备中期汇报材料时要强化各课题研究成果的关联性并加以整合,避免出现相互重复或不一致等问题。江源教授和韩兴国研究员认为,数据基础和数据库建设是本项目的重要亮点,建议项目在中期进展汇报时要加以系统展示、突出重点,应通过阶段性项目简报等形式及时呈送项目管理部门及相关专家。陈发虎院士和葛全胜所长指示,项目组要在现有较好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凝练标志性成果,精心完善成果表达方式,以便充分突出项目研究的技术创新性。 

  在评议和打分环节,专家组一致认为四个课题很好完成了既定研究任务,取得了任务书要求的各项中期成果,通过中期进展检查。 

  项目负责人戴君虎研究员代表项目组衷心感谢专家们的悉心指导,表示将充分吸收采纳专家组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做好中期总结,并实质性落实到下一步工作中。本次会议的召开为迎接9月份项目中期检查和顺利开展后半程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会议现场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