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的检测与分析技术研究通过验收
5月16日,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葛全胜研究员主持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全球环境变化应对技术研究与示范”第十一课题“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的检测与分析技术研究”验收会议在北京梅地亚中心召开。验收专家组由11名专家组成,国家科学技术部原副部长、国务院参事刘燕华研究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学部原常务副主任林海研究员分别担任组长、副组长。会议由课题验收专家组组长刘燕华主持。验收专家组成员还有张车伟研究员、黄耀研究员、王学军教授、侯甬坚教授、陈利顶研究员、居为民教授、潘根兴教授和王道龙研究员。项目组织部门科技部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彭斯震副主任、张九天副处长和王文涛博士以及社会发展司的康相武副处长等领导与会。来自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兰州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的课题组研究骨干参加了会议。
彭斯震副主任首先介绍了课题的立项背景和验收要求,指出:课题启动恰值联合国巴厘岛气候变化会议之后,国家急需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支撑。课题组已按国家科技支撑课题的验收程序提交了各项研究材料,通过了财务验收,符合课题验收条件。随后,课题组长葛全胜代表课题组做了验收报告,向专家组汇报了课题的目标任务及完成情况、主要成果、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前景等内容,并对专家组的疑问与质询进行了逐一回答。
验收专家组认为,本课题在我国碳排放的历史与现状研究和全球环境变化背景下我国社会-生态(环境)耦合系统安全的若干关键要素分析两个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谈判和制订有关环境管理政策提供了科技支撑,一致同意通过课题验收。同时,就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检测的方法学研究、课题组对我国政府进行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的具体贡献、后续研究如何更好地将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结合起来、课题成果的科学性与推广应用程度、专题间衔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质询,并对后续研究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
其中,刘燕华、林海和黄耀等指出:课题在有限经费投入下“做了很多工作”,超额完成任务书规定的任务,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特别是课题关于中国贸易碳排放及转移的结论将在以后气候外交谈判中发挥重要作用。王学军认为:这是一个“软课题”,却在日常生活减排潜力量化等方面取得了许多“硬成果”。侯甬坚和潘根兴认为:本课题的历史土地利用变化重建成果对气候变化外交谈判很重要,对农业部门也“很有帮助”。居为民、王道龙和陈利顶等特别强调课题的理论与实践结合、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结合较好。专家组希望课题组继续聚焦关键科学问题,提炼成果,并“留住队伍”,在“十二五”期间继续深入进行相关问题研究。之后,专家组经过深入讨论,形成了如下验收意见:
1、课题从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角度,分析研究了相关的技术和指标体系;发展了气候变化人文因素检测与分析的方法学;分析了中国碳排放的历史、现状和未来需求,以及在全球环境变化背景下中国粮食安全、水资源保障和人体健康等问题。
2、课题在10个专题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其主要进展和创新包括:(1)估算了过去300年中国土地利用/覆被时空变化及其导致的碳排放,纠正了外国学者对中国历史时期土地利用导致的碳排放量偏高的结论。(2)提出了基于社会发展目标的基本生存碳排放量的测算方法,测算了不同社会发展水平的各类生存排放标准。(3)评估了我国未来碳排放需求与有限排放空间的矛盾,用两种情景的估算方法,提出了低碳经济发展路线图。(4)估算了产业结构调整对中国节能减排的贡献率达50-60%,强调了结构调整在中国未来二三十年中的重要性。(5)评估了居民日常生活中节能减排潜力,设计了衣、食、住、行、用等六个方面的36项日常生活行为的节能减排潜力量化指标。(6)测算了我国主要经济活动引起的碳排放,认为消费水平提高与城镇化的发展将成为消费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评估了我国进出口贸易排放对总排放贡献,提出了我国国际贸易碳转移的3条主要路径。(7)分析了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对粮食安全的影响,评估了我国粮食安全脆弱区。(8)评估了气候变化对我国人口健康的脆弱性影响,并作出了敏感疾病的健康风险分析。(9)在省级尺度上,对我国水安全状态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评估了水安全脆弱区。
3、该课题执行并完成了各项研究任务,撰写咨询报告8份,出版专著11本,发表论文133篇(其中SCI论文26篇),完成了预定的指标。课题成果对我国气候变化谈判、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和全民节能减排行动提供了有力的科学支撑,推动了我国全球变化科学的发展。
4、建议研究队伍继续跟踪有关气候变化的研究,并开展更深入的工作。
最后,康相武、张九天等主管领导对课题的验收报告、成果汇交和项目验收等后续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葛全胜代表课题组向验收专家组致以衷心感谢,并表示:课题组会充分吸收专家组的意见和建议,尽快提炼核心成果,同时继续围绕全球变化人文因素及其环境效应研究的主要科学问题和国家目标继续深入开展工作,完善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检测、分析理论和技术方法体系。
自然环境变化与格局研究室供稿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