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工程”先导专项启动
2月15日,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牵头的中科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工程”(以下简称“美丽中国专项”)启动会在京召开。中科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副院长丁仲礼,全国政协原副主席王钦敏,国务院参事、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等出席会议。中科院副院长、党组成员、专项领导小组组长张亚平主持会议。
启动会上,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局局长严庆宣读了专项的立项通知和专项组织机构人员名单。张亚平向专项总体组成员颁发责任书,并与专项依托单位和项目承担单位法人代表签订责任书。专项负责人、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葛全胜介绍了专项的立项背景、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美丽中国专项将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美丽中国的战略部署,以关键技术集成和重大应用示范为主线,集成突破污染治理核心技术和设备的研制,提升生态系统修复和保护关键技术体系,创新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和绿色发展模式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状态检测和风险评估技术等,多尺度模拟美丽中国“2035年目标”和“2050年愿景”,并在京津冀、粤港澳、长江经济带等重点发展区以及贵州、四川、吉林等生态脆弱区,福建、江西等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开展集成示范,以期为实现十九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四大任务”,打好精准扶贫和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科技支撑,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蓝图与实施途径。
张亚平在主持会议时指出,美丽中国专项要紧紧围绕总体目标,聚焦重大成果产出,集中力量解决重大科技问题,按照“目标清、可考核、用得上、有影响”的“十二字”要求,做好预期亮点成果和重大应用示范。希望通过专项的组织实施,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效科技支撑。
刘燕华在启动会上表示,美丽中国专项主题方向好,面向美丽中国建设具有很高的前瞻性;队伍阵容强,集中了传统科学和新兴技术的优势科研队伍;项目任务繁重,面对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现状,从重点问题入手,前端和后端治理统筹兼顾,解决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问题。
王钦敏在讲话中对美丽中国专项启动表示祝贺,希望专项能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对标十九大,加强科技协同攻关,做好顶层设计,加强与各级政府合作,健全过程管理,充分发挥中科院的国家队和排头兵作用,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科学图景和技术路径,为国家有关部门决策提供科学基础和技术支撑。
丁仲礼在启动会上要求,美丽中国专项要注重技术研发,提升技术含量,开展挑战性、高难度技术的研发,生态修复过程中要尊重自然规律,环境污染防治过程中要降低技术成本。要聚焦研发方向,集中队伍力量,避免分散,应对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挑战性难题,为环境污染防治过程中总量控制、环境容量、区域协同治理等提供坚实科技支撑,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立法工作与法制化管理。
白春礼作总结讲话。他指出,美丽中国专项是为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而部署设立的,是中科院坚持“三个面向、四个率先”办院方针的重要举措。白春礼强调,专项要对标十九大美丽中国建设的科技需求,集聚全院力量,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科学图景和科学途径,要瞄准精准脱贫和污染防治攻坚战,凝聚和发挥中科院在资源环境、生物、高技术等领域突出优势,破解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短板与问题。
白春礼对美丽中国专项实施提出具体要求。他指出,专项要以重大成果产出为导向,系统梳理生态环境治理迫切关注的实际问题,要不断产出阶段性的重大科技成果,要能真正解决实际问题,做到“用得上、有影响”,还要“留得下”,要做出让部门和行业认可、让地方政府满意的重大示范工程样板。在总体目标与工作内容上,要集中力量做好、做深、做透有重大影响的示范工程,避免分散。要积极主动利用其他领域尤其是高技术领域的研究成果,注重学科交叉与技术集成来解决美丽中国建设中面临的难题。他要求专项强化组织管理,形成良好的创新协作体制机制,保障专项顺利实施。他希望专项要和国家已部署的其他先导专项和项目进行有机衔接,充分利用国家其他相关科技任务的成果和技术,加强与国家有关部门、地方政府、企业的联合与合作。他还强调,专项及各层级任务的经费使用要符合国家和中科院相关政策与规定,必须建立严格、规范、有效的管理使用机制,确保专项经费使用合法、合理、合规。
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科学技术部社会发展科技司,中科院学部工作局、前沿科学与教育局、重大科技任务局、科技促进发展局、发展规划局、条件保障与财务局、人事局、科学传播局相关负责人,专项依托单位和各项目承担单位负责人以及专项参研骨干等300余人参加会议。
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工程”(专项负责人:葛全胜;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实施周期:2019年1月3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凝聚院内外优势科技力量,围绕“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需求开展联合攻关。专项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是我国资源环境领域优势研究单位,在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区域可持续发展、地球信息技术等领域拥有较丰富的科技积累。2018年地理资源所共有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行列,在气候变化、污染防治、生态修复、乡村振兴、精准扶贫、资源环境承载力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科学研究以及规划、战略咨询与第三方评估工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地理资源所集合了所内资源环境、地理信息模拟、区域可持续发展、环境治理与修复的优秀研究人员60余人,瞄准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第三方评估、美丽中国原真地理标志与地理图景、乡村振兴与绿水青山提质增效、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等方面开展重点科技攻关;同时,联合院内外40余家单位,在院党组统一部署下,为破解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科技短板与问题,形成专项重大科技产出,做好专项组织实施工作。
参会领导与专项总体组成员合影
白春礼讲话
葛全胜介绍专项立项背景、研究目标和内容
附件下载: