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中蒙俄国际经济走廊多学科联合考察”项目总结暨学术交流会在京召开

  331日,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中蒙俄国际经济走廊多学科联合考察”项目总结暨学术交流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科学院原常务副院长、项目顾问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鸿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原主任、项目专家组组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宜瑜,项目专家组副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九林,项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汪集旸,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毛汉英研究员、叶舜赞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原主任助理陶宝祥高级工程师,项目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原校长尹伟伦教授,国家发改委原西部开发司司长秦玉才研究员,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李加洪副主任、王祎处长,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娄治平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廖小罕研究员,科研处副处长许端阳副研究员等出席会议。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董锁成研究员和各课题组长、子课题负责人、科研骨干等60人参加会议。 

  会上,廖小罕代表项目承担单位致辞,李加洪、娄治平等发表讲话。董锁成全面汇报了2017-2020年度项目工作进展及亮点研究成果;课题负责人张树文研究员、李泽红副研究员、李宇研究员、李富佳副研究员、杨雅萍高级工程师分别汇报了中蒙俄国际经济走廊地理环境本底与格局考察、战略性资源格局与潜力考察、城市化与基础设施考察、社会经济与投资环境考察及战略咨询、国际多学科联合科学考察标准规范编制、数据集成与信息平台建设等工作进展。 

  与会院士、专家对项目及各课题进展内容展开了热烈讨论,对2017-2020年项目取得的工作进展和考察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与会专家认为,项目收集了中蒙俄考察区大量详实、珍贵的数据资料,总结凝练了多项考察、研究创新成果,为推进俄罗斯欧亚联盟、蒙古国“草原之路”计划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协同发展提供重要科技支撑,对于促进中蒙俄绿色经济走廊建设以及跨境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对中蒙俄经济走廊地理环境和要素格局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考察,初步揭示了中蒙俄经济走廊地域分异特征并评估了其生态风险;基本摸清了中蒙俄经济走廊油气、有色金属、耕地、森林、淡水等战略性资源分布格局、开发现状及潜力,提出了优先合作重点区域和领域;多尺度调查了中蒙俄国际经济走廊考察全区、重点区域、重点城市、跨境口岸的城市化和基础设施空间格局,提出了中蒙俄城市化与基础设施国际合作的重点领域;全面考察了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格局,首次构建了投资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尺度进行了中蒙俄经济走廊投资环境综合评估并提出了重点投资方向;首次开展了中蒙俄经济走廊生态经济区划,提出了建设绿色经济走廊对策;扩展了中蒙俄经济走廊的空间范围,提出了五带六区格局;制定了中蒙俄国际经济走廊多学科联合考察系列标准规范,建立了多层次、开放共享的中蒙俄经济走廊数据库、国际科学考察标准规范和协同创新信息平台。 

  与俄蒙科学院相关研究所联合举办10多次大型国际学术会议,参与俄蒙国际学术会议20余次。中俄科学家联合组织了国际地理学联合会(IGU “2018IGU莫斯科专题会议——地理学及其21世纪面临的挑战国际会议的 “一带一路”倡议与欧亚经济联盟特别论坛,董锁成研究员和俄罗斯地理学会副主席Vladimir Kolosov教授共同担任主席。董锁成研究员作为中方特邀嘉宾,分别受邀作了题为“‘一带一路生态风险与绿色发展模式等多次大会主旨报告,引起了与会科学家和政府部门的热烈反响和高度关注,俄罗斯、蒙古国家电视台就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问题对董锁成研究员进行了专题采访,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影响。 

  项目人才培养和科技获奖取得良好进展。董锁成研究员当选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培养中青年科学考察科研骨干13人,培养博士生、硕士生39人,招收俄罗斯4位博士研究生。项目组获得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劳动和知识奖、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彼得大帝奖、蒙古科学院国际合作奖、蒙古 “北极星”勋章、中国自然资源学会青年科技奖等10多项科技奖励。  

  与会院士、专家分别对项目和各课题工作进展提出了指导意见。建议项目组进一步围绕科学目标,加强资料整编和数据汇交工作;紧密围绕国家需求,突出项目的多学科交叉的特色与创新工作。针对专家意见,项目组对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和阶段任务进行了全面部署。 

  

  会议合影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